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一位校长的新作为
作者:王斌
发布时间:2023-10-19 16:37:21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办好家门口的学校也显得尤为重要。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校长一定是关键人物,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第一责任人。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也的确如此,校长的教育情怀、办学思想、专业引领、人格魅力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在新时代背景下担当作为呢?我结合自己担任校长的经历,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精神引领,建立价值体系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人总要有点精神”。学校亦是一样,管理一所学校,除了建章立制,还应该用一种精神来统领学校的发展。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我从中师毕业就分配到这所学校,如今已经42年了,我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这所学校。2007年9月,我上任校长,无论天晴下雨,我永远都是到校最早,离校最迟,每天早上在门口迎接师生来校,每天下午目送师生离校,十几年如一日。因为我深爱着这所学校,所以才会投入全部的情感。一位校长如果爱自己的学校,就会想尽办法把学校打造、装扮成像家一样温馨、美丽、舒适。
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并实施了一体化集团办学,校区多了,教师多了,学生也多了,如何让学校优良的传统不断地传承下去呢?我想到了“学校精神”,综合学校的办学特点,我把学校精神概括为“克难奋进、重德尚学、精诚团结、爱岗敬业、吃苦奉献、严谨务实。”这24字的学校精神,成为了每一位教师价值追求,成为了每位教师的精神引领,也是成为学校的立校之本。
二、文化浸润,推动课程改革
学校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这个地方需要有文化来滋润,因为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我上任校长以后,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幸福课堂”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在管理方面倡导领导者与教师的和谐,在育人方面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在生活方面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课堂教学以师生的幸福成长为目标,推行“四主”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教为主导、以兴趣为主干、以成长为主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与此同时,推进课程文化建设,打造属于师生共同的“幸福课堂”,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在“双减”背景下,夯实第一课堂,提高作业设计水平,让学生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质量得到提升。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新开展第二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第三课堂方面,充分利用校外研学基地和本土资源,让孩子走进大森林,走进田地间,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动手又动脑的实践课程中全面发展。
三、目标长远,形成治校思想
作为校长,都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但是如果只在意分数的质量一定是不可持续的质量。唐江澎校长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指向人的终身发展,学校教育就是在为每个人能终身发展奠基。学校教育不能工厂化,更不能产业化,因为学校实施的是个性化的教育。每个儿童性格不同,原生家庭不同,我们不能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所言: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而不是培养成一个人。因此,我提出了“为每一位儿童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思想,我们小学的教育对象就是6-12的儿童,他们将来还要面对初中、高中、大学……未来的求学之路还长,在小学阶段只需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即可,不可揠苗助长。社会上,人民群众对我们学校毕业的孩子评价是有潜力,这正是得益于我们尊重儿童,尊重规律,不盲从,不内卷。
四、科研兴校,培育教师队伍
一位优秀的校长一定擅长做科研,因为只有研究才能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从“十五”到“十三五”,我都亲自主持省级规划课题,因为课题研究,学校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微课资源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在成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后,我带领全校教师开展在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现在看来,这个研究非常超前,也非常有用。关键还在于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会研究课题,老师们在面对教学问题时都能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
我经常给老师们讲,家长择校不是择校长而是择教师,学校里优秀教师越多学校自然越好。作为校长,一定要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思考,想尽办法、绞尽脑汁让教师专业得到发展,我提出的专业时光、合作伙伴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办法。作为校长既要能培养人,还要能留住人,这么多年,我校培养的教学能手没有一个人离开,原因不是发的钱多,而是老师们认为学校氛围好,名气大,有文化,在这儿工作是一种自豪,离开了也许会终身遗憾。
五、人才支撑,锤炼管理团队
校长再优秀、再能干、再有创意,还得有人支持、配合、助力,否则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这样看来,建立一个班子、培养一批中层就至关重要。学校里,可以说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只要校长有人尽其才的能力,学校就是人才的聚宝盆。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管理知识分子就是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赏识他们。把德才兼备的老师培养成管理者,把学术领先的教师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把教学精湛的老师培养成教学能手,给音乐教师搭建舞台,给体育教师创造赛场,给美术教师举办画展……总之,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用在合适的岗位上。作为校长,更要有培养校长的责任,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一旦发现好苗子就要培养、指导、锻炼,还有给机会、给位子、给平台,这样才能让真正的人才找归属感和价值感。
六、淡泊名利,修炼人生境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一校之长,有点权力,但是不可争名夺利,如果只追求个人的名利,势必会造成广大教师的反感和不满。我记得我们学校在推荐第九批特级教师时,我的条件也符合,但是我把机会让给了一位劳技教师,这种谦让精神让老师们看到了校长尊重人才的决心,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积极向上的信心。作为校长,需要营造科学、民主的管理氛围,老师们才能从内心深处服从管理,对校长提出的治校理念才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多年以来,我一直提倡人文管理,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学校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除此之外,我觉得修炼个人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专业素质对于校长这个角色也至关重要,因为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引领者,修炼至高的境界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如果校长是灯塔,就能照亮教师们的成长路,如果校长是《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就能让每一位孩子们幸福成长。
进入新时代,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教育肩负着神圣的责任。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基础教育学校的校长,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放眼于世界,以超前的眼界、宽阔的胸怀、全面的素养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才能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使命。
作者单位:安康市第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