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纽带,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流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而一流的教学要以一流的专业作为支撑。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学管理都要依托本科专业来开展,事实上专业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一、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个合格专业的基本标志是具有符合社会需求的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稳定的师资队伍、完备的实验实践基地、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学生修完全部课程,达到质量标准,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授予相应的学位,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并能获得较好的社会就业机会。专业建设则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和开展。

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联系。一方面,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知识体系支撑,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和学科专业分化与融合的可能性,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比如,西大考古学学科在国内最早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以考古学研究为价值的认知体系、以文物保护技术为价值的保护体系和以文化遗产管理为价值的传承体系,引领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同时学科成果也很好地反哺了本科人才培养,产生了一批名师、名课、名教材,对于学科建设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考古学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相关专业全部进入全国前10,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了协同发展。

二、专业建设的总体现状

21世纪以来,学校被批准为自主设置本科专业试点院校,经过20余年专业的调整和发展,学校本科专业从2002年的66个增长至88个。其中,累计新设本科专业30个,撤销本科专业9个。总体来看,学校本科专业体系具有整体分布均衡、基础优势明显、结构相对稳定等突出特点。

一是本科专业体系分布均衡。目前,学校现有8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艺、医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文科类36个、理工类42个、艺术学类8个、医学类2个,文理专业比例协调,基础与应用并重,专业布局基本均衡。同时,有54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相关专业占学校可申报专业总数的近70%。

二是基础学科专业优势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先后获批了7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数量在全国并列第10位。为凸显基地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学校把基地专业作为“特区”,制定了“优先发展、整体规划、大胆创新、严格管理、保质高效、示范辐射”的基地建设思路,对基地建设优先支持,基地人才培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加强基础,备足后劲,创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等10余项基地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所有基地相关学科均居于全国前30%,4个基地相关学科位列全国前十。2018年,教育部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拔尖计划2.0,西北大学地质学、经济学、化学3个基地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29位,陕西省第2位,全国省属高校首位。

三是专业整体结构相对稳定。学校创办早期,就设有中文、外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法律、政治、经济、商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建设随着学校发展一起成长。很多专业延续至今,也拥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群,同时这些传统专业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与学校“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相映生辉。同时,学校专业数量的调整与社会的变革联系紧密。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不断完善专业体系,专业数量一直稳定在60个左右;从1999年国家推行高校扩招到2012年,经过十余年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学校的本科专业数量发展到75个左右。近十年,在经历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和复办医学专业后,专业数量稳定在85到88个之间。

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步入普及化阶段,国家教育战略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面向新时代的新兴专业数量不足、与学科相匹配的专业集群不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竞争力不强、基础拔尖人才专业培养能力有所弱化的一些不足也有所显现。

三、专业建设的发展路径

结合学校专业的发展脉络和总体现状,我们意识到,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性工程,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关系到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面向新时代,如何聚焦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西北大学特色的高质量创新人才是我们亟待破解的命题。

一是面向未来,重构专业体系。从一流大学的专业建设经验来看,大学的本科专业体系应该是有内涵、有特色、有优势、有质量的。作为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些方面要继续固化保持。当前的重点是要重构本科专业体系,这需要面向未来10年—20年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战略目标定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长期做下去才有成效。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体系,要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专业历史与传承创新之间的共生关系。本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也要充分兼顾专业团队的发展意愿,通过守正创新形成共识性的专业建设方向。二是处理好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使专业和学科建设形成相应的支撑,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三是处理好专业数量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本科专业并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也不是越宽越好,越少越好。根本的遵循还是要面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出发,布局形成凸显综合性大学特色、布局较为适度、竞争发展态势良好的专业规模。现阶段的重点是要围绕“四新”建设,进行本科专业的升级迭代。

二是保持定力,抓好基础专业。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之所需,也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和“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是要锻造形成未来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重在塑造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系统思维的能力,通过一流学术人才培养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层面,坚持把基地作为“特区”优先发展。从招生机制安排、教学师资配备、教学条件支持等方面加大投入与倾斜,鼓励“拔尖计划”基地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先试先行、引领示范。院系层面,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进行积极探索。特别是要充分借鉴吸收现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成熟经验,促进“三化三制”与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的深化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力争实现重大突破与原始创新。学校坚持“一基地一政策”,充分尊重基地学科专业特色,夯实拔尖基地的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投入与努力,新时期的拔尖基地一定会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最靓丽的“名片”。

三是注重交叉,提升专业内涵。作为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开展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和“四新”建设的先天优势,这也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基础。首先,加快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专业布局,整合传统学科专业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四新”背景下的专业建设,积极回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增长。比如,“智能科学”专业涉及“计算机、数学、生物”等学科,“碳中和”专业涉及“地质、化学、化工”等学科,必须强化院系间的整体统筹,发挥学校专业的集团优势。其次,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在满足专业教学前提下,为学生设计具有融通性的交叉学科课程,使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广阔视野。同时,充分借助教育数字化契机,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专项试点工作单位,围绕课程认定的准入标准与流程、不同课程学习模式的评价标准、模块化的学分认定模式,探索并形成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建立相关制度,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最后,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机制。通过本科专业准出阶段后“专业多元培养+研究生阶段先修课程”的培养模式,实现“本—硕—博”课程一体化,高年级本科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实现连贯性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事情,要心怀“国之大者”,做“顶天”的事业;坚持“久久为功”,做“立地”的工作,打好专业底色,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育新时代高质量创新人才。

本文系西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综合性大学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项目编号:XM0521180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