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一行调研子洲县三川口镇中心小学办学情况。参观教室、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听取办学、建设、发展等方面的汇报后,人大代表们对该校秉持“以爱育人、以礼立人、以乐成人”理念,立足乡村实际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当天,子洲县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举行,通过“规范书写”“汉字组字”“汉字解字”和“阅读理解”四个环节的设置,旨在教育引导学生规范写字、端正做人,掌握字词之意、了解汉字之美,从小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这是子洲县新时代新征程办学面貌焕颜的一个缩影,也是子洲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乡村振兴的写照。

近日,记者一行深入榆林子洲调研采访,探寻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稳步起势的密码。原来,2020年脱贫摘帽后,子洲县把办好教育作为回应群众关切、服务乡村振兴和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引擎,注重凝聚发展合力,借精准帮扶之劲强自身“造血”之能,县域教育驶入了提质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强基”绘制提质发展蓝图

子洲县因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而设立,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和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像大多数贫困地区一样,子洲县域教育曾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一度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教育质量不高,优秀师生流失,社会声誉下滑,办学信心不足……2020年2月,陕西省政府宣告子洲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随之,子洲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明确“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教育强基、创新驱动”新方略,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教育强基”便是子洲县委、县政府回应群众期盼而提出的解决方略。“县十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教育强基’的发展方略,绘制了子洲教育提质发展的蓝图:到2025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突破,学校内涵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子洲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为此专门出台了《教育强基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具体包括党组织领航晋级、校长职级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校园布局优化、“双减”成果巩固、校园长亮职述责、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托管帮扶引领提升、内涵发展精细化和教育改革大讨论等行动。

“我们子洲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根据近年来人口变化和生源情况,教体局采取‘撤、留、扩、并、迁’五项策略,对城乡教育进行了合理布局,目前共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生1.5万余人。”子洲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安源说,2020年以来共投资1.371亿元,升级改造了30所学校,“现在城乡办公条件最好的是学校,环境最好的也是学校,建设最漂亮的还是学校。”

2020年秋季建成使用的子洲县第一小学,占地54.9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3栋教学楼、1栋宿办楼、1座体育馆和一个4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分区设置,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格局明晰;校内48个通用教室、15个专用教室均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规范设置了大队部和24个功能教室,涉及平安体验、心理咨询、科技艺术、图书阅览等方方面面。“能在条件这么好的学校学习,我简直太高兴了!”该校学生蒋可馨一年级时在外校就读,二年级时随学校合并过来,崭新的校园让这位女孩高兴不已,更让她惊奇的是智能化的黑板,“辅助上课可有意思了。”谈及上学感受,五年级(2)班学生李佳轩说他对学校“平安体验室”太喜欢了:“戴上VR眼镜能体验地震来临时的情况,还能身临其境地学习防火灾、防溺水的自救方法……”

走进子洲县周家硷中学,四层错落有致的宿办窑洞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教学楼一间间教室里,电子白板等智能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公寓楼的一层层宿舍内,窗明、墙白、床新、地净,生活用品摆放有序;改造后的学生餐厅能同时容纳200人就餐……“近两年,县教体局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们校园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师生们学习、生活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指着窑洞通往餐厅的一段水泥硬化路,校长徐旺宏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暑期处理过的最后一块路面,“校园里至此再无土路,师生们雨雪天气不用担心脚上沾泥了。”

今年春节前,子洲县启动了校园长亮职述责行动,作为全县首批校长职级制改革后第二中学的聘任校长,张锋与其他学校校长一起公开讲做法、说改革、谈发展,接受全县人民的检阅。“我们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借助子洲创建中华散曲之乡的机会,我们拓展诗词教学活动,被授予‘中华诗教示范学校’;坚持公开课引路、示范课促教,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创立特色德育活动,开展‘十佳少年’和‘十大学校之星’的评选……”张锋说,因为开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所以当时说起来很有底气,但是与同仁们交流后发现,学校发展需要加强的地方还不少,“尤其是作为县域初中教育的示范学校,我们更要高标准办学、高质量发展。”

接续帮扶增强办学“造血”功能

站在校园长亮职述责展台上的,还有子洲县第一小学校长李盈利。这位来自渭南的特级教师,去年8月作为校长帮扶轮换团队的一员来到这里,成为子洲一小第二任帮扶校长。

子洲县是陕西省确定的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把振兴乡村教育作为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办学软硬件改善“双管齐下”:协调拨付省级项目资金用于子洲县域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从全省选派校长团队赴子洲多所学校开展管理帮扶工作——子洲一小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6月,陕西省西安小学干部杨凯卫被委厅选派,成为还处在建设中的子洲一小首任帮扶校长。彼时,学校虽尚未投入使用,但杨凯卫已深感责任重大——校长团队肩负着探索子洲基础教育改革的重担,只有走对了路子,才能激发办学活力。“我们探索每学年开学前教职工与校长签订《聘用协议书》的做法,实施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对于不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职工予以解聘或来年不予续聘。”杨凯卫说,就这样,子洲一小成功试行教师聘任制。

接管、整合、谋变……在子洲的三年,杨凯卫和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使子洲一小成为全县成长最快的一所新建校,为推进全县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21年服务期满后,杨凯卫选择继续坚守,随后与委厅选派的宝鸡文理学院附属学校教师安瑛一起,组成新的校长团队开始新一轮教育帮扶。“家长培训会6场、教研活动5次,见缝插针开展‘预约课’‘研讨课’……”2021年国庆节,没有回家的副校长安瑛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工作一个月来的总结日记,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她原本只想带班,既当班主任又教语文课,从改变一个班开始。但杨凯卫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给你一个班,这个班可能会成为全校最好的班;让你当副校长,学校的老师就有可能成长为全县最优秀的老师。”于是,两个“支教疯子”带领师生们一起向前奔……

“如果说前两年搭建起了发展框架,完成了‘开创期’目标的话,那么,现在学校则进入了‘规范期’,手拿接力棒的我们力争在新的阶段使各方面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李盈利说。2022年秋季学期,子洲一小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组建了由本地干部曹雄为党支部书记、帮扶干部李盈利任校长的管理团队,逐步实施“学校文化理念积累提炼”“人事管理制度优化改革”“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课程体系建设科学规范”“学生素质发展五育并举”五大行动。

“经过三年的积累沉淀,学校形成了‘尚自然、展个性,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的文化理念,也探索出了‘3221’人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约束了干部教师的作风,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办学活力。”曹雄介绍说,所谓“3”就是三竞聘:县教体局选聘校长,学校竞聘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竞聘教育教学岗位;两个“2”即两述职、两测评:每学年校领导述职+民主测评,副校长、中层述职+民主评议;“1”即一考核:每学期进行教师量化管理考核。

10月19日,榆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亮点观摩活动的代表们走进子洲一小,被操场上极具陕北特色的腰鼓、秧歌表演阵容吸引,连连拍手叫好——这是该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将课后服务、“三个课堂”建设和学生德育有效结合的一个缩影。“为了做到减负不减质,我们打造精品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建设‘学导式四声(笑声、掌声、质疑声、辩论声)课堂’教学文化,着力提高效率和质量;开发个性化、趣味化的特色活动,构建‘社团活动课程化’服务模式,满足学生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成长需求;建设社会化、多元化的体验项目,体现‘红色子洲’课外实践活动特色。”李盈利介绍说,秧歌、腰鼓表演即为38个学生社团活动之一,学校大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目的是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手把手指导,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本土艺术、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

精准用力让教师成长“开枝散叶”

2022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创新工作举措,在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育人才重点帮扶工作。按照结对关系,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牵头帮扶子洲县第二中学,作为帮扶团队负责人的翟晓丽与子洲二中选聘校长张锋一起搭班工作。“去年秋季到岗后,在熟悉校情的基础上,我主要负责教师培养工作,积极发挥自身的‘传帮带’作用和帮扶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翟晓丽说。

今年4月,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决赛结果公布,子洲二中青年教师薛倩男荣获初中数学二等奖,是榆林市数学科目取得的最好比赛成绩。“我的成长离不开翟书记和帮扶团队的精心指导。”薛倩男告诉记者,在比赛晋级的很多环节和筹备决赛的关键时刻,翟晓丽和帮扶团队以及王鹏飞名师工作室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从上课时的容装、举止到教学设计、知识呈现,事无巨细,无微不至。”

“去年参加县级比赛的时候,我发现兄弟学校的录播室对于作课教师回看教学过程、反思提升很有帮助,回来给张校长提了一句,没想到隔了两周学校就着手修建事宜了。”薛倩男说,后来有一次她又提出还没有电子备课室,没过多久,学校就在六楼搭建了一间。在张锋看来,只要是对学校发展有益的事,管理团队都会支持并且想办法解决,“学校管理惠及教师成长、教师成长惠及学生成才,反过来又助推学校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基于新时代教师发展和队伍建设特点,陕西省教育厅探索送教帮扶新方式,率先在子洲县开展“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2021年10月启动以来,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为主的专家团队,变帮扶为包扶,对全县“种子教师”从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指导、研究能力提升、评价方式构建等方面精准用力、久久为功,希望他们尽快为子洲教育质量提升“开枝散叶”。

据了解,在专家团队的包扶引领下,截至目前,子洲县共培养出了10名省级教学能手和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不仅带动县域内教师的成长,还辐射到了周边县区。“近两年,仅我们学校就成长了3名省级教学能手、8名市级教学能手。”曹雄说,得益于名师指导、团队协助和个人努力,学校里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加快了。

10月25日下午两点,子洲一小体育教师高强正在上一节50米快速跑的示范课,操场边坐着认真学习观摩的工作坊成员。“专家团队首次进校调研时,作为‘种子教师’的我和西安经开第一学校的李翔老师进行‘同课异构’,那时候自己真的是凭感觉上课……”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高强用“差距很大”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后来,到校送教亲身示范、网上录课线上指导、跟岗学习面对面交流……在省学科带头人李翔的包扶指导下,高强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作为子洲县体育学科带头人,高强体育工作坊目前有来自9所学校的19名成员,大家通过各种形式交流研讨,共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今年,成员中有2人分别获得省、市教学能手,好几个县教学能手,跻身骨干教师行列。”高强说。

2021年11月,在专家团队第二次进校指导时,子洲中学教师马貂与西安中学教师马云云进行“同课异构”。观摩了马云云的课后,马貂当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化学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啊!“说实话,我原先压根就不知道化学这门课还可以融入思政,马老师却把学科素养和思政教育巧妙地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马貂说,那一次经历对她的教学理念冲击很大,后来,她又从师父谢永侠那里学到了在课堂上如何采用“情境—问题—活动”的形式设计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就这样,马貂通过当面请教、跟岗学习、线上磨课、课题带动等方式,在指导专家的引领下,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于2022年获评省教学能手。

“‘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点燃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子洲中学督学曹鸿飞说,在名师们的辛勤指导和耐心帮扶下,学校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成长了3名省级教学能手和若干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大大促进了教师队伍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办好县域教育,让孩子们留在子洲上学

2018年,一篇叙说周家硷中学“辉煌”与“失落”的文章在朋友圈传播,引发了子洲人民的唏嘘共鸣;2021年,这篇文章的修改版再次流传开来,则激发了教育人的集体思考——怎么办?

“今天(即2018年前后)的周家硷中学学生已不足百人,偌大的校园显得很空旷……”这是那篇文章中的原话,对此,2004年就在这里工作的徐旺宏记忆深刻,因为3年后,即到了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里仅剩下22名在册学生了。

曾经一个年级就有六七百学生、教学质量仅次于双湖峪中学(即现在的子洲中学)的学校,在城镇化背景下出现了与其他乡镇学校同样的命运,时为副校长的徐旺宏感到非常难过——同样感到惋惜的还有安源,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是这里的负责人。不过,身为教体局局长,安源想得最多的是:下一步怎么办?

彼时,全县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启动,周家硷中学被纳入首批试点学校之一,徐旺宏被公开选聘为该校校长。“七年级6个,八年级7个,九年级9个,2021年3月开学时全校学生比镇中心幼儿园一个班的孩子还少……”徐旺宏说,学校的生存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和征求意见,“内强业务、外树形象”成为解决的思路。

于是,强化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一切围绕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开展工作,争取让在校的学生学有所获;配合“创卫”上街打扫卫生,利用课余到福利机构献爱心,大张旗鼓地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争取让周边群众知道学校在干什么。“师生早起跑操,在操场公开考试,中午集体晒被褥……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刷存在感’,让人民群众通过眼睛知道学校在认认真真地办学。”徐旺宏告诉记者,由于学生人数太少,为了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他到周边几所乡镇小学游说,最终联合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活动,出席活动的县局领导、乡镇干部和校园长赞不绝口。

当年秋季学期,周家硷中学初一年级新招了80名学生。解决了生存的第一步,接下来摆在徐旺宏面前的是如何办好学。“安局长找我谈了几次话,他说‘你们按常规办学生存不下去,一定要因地制宜办教育,把服务做到家长和学生真正需要的地方’,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家长为什么带孩子走?学生为什么流失?因为我们的办学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啊……”

于是,周家硷中学按照“服务型、全封闭、寄宿制、零收费,不许拿手机、周末可留校”的模式办学,一方面改善住宿生活环境着力打造“温馨家园”,让学生一日三餐吃好,给周末不回家的学生照常供餐;另一方面从生活卫生、文明礼仪、读书学习等习惯培养做起,让农村中学生也展现出青春的朝气。渐渐地,学校在群众中有了口碑,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招生都在150人左右。

徐旺宏坦言,目前在校生人数超出了他当初的预期,“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师聘任制度的作用,吸引县城的好老师来校任教,把教学质量当成发展的生命线,踏踏实实办好农村教育。”

如果说周家硷中学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追赶者”,那么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则是子洲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跑者”。

作为一家集合了18个部门职业培训的学校,子洲县职教中心在省教育厅的有力帮扶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些年的办学积淀,实现了“项目资金进专户、技能培训进中心、优秀人才进产业”的目标,大大提升了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该中心主任乔金河介绍说:“截至10月26日,中心今年开展人社、公安等部门的7个培训项目共计培训1981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人口达1092人次,就业74人次。”另外,该中心还立足区域实际,与省级帮扶院校密切配合,开办计算机应用、中西餐烹饪、护理及酒店管理等专业,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贫困县发展职业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

“我们代表委员做过调研,子洲籍外出上学的学生家庭每年花费总额粗略估算超过3亿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办好县域教育,把孩子们留下来上学,其实就是在振兴子洲,为民造福。”子洲县人大代表李明海说。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