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后延时服务    罗虎群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开展课后服务的好处有:

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本班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表现都比较了解。教师通过课后延时服务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课外培训的压力。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增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参加课外培训而带来的压力。

当然课后延时服务也有一些问题:

教师错把课后延时服务当成延时课堂。为了能提高教学质量,部分教师把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用作课程讲解或单元测验,这样导致学生的课后作业到延时服务结束后还没有写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违背了课后延时服务的本意。

部分学校延时服务时间较长且连续进行,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或长时间看书学习导致视力异常、脊柱发育异常等问题。因此,延时服务应当有足够的课余时间,教师应带领或者指导学生适度放松、做游戏,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延时服务违背了部分家长的意愿。原则上课后延时服务是家长自愿的,但是出于安全和管理便利性来考虑,部分学校会强制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课后延时服务,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部分家长的意愿。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尊重家长意愿。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有利于学校、家庭和学生的措施。学校应积极总结经验,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落实课后延时服务。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职教中心


清凉书中来        申功晶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要想读书待来年。”可偏偏我爱读书,时常如小狗般或卧或趴在地板上,一页页翻阅,渐入佳境后,竟也感受不到夏日暑热。年岁略长些,我便搬上一把藤椅去老宅后院的小竹林里,沏上一壶酽酽的绿茶,一边喝茶,一边翻书。古人对读书这件事,颇为讲究,连什么季节读什么书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读史宜夏,其时久也。”如今便没了太多讲究,随手翻翻唐诗宋词,诸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也令人耳目清凉。诗意的境界、清新的意象,如缕缕清风,扑面而来,令人一下进入文字营造的清凉世界,正所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当我的神思随文字虚步古今、游走八荒时,那份燥热,即刻消逝得杳无踪迹。

一日,读《小窗幽记》:“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忽而想起诗句“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中所描绘的读书场景。

可见,读书最要紧的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内在的心境。当读书渐入禅境,此刻的书就成了读书人心灵的道场,即便是炎炎伏天,亦感凉意扑面,“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创设情境教学 推动课堂发展      李  平

创设情境,给教学一份生机,一份活力。创设情境,可以让教者更自信,学者更有趣。情境设计要注重学生实际,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笔者以学生学会、学懂、入心、入脑为目标,坚守三尺讲台,努力实现教学的优质效果,积极探索特色课程。

以歌曲创设情境。以歌曲导入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好地抓住学生的学习点,激发学生的参与力、思考度。在教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节课时,以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聆听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收获的快乐。让学生在感知歌词中体会劳动创造的幸福感。

以生活的图景创设情境。抓取学生生活中的图景或集体劳动的场景,让这些照片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教学劳动课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的情景为引导,在教学环节中及时展示,让课堂成为非知识传授型课堂,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以戏剧角色创设情境。英语、语文等学科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导入课堂内容。在教学《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预习研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排,学生在排演中便能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以朗诵的形式创设情境。在教学《梅岭三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朗诵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或角色朗诵,或集体朗诵,配上音乐,让语文教学更为多样化。情境教学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展示,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培育过程。学生在艺术熏陶下不仅能更好理解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而且能培育自身的艺术素养。

创设情境,是要给学生呈现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开展形式新颖的活动,导出热情高涨的课堂,培育学生自觉思考的习惯。

作者单位: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初级中学


“党建5+” 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师云举  兰晓利

宝鸡市千阳县燕伋小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小学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党建5+”为引擎,驱动学校跨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学校被命名为宝鸡市首批中小学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校、陕西省党建“双创”示范校,先后为全省基层党建、教育扶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现场会提供了观摩点位。

一是“党建+班子建设”,增强学校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实施“三双”战略。即“双配强”:配强支部班子,配强行政班子;“双培养”:把优秀年轻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双制定”:制定《支部会议议事规则》,制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双”战略提升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党建+德育工作”,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实施“1348”德育策略,即紧扣“童心向党,德润童年”这一主题,打造“校内+校外”“线下+线上”“铸魂+砺能”三种德育范式,拓展开辟千湖湿地公园(环保教育)、燕伋望鲁台(传统文化)、流浪儿童救助站(感恩教育)、烈士陵园(爱国主义)四个德育基地,开展思想立德、书香养德、实践修德、课堂蕴德、行动立德、仪式育德、家校弘德、真情润德八大德育行动。

三是“党建+教育教学”,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行“两革命一服务”改革,擦亮“善美教育”品牌。创新课堂革命,开展“上三课、赛三教”活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善思向美,乐教善导”的“善美课堂”;实施作业革命,落实“双减”政策,开设作业超市,减轻作业负担,提升实践能力;创强课后服务,组建32个学生社团,开展一级一品、四节一会、晨诵午讲暮省等特色教学活动。

四是“党建+师德师风”,锻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扎实开展“除积弊、强师德、铸师魂、提质量”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立德修身砺能铸师魂”主题实践活动,来改造思想、改进工作、改优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涌现出省级道德模范3人,宝鸡市道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6人,新时代好少年12人,学校被表彰为宝鸡市师德工作先进单位。

五是“党建+校园文化”,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美誉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目标,以“阳光向上、乐学向善、齐贤向美”为校训,以“会说会道,能学能玩”为学风,传承燕伋精神,构建善美教育文化,燕伋小学师生积极向上、勤学善思的习惯已形成行为自觉,学校已建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神高地、知识沃土和成长乐园。学校被省市教育部门表彰为校园文化示范校。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燕伋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