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优化整合”教学智慧
作者:魏改芳
发布时间:2023-09-25 21:49:43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一、现状分析 引发思考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于1978年春,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40年来,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强化这个“例子”,视教材为“圣经”。另一种是弱化这个“例子”,置教材不顾,置编写意图不顾,另起炉灶、越俎代庖。那么对于教材,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又是怎样的呢?
1、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选定教材的实施比例
95%的教师都能围绕教材,就教材中选编的内容进行教学。一学期按20周计算,100节课、100节早读、100节自习,这所有的学习时间我们仅是围绕教材中的30几篇课文进行学习,这样的阅读量不能满足课标中各学段的要求。
2、课文教学流程与编排结构的实施比例
调查发现98%的教师,分析如下:96. 6%的教师缺少单元主题意识,85.2%缺乏整合意识,88. 8%缺乏研发意识,45.4%没有拓展意识,75.8%语用意识淡薄。尽管语文教师都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但“教课文”仍是当下语文课堂的一种常态。
现在我们对教材分析如下:
1、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
2、“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唱响编排理念。第二、要整合单元课例。第三、要拓展同质课例。第四,读写有机结合。“勤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是习作的基础。
二、守正创新 理念探讨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优化整合”的教学理念。
“整合”是指“融合、合成整体、一体化”。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优化。语文学科优化整合要求教师树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以语文教科书为依托,对学习资源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构筑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网络,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三、优化整合 智慧分享
“单元主题优化整合”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选文内容、练习内容、习作内容、活动内容及课外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重构、统整、有效的融合。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并形成三位一体(精读+略读+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体系,从而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了单元主题优化整合学习的基本思路。即一个主题、三大版块、十二种课型。一个主题即单元主题;三大版块即“整体感知——阅读提升——整理运用”三个版块;十二种课型即单元导读课、写字指导课、字词过关课、预习达标课、精品阅读课、自主阅读课、读写结合课、链接阅读课、单元整理课、口语交际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
版块解读
版块一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明确单元学习目标。这一板块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是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第三是从文章中找到精彩语段。整体感知部分我们设计了单元导读课、预习指导课、写字指导课、字词过关课(语用实践课)四种课型。
版块二 阅读提升
阅读提升采用“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整合方式(即对精读课文进行精品细悟——对略读课文采用自主阅读——拓展链接相同主题进行海量阅读)。所谓“精品细悟”,就是深入细致地研读, 教师凭借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自主阅读”即将各单元中的略读课文进行优化整合,采用精读课文所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拓展链接”是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读物开展自主阅读或合作阅读,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对学习方法进行实践提升。我们设置了精品阅读课、自主阅读课、读写结合课、阅读链接课四种课型。
版块三 整理运用
整理运用就是指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对该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整理。目的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版块我们设置了单元整理课、口语交际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四种课型。
四、渐入佳境 携手前行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早就指出:“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所选的教学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1、单元优化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精读”和“略读”的矛盾,节省了3/4的课内学习时间,供学生海量阅读和参加实践活动,省时高效。
2、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拓展等环节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语文学习能力。
3、单元优化整合采取以精读课文为主轴,把读、写、听、说、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所说,以读带知的良好效果,有效避免教学的孤立性和思维的单一性,这种思维发散训练不仅活跃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其更好地认知了阅读对象,使学生由过去的“学好一篇”过渡到“会这一类”并进而“能写此类”。
“单元主题”优化整合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我们坚信,在主题阅读框架下,随着单元优化整合实践的深入,语文学习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熏陶学生形成高尚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奠定学生人生基础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