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本质是读人。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学生们读自己的“书”比读远离自己生活的大部头名著兴趣更浓,收获也更多。因为其中的内容既接地气,又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每个人都“喜闻乐见”,愿意且有可能从中受益。

基于这一考虑,近年来我一直坚持给学生编印属于自己的“小册子”,其实也可以叫做“书”吧。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有的也厚达近三百页,装订精美,最重要的是发下去之后学生们个个都读得津津有味,甚至很多人会把它带到大学去,给自己的新同学炫耀,而这些正面、积极的反馈更加激励着我将为学生“编书”这个“事业”坚持下去。

每带一届新的学生,我都会给全班同学郑重地立下一个flag:每个学期编印一本班级文集,到毕业的时候,每个人手里可以拥有6本记录着高中丰富多彩生活的“书”。学生们听到后有的很惊讶,有的很期待,有的跃跃欲试,有的笑而不语。

每年寒假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们编一本纯手写的年度总结文集——《我的2018》《我的2019》《我的2020》……具体做法是先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作文总结自己过去一年的荣耀和骄傲、失败与挫折、思考和收获,等等。正标题自拟,副标题为“我的20XX”。我也身先垂范,跟着学生一起写,写完还跟他们一起分享。之后给每个人发两张A4纸,要求他们用黑色签字笔工整抄写,可以适当地设计版面,用一些插图美化,同时请班里擅长美术的同学设计封面。收上来之后全部复印装订成一本文集,每个学生的两页纸刚好是一个对开面,看上去也赏心悦目。

拿到书后,每个人都爱不释手,因为在今天拥有一本“见字如面”纯手写的书弥足珍贵。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可以让学生们在审视自己的同时也能品鉴他人,可见可学,可以为师矣,是真正的“开卷有益”,而不是走马观花、娱乐消遣而已。

每年暑假,我都会给学生编印一本学年文集,非常厚重,基本在200页以上。内容丰富,包括但不限于班级日志、考试范文、总结反思、班会实录、新闻报道。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编印这么多的“大部头”难度很大,其实不然。我的法宝,一是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平时;二是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只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宏观把握,并按照时间节点督促、检查就可以了。

具体来讲,我先是在班级号召一些喜欢文字、乐于奉献的志愿者成立编委会,之后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合理分工,明确每个人负责的版块以及具体的要求,比如班会实录,每次班会结束后,负责人拿到视频,然后分给四五个同学,每个人做七八分钟的文字输入,一个周末就可以搞定。然后再打印、校对,最后放入我提供的模板中,调整字体、行间距等,再插入当时抓拍的相关照片。等到学期末的时候,我再将每个版块收集在一起,写个序言,加上学生提前设计好的封面,分分钟就搞定了。

于我而言,这6本书是宝贵的财富。没事的时候我会翻一翻,看到有趣的会会心一笑,看到遗憾的会黯然神伤。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教育感悟,比如:这节班会再加一个环节是不是更流畅?开场导语用故事是不是更富有吸引力一些?看这位同学的总结反思多么伤心,当时对她的批评是不是可以再委婉再艺术一些?等等。我殚精竭虑地编写,回味无穷地阅读,因为它对我的专业成长真的是大有裨益。

这6本书凝结了我很多心血,也收藏着学生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既是6本成长史,也是6本思想录。每个人既是读者,也是创作者。每个人都因为这本书而被他人所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而同伴教育、自我教育,既是我的教育策略,也是我的教育出发点和目标。此外,不仅学生们很珍惜它,每到假期都会细读,而且家长们也很喜爱,对此兴致颇高,因为这也是他们了解孩子的一个极好的窗口。其实阅读不仅要读“阳春白雪”,也要读“下里巴人”;既要读别人,也要读自己。终极目的都是汲取营养,茁壮自己。我相信并且已经看到,每一届,3年时间,我为学生编写的这6本书,营养丰富,学生们欣然“食之”。

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将给学生“编书”这个利人利己的好事坚持到底!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