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数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作者:李爱霞
发布时间:2023-10-17 11:24:51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摘要:用诗化的课堂环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沉浸在诗意的数学课堂中,用数学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心灵,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体现。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其中的很多知识点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应用一定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打造“诗境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能力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关键词:诗境教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应用等已经成为教师不断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传统的教学形式依然存在,比如教师采用灌输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丢失,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诗歌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用诗境化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课堂弥漫着浓浓的意境美。同时,有关美学家提到,情景相生可以达到以景传情的功效。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中掌握数学知识。
1.有效应用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兴趣
数学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死板,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受到阻碍,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逐渐退化。适当的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教学的平台,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内涵。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时,学生如果缺乏足够的想象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自然较差,所以,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外,我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图形的剪切,让他们剪切之后说出图形的对称轴。如此,学生们在生活所见的情境刺激下,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相关的动手创作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需要诱发,当他们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学生就会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和实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自然提升。
2.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展现形象数学
诗歌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就是诗歌的语言能构建出自己想象的意境世界。对于数学而言,其中的每个数学符号、每个数学知识点都是诗歌化的意境体现,数学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体现数学的形象性,让学生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数学体系,达到情理相融的教学之境。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形象性,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我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并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手电的光线、马路无限延长的线、一条绳索的区别,并让他们试着回答自己的见解。如此,学生们很快投入到相关的学习中,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了具体的三者区别。在情境相融、情理相融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变得轻松了很多。
3.实施导学互动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灵活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初中生基本都有自己的人生见解,对数学而言,他们的学习见解也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与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提升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在进行互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展开,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小组划分,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和个性进行小组的调配等。在互动与交流的学习氛围里,学生们可以针对数学的难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拓宽他们的思路,提升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4.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信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发现学生在数学领域中不可跨越的知识领域,或者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结合学生个性和学科特点,再进行有效的分层,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效。在数学中,无论是计算环节还是分析环节,都需要学生的抽象能力做基础,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的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要求很高,为此,在备课环节,我结合学生在平时课堂的综合表现进行了相对的层次划分,然后给不同阶层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目标:第一层的学生,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分析勾股定理的基本含义;第二层的学生,需要结合对勾股定理含义的理解,举出一定的内容与案例;第三层的学生,需要在掌握前两个层次内容的基础上,将勾股定理的定理进行推理。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并设置不同的阶层目标,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抽象和运算能力。
结语
诗意的教学成为时代教学的主旨,数学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洁.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现代交际,2019(01):190+189.
[2]宁运康.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3):111-112.
发表于《教研周刊》2021年04期
作者单位:安康市汉滨高中西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