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秋雨说过:一个人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摆脱平庸。对此,我深信不疑。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此,我想聊一聊自己的阅读经历,与大家共勉。

童年:唯有课本,为小人书而奋斗

我是地道的农村娃,小时候上学只见过课本,而且只有语文书和数学书。那时候上学最开心的事就是开学发新书,我拿回去让爸妈先用牛皮纸细细包上,再写上我的名字,外层、里层、侧面都是工整的钢笔印迹,爱惜得很,生怕弄丢了。当时的我更偏爱语文书,里面的图片精美、故事生动有趣,每一个字都发着光,足够我反复咀嚼、背诵一个学期。后来学校里有个家境较好的同学拿来一本奇特的书,巴掌大小,里面全是精美的插图,下面还配有一行行印刷的小字,这些小字解释着画面的故事情节。据说,那叫娃娃书(小人书),内容和语文书不一样,里面有抗战英雄、百变的神仙,还有大侠和强盗,特别有趣。同学们都很好奇,像一窝觅食的小鸟一拥而上,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物件交换,五彩的弹珠、旋转的陀螺、编织的蝈蝈笼等。而我呢,家里一贫如洗,什么好玩的都没有,只能拿出学霸的“杀手锏”,帮别人写作业来换取。没想到还被人告密,作业是给人家写完了,可书还没看成,就被老师叫去单独谈话了。

记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了很久,现在能记起的就是这句:“别打人家的歪主意,好好学习,等你将来有出息了,挣大钱了,想要啥(什么)都会有。”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听老师话,好好念书,将来挣钱了买好多好多娃娃书。后来,我学习真的很用功,小学毕业还考了全镇第一名。现在想起来,觉得太好笑,那时候点灯熬油地学习,动机竟然是为了娃娃书。

中学:除了课本,捡回一本《希腊神话》

中学时,我能读的书依然只有课本。所幸,有一次去姥姥家发现了一本珍贵的破书,准确地说应该是擦屁股纸。书的四角都卷起来了,找不到封皮和页码,就像一个枯萎发黄的卷心菜怎么也合不拢。纸张虽然烂得掉渣子,文字却依稀可见,内容更是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

姥姥家有7个孩子,估计这本书已经在他们手里传阅了无数个来回了,现在早已面目全非,无人问津,姥姥只好让它发挥一下余热,放在茅房当手纸。后来,这本书被我偷偷地拿回了自己家,真是如获至宝,我连读带蒙地看了好几遍,每次版本都不一样,因为缺页严重,只能断章取义地靠自己的想象补全内容。

上了师范学校才知道,那本书叫《希腊神话》,可比娃娃书好看多了。这本书曾经让我如痴如醉,曾经让我的中学生活扬眉吐气,曾经让我成了学校里的故事大王,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同时也锻炼了我在人前说话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让我有了向善、向上、向美而生的求知欲望。

师范求学:经典文学作品,自我精神塑造

17岁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师范,有了点自由支配的小钱,周末便到校门口的几家书店借书看。借一本书看一天5毛钱,那可是我的一餐饭钱,所以借回来后我就定下目标,一定要在一两天之内读完。白天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就是看书,嫌宿舍吵闹就一个人躲在操场小树林的角落里静静地看书。晚上熄灯后就借着厕所的灯光看,被管理员呵斥后就点起一根蜡烛躺在床上看,常常忘记了睡觉。早上起来,舍友都笑我,有时鼻子熏黑了,有时刘海烧焦了……

就这样,我读了上百本中外名著,《平凡的世界》《人生》《简·爱》《巴黎圣母院》《飘》……在书的殿堂里接受着灵魂的一次次洗礼,进行着自我的精神再造。在阅读中我精力旺盛,像打了鸡血一样刻苦勤奋,成绩经常数一数二,年年获得学院奖励。是啊,是阅读点亮了我心里的那盏灯。

乡村工作:杂志报纸,向往的诗与远方

19岁毕业以后,我在一所偏远山村的小学执教,物资匮乏不是主要的,精神空虚才是最可怕的。教书之余,无人交流,无书可读,一度让我消沉,让我迷茫。后来,在一次赛教中我遇到一位学姐,我们谈天说地甚是投缘。

学姐的谈吐随意又犀利,志向美好又高远,思想通透又浪漫,俨然是我的“灵魂教母”。谈及人生,她跟我聊路遥和贾平凹;谈及教育,她跟我聊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谈及志向,她跟我聊伟人毛泽东和作家刘墉;谈及人际交往,她跟我聊周恩来和卡耐基;谈及书籍,她向我推荐了《读者》和《青年文摘》,还说自己工作以来,一直订阅这两种杂志,很受启发。她把收藏的杂志借给我,然后约定多长时间读完,再和书友们碰面一起交流,过后再借新的给我。她担心我糟蹋了她的藏书,更担心我荒废了自己。还好,我坚持了下去。

我在乡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读书提升,曾经那颗无处安放的灵魂有了归属就踏实了很多。后来,我和学姐一起自学专科,一起去西安外国语大学进修本科。我们经常泡在图书馆里,一边享受着汉语言文字带来的精神盛宴,一边拼命啃着难嚼的英文符号,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文化大使,将中国的文化带到国外,再走出国门,将外国的教育理念带到中国。

那个时候,朋友们都笑我俩能折腾,上班挣的钱光交学费和书费了。可我们执着又倔强,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双语言书籍,了解了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包罗万象的世界文化。虽然,在书的海洋里折腾那么久,最终还是中学英语老师,但我从不后悔。

中年转型:专业学术类书籍,重拾信心成就自我

机缘巧遇下我参加了一次招聘考试,被选调到西安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虽然我已经从教十多年了,可是在小学语文和小学班主任方面还是一个新手。

这样的转型对我来说是艰辛的,一切都要重新来过。这样的“脱胎换骨”是要靠大量的学习来“止痛”和“缓解”的。我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开始读起,把握专业方向,接着我还研读了大量的语文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等,拜读了一些语文大咖们的教学专著,以此来转变观念,使自己能胜任新的岗位。读着读着就领悟了,教着教着就用上了。两年过后,我获得了区教学能手称号,这是对自己坚持学习的嘉奖,也是对转向语文学科的认可。

为了提升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能力,我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这本书。书中为班主任管理支了很多招,比如如何与家长打交道,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召开家长会,如何跟问题学生的家长交流,以及怎样对待后进生等,都给我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非常实用。在与问题学生家长交谈的时候,我们老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给这些家长制造压力和尴尬。管老师建议:老师们要向这类家长们多多报喜,说说孩子的优点,聊聊孩子的小小进步,感谢他们为孩子的改变付出的努力。这样做,家长们既对老师和学校有了好印象,又对自家的孩子有了信心,会赢得这些家长的配合。我觉得这种做法很独到,就想试试灵不灵。

一次偶然,我读到了王悦薇老师的作品《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书中王老师用充满爱的目光看待自己身边那些可爱的孩子,写出曾经触动过她心理的生活片段。我将书里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孩子和班里的学生,这些讲述校园生活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他们听得激动不已。有人提议:“老师你也写写我们吧,一定很有意思,编成一本书会大卖的!”我一笑而过,可转念一想,我身边有这么多很好很好的孩子,有一天会长成大人,而我走过他们的生命,拥有他们的童年,为什么不留下点回忆写点东西呢?于是《暖心的礼物》《小纸条的教育启示》《两颗板栗》《调皮的尿垫子》《沫沫课堂》等教育故事“完工”了,发表于省市级公开刊物。这些额外的收获一定跟我曾经读过的那些书有关。

我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要炫耀自己,标榜自我,而是想告诉大家:读书让人精神富足,生活中可以摆脱平庸;阅读让人思想顿悟,工作中可以厚积薄发;教育写作让人持续思考,成就自我,留住过往,照见未来。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西安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