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
——渭南市新时代高效课堂建设交流会暨语文主题学习展示活动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作者:魏改芳
发布时间:2023-09-25 23:00:49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记得董卿曾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诗经遇上合阳,有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万顷芦荡青纱摇曳,诗经合阳遇见语文主题学习,语文学习继而变得厚重、纯粹、高效而诗意。语文主题学习进入我校已有两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改进,在改进中收获,形成符合我校校情的语文主题教学模式,下面我从三个版块与大家交流。
遇见•思考
2017年9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2018年教育部公布:从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提出提高语文考试的难度和广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2019年,全国统编教材启用,新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面对新时代课改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已是我们教育者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而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90%停留在课本上,老师按照教材顺序一课一课地教,一篇一篇的学。一学期美好的语文课堂时间只聚焦在一本书几十篇课文上。这样的阅读量是满足不了新课标中小学阶段总阅读量的要求,语文学科素养也不能得到提升。
作为教育人我们如何进行基于大语文观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实现课堂转型,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作用,提升语文素养?诸多引发着我们新的思考。
探索•实践
1、转变学科观念
语文课堂要改,那么怎么改?2018年9月,我县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为我们引进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先进理念,我校作为首批实验学校加入了这支队伍。为了转变全体教师从只教一篇文章到拓展一本书的观念,明确语文主题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我们邀请北京华樾教育研究院中小学课程中心研究员、河南省林州市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会秘书长张贵栓老师、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名师杨波老师、河南省安阳市骨干教师董佩霞等专家为我们做语文主题学习的专题培训。我们在“交给方法”“扩充阅读量”“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三个方面强化培训,让每一位语文老师明晰“语文主题学习”是一套优化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母语课程改革整体解决方案;是以人文主题组文,聚焦语用训练,整合单元课例,拓展同质课例,读写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通过“1+N”的“课内大量阅读”来学习语文。其目的是通过海量阅读,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2、组建科研团队
先进理念植入后,我们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组建以校长为组长的主题学习研发团队,以课程改革研发中心为龙头,将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紧密联结起来,组成教学联动研究共同体。充分发挥“陕西省魏改芳名师工作室”“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魏敏工作坊”“陕西省教学能手马晓红工作室”的作用,集体研磨、先研先行。结合北京华越教育科技研究院语文主题学习四种课型(预习指导课、精度引领课、略读实践课、组文阅读课),有序召开了“群文荟萃化整合”“群策群力促提升”等单元教学专题研讨会,形成了单元主题优化整合学习的基本思路:人文主题组文,聚焦语用训练,整合单元课例,拓展同质课例,读写有机结合。
3、实验教师先行
我们确定实验年级、实验教师,实现“优秀带动”。按照“定量主备---初稿讨论---完善整理----个性修改----教后反思”集体备课五环节,做好单元课例的修改与使用。逐步推出自学展示课、交流互学课、反思推进课、骨干引领课、微型模拟课等系列活动,通过一课五研、微研讨+微展示等环节,引导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语文主题学习拓展阅读材料是老师在践行初期遇到的最大瓶颈。教师整合教材资源耗时费神,且效果不是很满意。为了让课堂变得丰盈厚重,北京华樾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我们引进了语文主题丛书,内容与课本同步,为我们提供了优质资源,让老师们教有所依,学生读有方向,促进了课堂中由一篇文章到一组文章的资源整合,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设想。
4、课题引领驱动
我校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科研指导教学”,融科研与课改一体。为促进语文主题学习,我们以《语文主题教学下的资源整合探索》为主课题,发散研究子课题《语文主题学习下链接阅读方法研究》《故事性文本资源整合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用点教学策略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主题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的策略研究》《同主题下组文阅读选材策略研究》《语文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做到教研同行,不断剖析课堂,深入研究,促进语文主题学习的全面落实。
5、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深度,学习形式决定学习效度。语文主题学习,由单篇走向多篇,实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为学生阅读学习内容提供了必要准备。怎样让课堂落地生根?我们以中国教师报“五步三查”模式探索出结合我校校情的“356博行”课堂教学模式。“3”指学习三阶:课前备学、课中探索、课后延伸;目标三层:基础性目标、拓展性目标、挑战性目标;教学三境:流程的单元多元、知识的效度深度、师生的生命生长。“5”指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步骤。第一步预学先行,旨在定向导学;第二步合学互行,旨在自主探究;第三步展学同行,旨在展示提升;第四步研学潜行,旨在知识迁移;第五步创学践行,旨在学以致用。着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提问力、表达力、合作力、思维力、创新力六大学习能力。加强小组建设,形成合学团队,真正实现由“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读得更乐、读得更深。
6、赛事活动促进
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评优。我们多次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赛课活动,涵盖全员参与的推进课,各级骨干教师参与的提升课,全学区推广的精品课,从备课到上课、从观课到议课,语文主题学习涟漪层层泛起。在合阳县举行的两届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大赛中,我校教师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1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县性的语文教学节活动。2019年9月,在合阳县小学学段素质教育成果展中,我校承担四节示范引领课;2019年12月,我校承担合阳县小学语文主题研修跟岗学习活动,城区各校分别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与了活动。五年级教师作为导师针对参训教师的困惑、疑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答。2020年6月我校承担了合阳县语文主题学习观摩活动,向全县教师展示了10节示范课,为语文教师把大量阅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作了全方位示范,为全县语文教师更好的学习主题学习夯实了基础。
7、博采众长互惠
独行快,众行远。我们与周边县市名师工作室结为联盟,在渭南市华州区城关第一小学、华阴城关小学、富平城关二小开展名师讲坛活动,并多次参与渭南市“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将研究成果《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优化整合”教学智慧》分享到周边县、市,推广到县域内学校。
收获•畅想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自2018年实施主题学习以来,在华樾集团推出的基础课型上依据我校校情、学情,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重构、统整、有效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精读+略读+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设置了12种课型,探索出“1312”单元主题优化整合教学模式。即一个主题、三大版块、十二种课型。一个主题即单元主题;三大版块即“整体感知——阅读提升——整理运用”三个版块;十二种课型即单元导读课、预习指导课、写字指导课、字词过关课、精品阅读课、自主阅读课、读写结合课、链接阅读课、单元整理课、口语交际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
单元导读课: 是在单元学习之初,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奏曲”。
预习指导课:预习指导课打破以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预习模式,着眼于整组课文预习任务的设计和落实,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扫除阅读障碍。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先锋”作用。
写字指导课:通过分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扩大识字量,在识字指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写字技能,促使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
字词过关课:字词过关课是在写字指导课的基础上,为检测、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所设置的课程,通过检测查漏补缺为第二版块的阅读理解扫清障碍。
精品阅读课:是在第一版块整体感知之后对精讲课文的精品细悟。教师以引领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积累、体会表达方法、读写结合训练等教学任务。即是给例子,给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
自主阅读课:自主阅读课是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将与精读课文写法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自读课文整合起来,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中习得的方法去自学,旨在“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读写结合课: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运用,读写结合课是基于学生对本单元课文阅读理解之后,教师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值得借鉴的文本形式要素或写作技法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对选文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带着写作任务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多读多写,重点落实学生模仿写作的课型。
链接阅读课:精品阅读课与自主阅读课的教学起到了学步车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链接阅读。链接阅读课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同主题的一类阅读篇目,进行鉴赏阅读。
单元整理课:是指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对该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整理”的课型,是每学完一单元后必上的“温故而知新”课,也是查漏补缺、综合、提高课。
口语交际课:是融“听”“说”“交际”三部分为一体的听说综合训练形式。依托将单元话题,引导学生运用恰当、准确和规范的口头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传递信息,培养学生倾听与交流的能力。
习作指导课:在语文主题学习中,依据语文要素拟定言语目标,融入阅读教学习得言语方法,结合口语交际尝试言语表达,借助习作训练巩固言语能力。习作指导课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得的表达方式写作,落实单元语用要素。
习作讲评课:在学生习作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发挥讲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深化学生的作文体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各学段课型建议:
三个版块十二种课型相辅相成,但各个年段侧重点各有不同。低年级凸显字、词、句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说话、识字、写字;中年级凸显词和段的教学,重点是段的训练;高年级凸显表达方法,重点是篇的训练。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各学段学习的课型安排、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可以统筹兼顾,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年龄层次以及认知水平确定相应课型进行施教。
语文主题学习在我校已开展两年,我们收获颇丰:
1、单元优化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精读”和“略读”的矛盾,节省了1/2的课内学习时间,供学生海量阅读和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省时高效。
2、单元优化整合采取以精读课文为主轴,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以读带知的良好效果,有效避免就一课教一课的孤立性和思维的单一性,这种思维发散训练不仅活跃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其更好地实现了读写结合,使学生由过去的“学好一篇”过渡到“会这一类”进而“能写此类”。
3、单元优化整合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法,将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拓展等环节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主阅读、教师点拨和积累运用的密切结合,最终实现主题单元教学的总目标。
4、单元优化整合使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内阅读课程化,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老师有了“取舍”的胆量,“疏密有致”的艺术智慧,避免知识讲解的无效重复,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大化。
使学生在原教科书每单元3——4篇课内的阅读量的基础上增加到了10——15篇,让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读得更乐、读得更深,实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学生学习行为得到改变,阳光自信、雅言美行、口吐莲花、精彩频现。
巴蜀小学说教育是做的哲学,我们说,教育是“行”的哲学。我们行走在课改之路上,定会锲而不舍、硅步千里、蓄力成长,践行深度交流、深度研修的语文主题学习课改盛宴,用智慧与行动,让十里荷塘映日飘香,诗经合阳灼灼其华。
作者单位: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