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浅谈学校发展
作者:魏改芳
发布时间:2023-09-25 23:04:58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2020“爱你爱你”。当充满爱意的庚子鼠年来临之时,我们却遭受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居家防护、面戴口罩、消毒测温……一切变得不同寻常。防疫储备紧锣密鼓,线上教学如火如荼,,我们在履行合阳教育人主体责任的同时关注更多的是疫情,谈论更多的是生命,温暖更多的是伟大的祖国,是逆行者的家国情怀!可以说2020开启了不同寻常的模式,也催生教育改革的步伐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面向未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尽好教育主体责任?在尽职的过程中教育的最大增值点在哪儿?下面我从四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想法:
维度一:课程建设
课程是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是融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为一体的,教师、学生、环境诸多要素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有人称他为“教育基因图谱”。可以说课程的建设承担着育人的载体,回答着一个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所学校要进行三级课程建设: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精品教育的引领下,我们合阳的每一位校长都在结合各校的办学理念探索性的进行课程建设。这里我带来了我们学校结合成长目标设置的四行课程:“君子行善”“君子行礼”“君子行学”“君子行艺”。(课程建设图谱)“行善”“ 行礼”课程群旨在打亮孩子的精神底色 “行学”“行艺”课程则在全面落实国家基础课程基础上设置特色课程,让孩子学的更丰富情趣更广泛。从设置上我们的愿景很美好,课程设置很丰盈,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有诸多落地的无奈和现实的骨感。时间、教材、师资、家长的认可度、教师的执行力、评价的唯成绩论……诸多元素影响着课程的全面落实。理想与现实的冲击是我对课程建设有所彷徨。可当2020按下暂停键,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教育应该给予孩子的更重要的是什么?疫情、逆行抗疫告诉了我们好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淬炼和反省出“立德育人”教育的精髓。可以说这场疫情阻击战,对于孩子的“核心素养”,就是一本成长的书。在这本书里,可以读出善良的力量、平凡的力量;可以读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观念;可以读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家内心暖,有国格局大。战“疫”对于学生来说,是铭记一生的特殊经历,在这漫漫的抗疫历程中充满着爱的凝练、善的集结!这些--不是教科书上所能给予的。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抓住疫情教育契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家国情怀课程、学科素养课程、多彩之春读写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生命少年家国信、从小学先锋、抗疫之声、书画集锦、直播心语、线上加油站、星空广播、主题升旗、云班会、眼保健操展示、线上趣味运动会……课程内容健康丰富,当看到孩子阳光自信的笑脸时,我更坚信了课程建设之路。这里我带来了王彬武处长《课程建设的意蕴》一文开头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课程观念的巨大变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我们不再局限于课程即学科的理解,而是对课程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理想、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融入学生的生命发展,以及如何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着深入思考和不懈追求。”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为了孩子,让我们力排万难行走在为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建设征程中。
维度二:师资队伍
如果说课程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营养菜单,那么教师就是能烹会炒的营养大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只有抓住了师资队伍建设才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推出“行在立德、行在业精、行在艺美”教师成长体系(成长体系图谱)。但怎样做更能发挥教师的主体责任呢?除了尊重信任的人文关怀、管理监督的刚性制度,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为岗择人,适者上岗,厘清责任,团队共进。我们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五级空间站:即青优、市优、省优、名师、专家五级。青优教师练技能,市优教师重执教,省优教师研风格,名师教师带团队,专家教师出成果,锻造一支创新型教师“专业共修体”。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组建了校本教材研发团队、语文主题学习团队、网络课程录制团队,以此为整体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就最近的线上教学来说,我们有管理团队:校长、学段校长、年级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有教学团队:教师发展中心、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学校出台《城关第二小线上教学管理要求》《城关第二小教师线上教学工作纪律(十要求)》《城关第二小学教师线上教学业务能力要求》《城关第二小学线上教学指南》等,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教师发展中心积极为教师寻找最适合学生的平台和线上资源,选择质量最优、效果最佳的授课方案,积极转变新学期教育管理新模式,为线上教学聚力;各备课教师团队围绕“空中课堂”共同备课,为最优教学资源发力;各班主任引导学生提前制定居家学习计划,预习掌握重点内容,熟练使用学习平台,为直播平台助力。我们进行授课教师个人日小结、备课组长日反馈、包级领导周总结,教师发展中心周调研的汇报制度,每周教师与教师之间开展“云之端”线上备课听课活动,真正做到了教学进度、线上研修、监测反馈、宣传学习四同步。在教学管理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动力军”,我们为青年教师搭梯子;中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我们为中坚力量搭台子;老教师则献对策出点子,人人扛起责任大旗,事事厘清主体责任,学校工作便风生水起。
维度三:自主教育
这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的第二个方面是自主发展。要实现自主发展必须强化自主教育。自主教育是强调充分发挥生命个体发展性和主体性的教育,以自知为基础,以自律为机制,以自强为目标的。而新课改就是要生发出孩子成长的自主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课改要成功就要抓住自主教育这一牛鼻子。我们学校是课改实验校,基于“行”文化理念我们推出出“三阶五步六力”课堂模式。从年级组、学科组到班级已经形成了各自团队文化,并成立了学习小组,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更彰显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提出时空发生变化,成长文化和成长精神不能变!我们致力于学生与班级、学生与小组横向的自主学习文化的营造。网课强调“线上班级学习”,强化班级主流价值观、团队协作,强化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学生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很好的发挥“行”文化作用,结合app小程序+小组监督让自主管理由平面转向立体,做到居家自主学习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学习策略上的“会学”,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实现了教师主导的管理样态与学生主体的学习样态的完美融合。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自主教育的实施和破解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大增值点。
维度四:信息技术
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场,必然被要求与教育信息化2.0同步进化,以新的架构与形态,对接新时代的新教育。我们学校是信息技术示范校。信息技术的使用率达到了100%.疫情期间,信息技术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她的魅力。老师们开展多元混合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希沃、腾讯会议、微信、QQ等软件将课程资源立体呈现,学生课堂展示“信手拈来”,学习任务分层推送,学习过程自然留痕,学习结果清晰呈现。线上教学开启2天后,我校98%的教师熟练使用学习平台进行直播课堂。一周后95%的教师掌握了知识胶囊、录屏软件的使用功能。40多节优质教学视频涵盖了语、数、英、术7个学科,为湖北教育一线自己录制提供资源。未来已来,如何乘着线上教学的东风迅速加快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建设?如何做到居家学习与学校学习的无缝对接,做到线上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完美融合?如何建立教学资源的“ICT系统”……这已成为我们当下探索的课题。信息技术以设备为支撑。整合资源加大投资加快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我努力的方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2020年是教育的拐点,也是对所有教育人的挑战,没有演练、没有磨合、没有准备;2020年是学校发展的助力点,必将催生一批学校的发展。面对2020年的挑战,我想说教育是塑造未来的事业,今天的教育状况也预示着未来的社会样态。如果我们对明天还有美好的期许,就应该让今天的教育发生一些变化,哪怕这种变化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甚至微不足道,但只要眼望着前方,向着地平线实质性地迈出一步,那么,这样的行动就必然获得历史的意义。
作者单位: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