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担负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思政课要落地有效必须坚持“大思政课”理念。“大思政课”之“大”从理论上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大使命,构建纵横贯联的大课程,依托互联互动的大课堂;在实践中要具备贯通古今中外的大视野,打造专兼结合的大师资,拓展丰富多样的大资源,优化群力群策的大机制。

在举国上下兴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高中思政课堂融入二十大精神是应有之义。多措并举,春风化雨,让二十大精神如和煦春风照进高中思政课堂,让二十大精神似鲜亮火炬指引青年学子前行道路。

一.课堂前置,书山问“道”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但因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认识问题往往不够深刻,处理问题难免顾此失彼。为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内化核心素养,笔者在二十大召开后为学生每人印制一份报告作为学习资料,长期坚持的师生共学习惯从打开“前置功能”入手。课前,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课标要求,分组布置阅读任务,四个小组分别完成的阅读计划为:

一、二组任务:仔细阅读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关内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点并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展示PPT并在课前展示。

三、四组任务:查找《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关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等的相关规定,摘录并在班级内分享。

“前置功能”一般需要在上课前一周打开,我校为封闭式管理,学生校内查找资料需要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周末回家可以借助手机查找。经过一周的准备,四个小组都收获颇丰。

一、二小组将二十大报告原文进行摘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既传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借助PPT模板制作了《二十大报告我来读》的课件在课前展示,生动的PPT直观形象地将二十大报告内容呈现,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中实现了读原文、悟原理。

三、四小组通过查找资料、互动交流后将学习所得在班级门口的“智慧班牌”滚动播放。明确《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总章程,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学生的“前置功能”运行良好,老师更要发挥引领作用,客观中肯评价是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一环。针对学生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中存在的学习深度不足的实际,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初步的哲学思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二十大报告与教材内容的融合点提出新思路,做到了将二十大报告入脑、入心。

二.课堂互动,议题研“道”

《新课标》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思想政治教学议题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并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

议题式教学要以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中具有开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综合性、系列性的探究话题为抓手,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为支撑和主线,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上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思政思维能力,内化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设计理念要求议题设计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课在议题设计中基于本地发展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入手,设计的总议题为“家乡巨变颂党恩,坚定信念跟党走”。五个子议题分别为:

1.从二十大报告看我的家乡生活新图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从二十大代表热议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党的执政理念决定的;

3.从家乡土地的分分合合看土地制度的变革——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4.从千沟万壑到满眼绿色看家乡巨变——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四大法宝;

5.从大学生村官到网红书记看共产党员在乡村振兴新画卷中的作用——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

针对议题,学生从身边的变化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入手,结合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延安之行”进行积极互动探究,将总书记对“圣地延安”和延川梁家河的深厚感情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相融合。学生在展示中谈到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也树立了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理想理念,这是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

学生以自己的亲人在家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担任“第一书记”为例,分享朴实无华的共产党员奋战在一线的感人事迹,为家乡的山地苹果、水晶酥梨、阳光玫瑰葡萄、安定手工挂面直播带货时从直播小白到网红书记的生动故事,深化了对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认识,通过自己亲人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自己上大学后就要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决心。

三、课堂延伸,平台载“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高中思政课要保持课程本色同时要敢于创新属于本地、本校味道独特的思政大餐,作为陕西延安的一所普通县区高中,思政课就要立足课堂,扎根乡土,保持教育本色,上出子长味、延安味。

笔者的家乡子长市因为革命英雄谢子长闻名遐迩,素有“将军县”之美誉。家乡有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展望今朝,陕西省最年轻的县级市不断焕发生机,“君到子长、幸福绵长”让家乡人民为之自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课中从家乡的巨变入手感受脱贫攻坚的成果、体会乡村振兴的蓬勃,家乡的素材让学生可感、可知、可谈、可思,教学效果极佳。在指导思政社团活动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家乡实际,以“发掘县域旅游资源助力子长经济发展”为议题参加“陕西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荣获杰出提案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信心。

“圣地延安”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而享誉中外,“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开设的总书记在延安、延安精神、延安模范、百灵延安等栏目让圣地延安独特的风貌让黄土地的浑厚和红色基因的血脉代代相传。借助平台上的资源,我指导学生进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活动,观看总书记“延安之行”系列视频,充分利用周末时间阅读,撰写心得体会,举行读书分享会。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调研、自主展示的学习中,为理想奋斗、磨砺中成长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同学们。

周末,师生在云端相见,充分利用网络开辟了二十大精神主题讨论专区。曹咪咪同学说:“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始终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总结百年党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高世豪同学说:“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重点是充实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修改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上的新成果,蕴含着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高中思政课的“源头活水”在生活,在大地、在人民,唯有立足课堂、立足学情、扎根乡土,思政课才能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提升学科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省子长中学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