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视域下的高三思想政治考后反思有效性探究
作者:齐冬妹
发布时间:2023-10-06 12:34:07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摘要】高三考生思想政治课考后反思分析基本处于“惯性”、“经验”状态,导致考后反思往往流于形式,效果甚微。运用哲学思维明确反思方向,运用“二八法则”剖析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把握四个维度做到“四个学会”。大量实践反馈和学生成绩数据佐证探究的可行性,学生养成了用科学方法考后反思的习惯,提升了综合素质,助推高考复习备考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能力培养 高三思想政治 考后反思 有效性
高三思想政治各类考试承担诊断学习和诊断教学的任务,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考试、轻评析,重成绩、轻反思,提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效性要求考后及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反思。考后反思有效性涉及教与学的各个层面,笔者立足学生发展视域,进行高三思想政治考后反思有效性探究,大量实践反馈和学生成绩数据佐证探究的可行性。
一、运用哲学思维,明确反思方向
哲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思维的表现和成果,是一切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运用哲学反思思维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进行深刻反思,不仅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为学生学好课程提供有利指导,促进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的建构,更为高考复习备考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立场。
高三考生普遍存在考前焦虑、考后颓废、优秀学生综合征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无法继续学习。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引导学生正视考试、正确反思、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责无旁贷。让考生学会运用哲学思维进行有效反思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正视不足,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作用。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高三的日清、周考、月结、模考、滚动考、联盟考、期中、期末等各类考试不断诊断教情和学情,有效的考后反思才能让每次考试都成为“助跑器”。
二、运用二八法则,解决八对矛盾
高考是多学科整体能力考核,表面看来很多考生拿不下20%的大题,但实际这20%大题对你的高考影响却是80%,这是拉开成绩差距的关键20%。”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考后反思我们会发现,高三学生学习状态20%的差异最终会影响高考80%的成绩。盘点高三考生学习涉及的各种因素,笔者总结出“八力”和“八对矛盾”。
1.上课专注力,聚精会神VS胡思乱想;
2.作业完成力,有条不紊VS手忙脚乱;
3.自我反思力,熟读精思VS不闻不问;
4.计划统筹力,谋篇布局VS临时起意;
5.总结透彻力,鞭辟入里VS隔靴搔痒;
6.时间投入力,争分夺秒VS磨磨唧唧;
7.师生配合力,不折不扣VS七折八扣;
8.整改执行力,良师益友VS避之不及。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分析法是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在考后反思中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二八法则”反思,笔者立足学情借助“反思单”这一载体,针对不同诉求设计不同类型,全年级的宏观共性问题反思单、班级的中观层面反思单、学生的微观个性反思单。学生的个性反思单引导学生直面自己,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剖析自己,找准症结,为对症下药做好诊断。⑤
三、把握四个维度,实现四个学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范畴体系,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提高复习备考效率是题中之义。
(一)感谢错题,学会感恩悟温度
错题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考生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对错题的态度要么无视要么过度重视,两种极端的方式都不利于有效反思。引导学生感谢错题,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思想政治课的温度,在春风化雨中学会感恩。感谢每一次遇到的错题,因为她没有出现在高考考场上;感谢她的出现引发的思考,每一个错题都是一次提分的机会。
(二)剖析错因,学会揣摩悟深度
考试做对题目的理由只有一个:学会了,做错的原因却有千万个。对学生的试卷做归因分析,错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知识性错题。高三一轮复习备考要求学生能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厘清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对细节准确把握,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法要深入明确。从“精准”的要求出发,考试中并不存在“粗心大意”,所有的“粗心大意”都是因为对知识掌握的不精准。
2.方法性错题。高三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投入时长远远大于班级平均值,基本功扎实,甚至有人对课本页码和段落一清二楚,但是考试收成微薄,所谓“事倍功半”者也。高中思想政治考题中选择题的排错、排异;非选择题的辨析、意义、建议、措施、体现、原因、方案、标语等考试类型和解读信息、找出关键词、回归教材、整合建构等答题方法都不掌握,效率就会很低。
3.情绪性错题。复习备考的压力会使很多孩子变成“情绪型”选手,多种因素导致不同学生带着不同情绪走向考场,考试成绩“过山车”状态就会屡见不鲜。这样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心静如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
4.规范性错题。学习有法,具体到每个孩子又学无定法,思维差异使不同孩子有不同的策略和风格。从易到难,从熟悉到陌生是基本的答题顺序,一二卷时间4:6或5:5分配,审题书写三七开,慢审快写;认真思考,规范呈现;段落序号,解题步骤,工整书写,适当留白。规范成自然,这个自然不是“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需要引导学生在复习备考中仔细体会、长期习练、精准把握。
(三)计算成本,学会止损悟效度
有效的考后反思单说两项成本,一是时间投入与产出。二是本次考试成功(或失利)与今后付出的关系要厘清,考试成功后的“胜利者效应”会激励学生实现强者恒强,反之则会出现弱者恒弱的窘境。高考复习备考阶段的马太效应会让学生在若干次考试后出现两极分化,不及时止损将影响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和班级平均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班级复习士气,产生“再而衰三而竭”的不良走向。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太效应”不仅影响自己,甚至影响下一代、下两代人的巨大影响力,高考状元几乎都出自高知家庭是现在不争的事实。
(四)强化优势,学会自信悟力度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高考是六门功课的综合,门门优秀者不是没有但属稀缺资源。大多数孩子都有弱科,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剖析,挖掘比较优势是提高考后反思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清醒分析自己优势和不足,放大优势,补齐短板。
高三思想政治课是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人生必修课,也是高考至关重要的科目。在“拔节孕穗期”的紧要关头,青少年要踏踏实实地学好这门营养课,增强免疫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学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主人,考后反思惟有尊重复习备考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在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稳定有序的备考环境、灵活多样的课堂样态中努力才能真正落实“以考促学”,实现复习备考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龙时.哲学反思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3).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阙奋.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助跑器.[J].上海教育,2007(23).
[4]人民日报社论.正视问题的自觉 刀刃向内的勇气.[N].人民日报,2019.7.11.
[5]维弗雷多·帕累托.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许庆胜译.[M].意大利.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3.
[6]刘永振.对系统和要素的哲学思考.[J].中州学刊,2021(6).
[7]朱煜.马太效应.[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6.
[8]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作者单位:陕西省子长市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