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在乡村的田埂上绽放
——记陕西省中小学乡村首席教师齐冬妹
发布时间:2023-10-06 12:23:15
我们是蒲公英,朝气蓬勃,勇敢自信,温柔坚定;在祖国西部诗意地栖居,守望陕西教育的美好。这是陕西省高中政治名师齐冬妹工作室的发展愿景,这也是陕西省中小学乡村首席教师齐冬妹老师的教育梦想。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齐冬妹的座右铭,也是扎根陕北教育沃土30年的一名党员教师的职业追求。2020年,她被光荣地评选为陕西省中西部中小学乡村首席教师,这是她众多荣誉中的一个,却是她最为珍惜的一个。两年时光荏苒,她和全省其他优秀的乡村中小学教师深度参与、亲眼见证这场乡村教育变革。
春天:播撒信仰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说: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讲好新时代思政课,要有信仰;做好首席教师,更要有信仰。相比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扎堆”,乡村教育资源常常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期待更多热爱乡村教育、甘愿扎根农村的优秀人才留下来。30年来,她如蒲公英的种子,始终坚守高中政治课堂,悄悄演绎着平凡,默默释放着倔强。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中,她成长为乡村首席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有人说:她手握迈进大城市名校的“敲门砖”,也有很多学校向她抛来橄榄枝,坚守和逃离的纠结面前,她用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去做选择,她用奋力奔跑、默默耕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她是孩子们的“齐妈妈”,也是同仁们的知心人;她是“十佳青年”,也是“学用标兵”。她坚信:信仰的种子带着希望,落到哪里,就能在哪里发芽,生根开花。
夏天:绽放教育的美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她的家乡是英雄城市子长,是一座融入历史文化的红色之城,也是一座宜居、幸福的绿色之城。近年来子长市努力打造延安北部副中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这都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村要振兴,教育当先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稳步提高已经成为子长市教育发展的靓丽名片。
乡村首席教师,岗位在乡村,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的重任;乡村首席教师,使命是引领,需要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来担当。她牢记乡村首席教师的初心和使命,用过硬的专业本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两年来,她立足校情、教情和学情,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摸索出“情知互助教学理念”,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并在全校推行,助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她主持申报的《乡村高中情知互助教学理念应用策略研究》课题被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立项,确定为十四五省级规划课题,她带领课题团队正在积极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打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攀升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她每个学期都要带领团队走进各个乡镇中学,李家岔镇、马家砭镇、杨家园则镇、安定镇、齐家湾、刘家沟、后桥……亲自授课,让农村孩子们眼中的亮光更加熠熠生辉;亲自培训,让农村教师们青春的脸庞更加蓬勃昂扬。示范和培训让一批年轻的教师成长起来,贾亮亮、张鹏丽、章瑶、贾文文、白雪迎……学校教学能手、县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省级思政教学能手……陕西省三级三类骨干体系的大厦中多了更多子长市基础教育的坚强石子,这些新生的蒲公英种子在广袤的陕北沃野茁壮成长、美丽绽放。
秋天:收获丰收的硕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的最终落脚点是在工作室,它像杠杆一样,方法得当,就可以撬动乡村首席教师激发创新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两年来,她成长为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政治专委会委员、陕西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子长市政治教学人才工作站主持人,工作室成为三尺讲台外的另一个成长平台。她把工作室取名为“蒲公英”,希望每个成员都能成为坚韧自信的蒲公英,有风就能飞舞,有光就能远行。“共学共研共享共进”是工作室的发展理念,工作室吸收了以乡村教师为主、来自全省不同地市、不同学校的50多名优秀老师,辐射带动20所学校发展。
为了更好地成为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的她高位谋划、统筹安排,坚持每月一次的共学共研,定主题、时间、地点、人员,积极适应疫情防控的影响,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活动。创办公众号、同课异构、微课大赛、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共读一本书、好书分享、赛教磨课、讲题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工作室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工作室为基础,她积极引领乡村学校打造教师发展联盟、乡镇学科教研组,组织参加“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系列活动、高考系列讲座、义务教育新课标公益讲座……12期共学共研、350期公众号、单期最高6000人的转发量、累计10余万的阅读量让工作室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成长平台。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乡村教育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冬天:积蓄成长的力量
蒲公英很平凡,它没有桃李的花朵娇艳,也没有玫瑰,月季的芬芳,但它传播者春天的气息。蒲公英能够成为春的使者,是因为她在冬天不断积蓄力量,不断扎根泥土,汲取养分,才能在春回大地之时从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尽情释放生命的光彩。陕北的冬天是漫长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宁缺毋滥是设立首席教师岗位的应有之义,乡村首席教师遴选标准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绩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与城区相比,乡村优秀教师数量不足,符合条件的教师不多。为了让更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活、干劲大,在教学上有很多创新想法的年轻老师走入首席教师的行列,她在自己的课堂上、培训讲座中、担任评委工作等众多场合最多分享的观点就是学习,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主题词,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自己的事情,需要我们发挥自身的内驱力。她是个争分夺秒把握学习机会的人,既能仰望星空,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将生动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的思政理论课相结合,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引领年轻教师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她的脚踏实地从一学期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上百节的听课笔记、每一节精彩的教学设计、每一次细致的辅导交流中徐徐展开。
《首席教师》的作者郑杰老师用“教育新姿态:平等中的首席”来阐述首席教师,要成长为专业成长中的“首席”、团队建设中的“首席”、校本研修中的“首席”,唯有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努力诠释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教育之路上走得更深远更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