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希望 真情照亮未来
——陕西省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探索“医教结合”模式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3-10-18 11:35:3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臀桥训练,增强脑瘫学生腰腹肌力量。
陕西省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4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临渭区内6—15周岁有听力、视力及智力障碍的残疾儿童。学校遵循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残疾儿童实际情况,研发和开设特色课程,探索医学康复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特教发展模式,满足特殊儿童多样化需求,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出生命的亮光。
特色课程,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为了让每一名残障儿童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学校不仅开齐开足了国家课程,还坚持特色育人,打造有效针对特殊儿童的精品校本特色课程,如精细、劳技、感统、冰壶、手鼓、语言训练课程,还有医院、银行、超市、邮局等情景系列课。
根据课程需求,学校建设了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律动教室、感统教室、语训教室、家政教室、烘焙教室等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功能部室,满足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和康复需求,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此外,学校开展常态化体育和艺术训练,成立了小葵花艺术团、旱地冰壶队等,带领艺术团的孩子们参加省残疾人艺术节演出和市少儿春晚;为冰壶队孩子制定“冠军养成计划”,参加省特奥运动会等,积极促进学生各项技能的康复提升。
学校还与渭南师范学院、佛山市启智学校、镇江市特教中心、大荔县特教学校、澄城县阳光学校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或成为友好学校,加强在师资培养、教学教研、送教上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今天,走进这所学校,能看见孩子们快乐地做手工,听见此起彼伏的手鼓声、擀面声,以及冰壶和地面的摩擦声;在情景超市,教师扮演收银员,学生扮演消费者;在模拟自助取款机前,孩子们学习如何存取现金;情景医院里有问诊台、挂号处……
教师们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努力托举每一个残疾孩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帮助每一个孩子平安成长。
医教结合,满足儿童康复需求
为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学校坚持医教结合,与渭南市骨科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骨科医院的康复指导定点学校。
骨科医院定期组织专家为教师提供专业理论和实操培训。例如,“构音障碍”等领域的医学康复知识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了对残疾儿童的言语训练能力;以“康复的疆与界——运动康复”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提升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肢体康复与训练的能力;在学校的语训室、康复室、感统室,康复师帮助学生进行言语、肢体及感觉统合的康复训练,“面对面”对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骨科医院还协同西安儿童医院的专家进校,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以“传染病预防”和“孤独症行为干预”为主题的专题培训,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和技巧,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医院每周三指派三名专业康复师到校,每周六由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医院,为孩子们提供免费诊疗,促进身体机能康复,至少30名残疾儿童受益,为每个家庭节省医疗费用20万元。
医院还为孩子们送上暖心小礼物,鼓励他们努力康复,不断进步。参与康复治疗的学生,在认知、思维、语言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将教育、医学等多学科综合作用于特殊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医教服务,有效促进了残障儿童智力的发展和身体机能的康复,为残障儿童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送教上门,助力重症残疾儿童脱困
学校牵头,与其他15所共同体核心校及爱心医院、医护专家、爱心志愿者等共同组建送教队伍,针对重度特殊残疾儿童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和家庭康复巡回指导。
送教团队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和康复服务,如感知认知、康复按摩、生活自理、言语矫正、精细和粗大动作训练,以及为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技术指导等,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练习技能、促进康复,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家庭脱困和乡村振兴,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
特在志坚,教从心始。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将一如既往,尽己所能地服务特殊儿童,用真心呵护他们的成长,用真情为他们的未来护航,努力帮助每一名特殊儿童自理、自立、自强,帮助孩子们提高生活品质,顺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