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着不同性格、感情、认知、思维、判断和选择的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千姿百态的个体囊括于“教育”的理念、体制和机制里,成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主观上进行适应、改变自我,寻找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间,在此过程中塑造信仰、锚定目标、激发才智,形成对微观环境和宏观社会的影响、改造及推动,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其崇高性和纯洁性,社会各方为了维护和实现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然而除了众口难调等原因之外,现实中众多不良因素浸染、渗透到教育领域,导致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备受诟病。值得庆幸的是,经历了痛定思痛和拨乱反正,教育的初心始终未变,教育的追求日趋正向,各项改革和调整也在不断带给人们信心和希望。

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具有明确的时间阶段、空间范围和运行模式,它自成一个范畴,因此有了边界。不管是教育从业者,还是社会大众,都要认清这个边界,守牢这个边界。

认清教育的边界,就是要培育良知,树立道德,明确底线,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塑形造体,以严而实的规章制度运行,用道德信念温润肌理,促进教育事业保持健康和活力,使从业者心生自信自豪,使社会大众对教育“领地”心存敬畏,不起亵渎之念。诚然,划定教育的边界并不是追求清高和矜持,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中为教育事业划定“标志标线”,订立规则,以法治精神和手段予以约束和规范,推动教育领域秩序井然,保障教育事业公平公正、运行有效。

守牢教育的边界,就是要坚定信仰,秉持法、德、义、理的原则和标准,勤修善为,存是去非,忠诚践行教育使命,使教育的边界成为学生的起跑线、教育工作者的保护网和社会大众的警示墙,同时也是蝇营狗苟之流的高压线和隔离带。相关管理部门是明晰并确定教育边界的关键因素,需要行之以高度的自觉和科学的设计;相关商业机构是影响教育边界的重要力量,需要持之以恒地对其严加约束、规范和引导,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家庭是教育边界的一线守护者,也是最需要保护的部分,当以珍惜且虔敬的态度精心培育、悉心扶植,使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最为核心的群体心无旁骛,舒意畅行,在本真的教与学中提升自我、铺展理想。

教育的边界既有形又无形,有形在为,无形在心。只有社会多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共同营造一方圣洁园地。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八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