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我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这是本命年获得的珍贵礼物,也是作为教师得到的最高褒奖。

当老师成“名师”,再做回“明师”。教师的爱,给学生,还要给学校,给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让业务千锤百炼,也让自己的管理能力、思考能力、执行能力得到提升,我也慢慢地走上了管理岗位。

一、西迁   

2013年,南小工作十年之后,我成为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德育副主任,正式地走上了学校管理的岗位。做好老师,带好团队,现在,更需要是,为一所好学校而殚精竭虑。那时,真是身兼数职——德育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年级组长、校园电视台、班主任、语文老师,“一个都不能少”。

2015年8月,城西小学正式招生,组织有意向将我派往新校。有人说:“新学校离城那么远,和乡下学校有什么两样?”也有人说:“一切从头开始,肯定累!”家里人也有怨言,“这么远,中午还不能回家,你是打算不管娃了吗?”

我想,那是和我们一起前往城西的老师,都曾面临过的质疑和选择的艰难。最终,组织的信任,领导的期望,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我义无反顾成为前往新学校的第一批教师。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西迁”故事——顶着烈日,校长带着我们拔草挖地;大汗淋漓,老师们搬桌子扫教室无人喊苦;迎着朝阳,跟着电视台拍视频做节目;夜幕降临,开放课堂迎接家长体验参观;踏着月光,围坐一起讨论开学方案,经常已是凌晨时分……

这,是一个团队的“西迁”;这,是一个发生在洋县热土上的“拓荒故事”。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是一群人的艰苦跋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样板可以参考,没有模式可套用,我们在两位校长的带领之下,将“南小传统”“南小精神”带到了城西,一脉相承亲如一家,让城西这艘崭新的航船顺利启航。

时光荏苒,城西发展有目共睹。一群人一条心,五加二白加黑,将智慧和汗水播散在洋县自己的“西迁”道路上。

20231008201849411-39-39a45.jpg_scale.jpg

二、南搬

时间很快到了2017年7月,又是一个夏天,有一所校园在洋县的汉江边画了一个圈。城南学校在等待一批新的开拓者!我,该怎么办?再一次的迁徙,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的艰辛,我眷恋着城西这片热土留给我的记忆,我也向往着不再年轻的岁月能一次次被新挑战激发热情。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再看西迁大部队。

62年前的同样酷热那个夏天,上海交通大学6000多人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来到黄土地上的寂寥古城。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他们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也在党和国家的精心安排下,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面对他们的大无畏,大情怀,我们还有什么迟疑什么退缩呢?让创业干事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又是暑假,别人起假之日,正是我们的上班之时。炎热的太阳,火热的工地,飞扬的尘土,飞速的进度,无水无电无路的孤岛,和两年的城西“西迁”正是似曾相识,昨日再现。有一个电影台词说:有一些难忘的场景,你若经历了一次,那是难忘的记忆;如果经历两次,那就是你人生的财富。

而我,庆幸我经历的是两次。

稳定起步半学期之后,我被任命为洋县城南九年制学校的副校长。作为一个校长,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在王伟锋校长的指导之下,我开始构思城南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之路:基于学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我们打造“汉水汉韵”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提出了“润泽教育”办学方略,以“润德、润智、润体、润美、润心、润行”为辐射,让“城南小水珠,成就大梦想”,设计构建学校的德育特色活动框架为——一主题两仪式三板块四典礼五节日。

以“立德树人,润泽生命” 为主题;做好升旗仪式、入(团)队仪式。设计了红(爱国与传统教育)、黄(安全与生命教育)、绿(环保与自然教育)三大活动板块。四典礼:新学期开学典礼、一年级入学开笔礼、三年级十岁成长礼、六九年级毕业典礼。五节日:阳光体育节、快乐读书节、缤纷艺术节、创新科技节、温馨师爱节。还打造了学校特色的一班一品课程、研学旅行本土课程及特色社团课程。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学校强。这个过程艰苦吗?说不艰苦是假的。建校期间我们没有请保洁,整个学校的清理打扫,都是王校长带大家亲自完成;没有水电,就在工地上拉水管牵电线。为了履行好一个校长的职责,我又一次将对自己“狠”劲发挥到了极致。要求带语文课,亲自上示范课、做讲座、带徒弟、组教研;负责教育宣传,很多时候从稿件、到摄影、到审核都是我亲自完成。

这是2017年的跨年之夜,我和学校公众号的编辑吴丹老师是这样度过的——她生着病打完点滴已是深夜,她说不让今年的事推到明年,一定要在零点前发出来。就这样,你来我去,当新年钟声响起,我们意外地发现,这是公众号开通半学期以来第的第100期微信。多么惊喜的新年礼物,多么百分百完美的注定,我们隔着屏幕互道祝福,热泪盈眶。而这样的不眠之夜,又何尝只是这一个呢?

那个新年,我发朋友圈——【纪念微信100期】一个校园,两大学部,立三风校训,经四五个月,组六人团队,创七大栏目,八仙过海显风采,情谊久久难忘怀,十分感动,百般感慨,千辛万苦是浮云,只道万事开头难,待来年,一起再出发。

天上的星辰不会忘记你熬过的夜,清晨的朝阳不会吝啬给你的温暖,就像祖国不会忘记了不起的“西迁人”。这个新年,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告诉我们: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31008194557509-10-a5e97.jpg_scale.jpg

三、北上

2020年5月26日,是我到青年路小学履新的第一天。

在校长行列,我还是一名新兵。而前一天晚上召开的全县脱贫攻坚大会,我已经代表青年路小学做了表态发言,星夜赴任。

洋县青年路小学位于县城青年北路, 1998年3月建校,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二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首届最美校园”“ 陕西省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优秀学校”“陕西省校园文化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前任校长路秀兰更是我师傅楷模和领航人,特级教师、陕西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她的带领之下,如何继承并发展好“和美文化”,接好这枚闪亮的接力棒,成为我日思夜想的问题。

洋县是朱鹮的故乡,人与鸟的和谐相处才使世界上濒危的鸟类在此生存,加之学校背后就是万亩梨园,油菜花海,景美、人美,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学校以此为校园文化背景色,以“和”为文化基调,打造学校文化体系,努力创设学校管理和顺、教师竞争和勉、师生关系和爱、校园氛围和谐、学生和而不同的文化之境;坚持以“和美育人,多彩发展”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和相应,美相随”的校园文化。

“和”有“和睦、和谐”之意;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吗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展现了汉字“和”的演变过程,惊艳了全世界。在浩瀚如烟的汉字中,“和”字虽然结构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庄子在《庄子·天道》中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自古以来,“和”就被看作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和而不同”保持和谐友善的态度这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教人使人之时,最好能“色尚和善”,人与人之间若想相处融洽,就必须“以和为贵”。

“美”有美丽、美好、完美之意。我们将五讲四美,那四美,那就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在一所学校,就是美言、美行、美心、美智、美景、美德、美誉。

入校第一周,我深入学校各班、各处室以及辖区的三所村小以及八所幼儿园,开始我的履职之路。一切陌生从头开始,用心感受、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脚步丈量。第一次教师大会上,我便以“青小一周行与思”为题,用叙事的方式,图文结合,把一周所看所听所感所思表达了出来,与我的新同事交流,亦然圈粉。

20231008201844598-46-83e3d.jpg_scale.jpg

“和”指教育的追求,“美”指教育的品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很快的对校园文化进行梳理,对应确定了一下八大内涵:

1.政通人和、向善唯美的“和美理念文化”;

2.和而不同、至善至美的“和美管理文化”;

3.和悦多彩、特色鲜明的“和美课程文化”;

4.和爱润生、艺精德美的“和美教师文化”;

5.和乐共进、求真尚美的“和美学生文化”; 

6.自主探究、和谐高效的“和美课堂文化”;

7.团队合作、阳光健康的“和美行为文化”;

8.和谐舒心、尚美求实的“和美环境文化”;

开学半学期以来,我们在此文化框架下,评选出如下的八大奖项——和美教师、和美学子、和美社团、和美课例、和美团队、和美班级、和美学子、和美家长。作为我校“和美文化”的成果,愿我们的学子伴随“和谐境界,贵在恒远求索;美好心灵,始于点滴求真”来憧憬未来圆梦幸福。

初到学校,也有人质疑,她这么年轻,可以吗?没有正职校长的经历,城区大校她拿得下来吗?一个弱女子能不能办好一所好学校?一度,连我自己都在自我怀疑,畏难焦虑。可是,我总是记起我的人生第一次公开课留下的感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特别准备得特别充分的人。

以和美治校、和美明德、和美健体、和美益智。仅仅半学期,我们就成功举办了校园四节、首届毕业典礼、致敬少代会、创新智慧节、学科课程开发、班本课程实践。通过全国未成年教育示范校、市级普法先进单位复验、316第三轮评估、陕西省红领巾大队评选等各种活动,社会好评又一次,激发了我创业干事的激情。

20231008194752777-69-64929.JPG_scale.jpg

洋州三校拔地而起,鹮乡教育日新月异。从二十多岁风华正茂到年入不惑,我心依旧,从西迁、到南搬、到东进,秉承初心,脚不停息,我习惯了在不断奔走中享受创业的幸福,我也向往着不再年轻的岁月能一次次被理想信念激发着热情。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学校强,为了履行好一个“名师”的引领职责,为了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又一次将对自己的“狠”劲发挥到了极致。我带语文课、上示范课、做讲座、带徒弟、组教研,并且很快把新学校的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学科教研与省级工作坊、工作室链接,打造着属于洋县这个偏远地域的教研大联盟,各项工作飞速发展。

四、圆梦

是的,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它是用奋斗的汗水来浇灌。

2017年我荣获首届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2019年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全国64位候选人都堪称育人典范、师德标兵。他们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如中科院院士王越、钟万勰;有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做了一辈子公益的上海宋庆龄学校封莉荣校长;有36年架起乡村教师与美好世界桥梁的美术老师朱永;有大学毕业放弃大都市生活回到西藏牧区13年如一日的最美藏族女教师拉姆;有最年轻的八零后,1988年的革命老区特岗教师王雷蕾……与他们同行,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师德的洗礼,每位榜样身上的故事,让我既感动又敬佩。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特殊道德的生活方式,就选择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行业标准。

20231008192846778-67-00349.jpg_scale.jpg

这些年,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省内多所名校或私立学校对我抛出了诱人的橄榄枝,被我一次次婉言谢绝;市县内一些培训机构多次高薪邀请去讲课,都被我严词拒绝。我的同学有的到大城市任教,有的改行去了清闲部门,有的摇身一变成为生意人。面对这些我不曾动心,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是鹮乡的青山绿水滋养了我,是我亲爱的孩子和讲台成就了我,我扛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循师道,守党性,念初心,扎根鹮乡,爱我所爱,我无怨无悔!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功的背后总有无尽的付出和不为人知的辛酸,我也曾不堪重负突然病倒奋力与病魔抗争;我也曾因为工作忙碌疏忽自己的孩子而被家人抱怨;我也曾因为抽不出时间几个月未曾看望乡下父母而心怀愧……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就五味杂陈。可是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对我说:“教书育人,坚持做你自己!”山沟启航的梦想对我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成千上万我教过的孩子对我说:“您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

20231008193446425-86-503f0.jpg_scale.jpg

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嘉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现在,我成为洋县青年路小学的校长,但我依然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使命担当,犹如号角,让我年入不惑再重新起航!我将坚守在家乡洋县并不富裕的土地上,以领跑姿态且歌且行,且行且思。三尺讲台将是我最挚爱、最豪迈的事业,是我最浪漫、最钟情的诗和远方。

作者单位:汉中市洋县青年路小学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