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陕西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联盟,立足“三个强化”,全方位推进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教学“陕铁模式”。

强化平台支撑,搭建立体化教学环境。一是搭建网络环境平台。通过“学校自筹+市场投入”的建设方式,先后引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建设银行、支付宝等公司投资3890万元,建成了高承载、高可用的有线无线全覆盖一体化网络环境,财务和一卡通专网、视频监控专网、保密机要专网等多个专网,云计算平台以及统一的虚拟化云管理平台,云计算中心、智慧教室291间。学校有线网和无线网全覆盖,实现了无感知认证,为智慧课堂、移动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学校搭建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融媒体教材的四位一体数字化学习平台,从课前、课中、课后构建“资源丰富度、课堂活跃度、教学满意度”三个维度的分析预警,加大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力度,并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职称评审体系,构建了“四维度三进阶”的综合执教能力评价体系,三是搭建教学比武平台。学校每年举办“课堂革命 陕铁行动”“课程思政 陕铁行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构建“院部选种子、校赛育苗子、省赛拔尖子”的竞赛梯队模式,以赛促教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双高计划”建设以来,教师在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获奖45项、其中一等奖20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居全国铁路院校首位、陕西第一,助力学校入选全国教师发展指数百强院校。

强化项目驱动,建设系统化教学资源。一是建成用好专业教学资源库。学校构建国省校三级建设体系,联合百家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发2个国家级、4个省级、2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化课程98门,颗粒化资源8万余条。尤其是国家级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智慧建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资源库,将企业优质资源、实践案例、典型经验注入资源库,基于学生、教师、企业、社会等四类不同学习者制订学习方案,新建标准化课程20门、在线开放课程40门,2020—2023年新增用户10.9万人,累积SPOC开课678门,累积MOOC开课84门次,累计访问量突破1亿次。二是建设高质量一体化课程资源。积极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和教材一体化建设,实现“教材+微课+MOOC+SPOC+教学”的深度融合。制定了《在线精品课程认定管理办法》,投入370万,引入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等主流平台,统一招标,重点建设一批在线精品课程,获评陕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40门。校企联合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84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三是高标准形成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学校组建由中铁十四局副总工程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盾构技能大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名师+大师+骨干”的项目团队,9 批次赴中铁十四局等企业进行调研,对接施工员等7个工作岗位,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等28个典型行动场,归纳盾构掘进操作等136个典型工作环节,研制出城轨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标准2 套,开发“地下连续墙维护结构施工实训”等虚拟仿真资源77个,编制城轨、道桥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任务指导手册》2 部,涵盖107个实训项目,有效解决了工程实训“三高三难”的突出问题。

强化共建共享,多元化推进教学应用。一是大力推广基于手机端教学模式改革。先后印发了《课堂移动教学助手使用考核办法》等制度文件3项,鼓励教师依托资源库和在线课开展信息化教学,根据教学效果分别给予1.3倍和1.2倍课时奖励,打造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高效课堂。在线下教学中,学生的签到由原来的纸质改成线上,可以用手势签到,也可以用二维码签到,方式改变了,学生签到积极性明显提高。二是全面推进实习过程性管理。学校针对岗位实行人数多、时间长、地点分散等特点,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习讯云”实习管理平台,实行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三级管理”,打开了实习的“黑匣子”,同时实习管理平台与学校大数据平台数据深度融合,对接了13类实习基础数据。三是探索基于资源库联盟学分互认机制。学校牵头59家院校、企业等组建教学资源库建设联盟,先后制订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学分认定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4项,实现了校际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既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又促进了课程应用,避免了资源重复建设带来的人员和资金浪费。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