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巧手慧心
——“虎娃”陕西省张敏仓特级教师工作室剪纸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09 15:49:29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虎娃”陕西省张敏仓特级教师工作室,由省内200名美术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按照地域资源和个人专长分成“一室九坊”,即一个工作室,九个工作坊:剪纸坊、面花坊、刺绣坊、皮影坊、泥塑坊、马勺坊、年画坊、印染坊、农民画坊。通过专家引领、团队合作、实践探索、创新发展、传承文化,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创一个研修平台,搭一段成长阶梯,辐射一批青年教师,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引领学科和教学内涵发展,打造知名美术教师,创新美术教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本次“剪出一个神奇的世界”主题活动是针对剪纸工作坊成员量身打造的培训。
传承经典,方能筑梦未来。剪纸作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汇集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能充分表现出独特民俗文化风貌。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剪纸技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拓宽教师的剪纸思路,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虎娃”陕西省张敏仓特级教师工作室在2023年4月16日开展了“匠心传承·巧手慧心”剪纸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由张敏仓老师主持,带大家一起体验剪纸的魅力。
本次活动邀请到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展”“优秀辅导员”、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陈山桥老师,以及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传承人、渭南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主任栾旭初老师作关于陕西民间剪纸的专题研讨。
活动伊始,栾旭初老师先从剪纸的特点、剪纸与校园文化、地方特色以及文化特点等多方面讲解了剪纸艺术的深刻内涵,并带领参训老师动手体验,从折叠到剪法,以其创作的作品入手,在教授基础技法的同时也向老师们传达了艺术理念:“即一件真正带有剪纸艺术的珍品,除了娴熟的剪刻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随心而行,能透过艺术作品传达内心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借作品产生彼此的共鸣。”
陈山桥老师以《陕西剪纸的地域分布与艺术特征》为主题开展主题讲座,通过自己走遍陕西剪纸采风经历,搜集整理了不同地域风格陕西剪纸,详细介绍了剪纸的三种形态:原创性、绘画性、传承性,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剪纸作品深入浅出的赏析,从技法到作品背后的民俗观念,陕西民间美术的造型、寓意都展开了详细、深刻的讲解,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被誉为“活化石”的陕西民间剪纸的深厚底蕴。老师们也努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学员们以“蝴蝶”为创作主题,活用传统技艺,结合创新理念,手巧生花,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课堂惊喜不断。参训老师们的剪纸技艺不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还对剪纸文化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陈老师和栾老师看了学员们的作品,都夸奖剪得很好,并建议再剪的时候,让老师们意象变形,如蝴蝶翅膀可变形为云勾、牡丹、佛手、石榴等,蝴蝶头也可变形为娃娃头,给蝴蝶增加更多的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
活动最后,张敏仓老师为两位专家颁发了聘书,赠送了工作室的成果《大美在民间》专著,他们将长期对老师们进行剪纸指导。
匠心传非遗文化,巧手绘巾帼风采。本次剪纸培训活动使老师们体会到了民族艺术的魅力,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近距离地感受剪纸艺术之美,更提高了老师们的剪纸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在纸上剪出一个故事,让艺术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让传承永不止步。
继承、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我们的育人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