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校际间沟通与合作,聚焦高考变革,共享教学经验,11月16日,西安外国语学校外语、化学教师前往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与名师专家共同研讨新课程新高考下英语、化学学科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英语会场

26中“名校+”共同体张一帆老师示范课《英语写作之邀请信》。张老师从近年来高考英文写作的要求入手,引入今天的写作内容,同时分析什么是一篇好的文章,引导同学们了解写好一篇应用文应具备的关键因素。

西安外国语学校杨汉杰老师示范课《说明文—地点简介 我们的家乡西安》。杨老师通过微信短视频导入今天的写作内容。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写作的结构、写作需要语言要素,给予学生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写作,通过互评呈现的方式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

首批正高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巾帼立功标兵,陕西省委、省委组织部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杨筱冰老师对这两节课分别做了指导和点评。杨老师认为两节课符合课程标准对高考写作的要求,两节课的设计都能够从学生学情出发,通过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搭建合理支架,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西安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云雅峰老师也对两节课做了专业的指导和点评。

陕西省第八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二十六中高三年级组长任涛老师结合这两节课给大家做了题为《高2024届高考英语写作备考策略》的微型报告,从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高考真题的启示、高考阅卷的反驳等三个方面引发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化学会场

26中“名校+”共同体成超老师示范课《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本节课是《草酸主题》项目式教学的一部分,成老师从数学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分析溶液中微粒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像,实现了高三学生的深度学习。自己绘制图像要比分析图像更加考验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一轮复习中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准确的找到薄弱点进行突破,听课老师一致认为本节课为图像的教学和复习找到了新的方向。

西安外国语学校李思昕老师示范课《从吉金到青铜析金属的腐蚀》。李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青铜器创设情境,展开了金属腐蚀的系列内容复习,整节课一境到底,将宏微结合,模型建构,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落实在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现在高考评价要求。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

西安外国语学校李祖艳老师结合两节示范课进行了《坚持素养导向 提升关键能力》专题分享,强调了高考复课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借助教研团队的力量,充分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学生、高考试题,形成校本化的习题库和复课进度表,通过考练及时进行复课效果评价,家校共育,发动家长共同督促复课目标的落实。

26中“名校+”共同体邹晓倩老师做了《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的分享,从备考时间安排、考练安排、试题的选择构建到具体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如何扎实进行复习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很多做法在研讨中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本次活动加强了校际的交流与合作,对两校的英语、化学高三复课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校际教研之花时时灿烂处处开遍。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