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在中国由来已久。《说文解字》释为:“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商、周文献中的“士”,是指在政府中担任各种“职事”的人。知识人在古代被称为“士”,而“士”的出现和“道”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正是古代“士”的代表,他临危受命,在保护国土完整的同时,更是直面秦王的盛气凌人,不卑不亢,毫无惧色。他舍身为国、铁肩担道义的勇士形象,使后世对“士”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士”之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正面描写“士”之精神

一是临危受命,孤身迎战。唐雎出使秦国顶着双重的压力,一是弹丸之地的安陵国被强秦“盯”上了。“安陵君其许寡人”,祈使语气中秦王居高临下,以大欺小,气势咄咄,安陵君能不紧张吗?二是“秦王不说”,这短短四个字就已经营造出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二是不卑不亢,机智果敢。在一般人看来,肩负着国家使命的唐雎出使秦国理应诚惶诚恐,小心周旋。然而,唐雎回答秦王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却是“否”,如此断然否定,这得多大的勇气。紧接着用一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反问巧妙地以千里之大暗讽秦王以“五百”易地的幌子,毫不留情地揭穿了秦王借“易地”侵略的阴谋,可谓字字诛心。

三是舍生取义,不辱使命。“天子之怒”确乎可以毁山河,绝人寰。大权在握的秦王自然可以肆意践踏,威逼利诱,为所欲为,然而他却低估了一个“士”的智谋与忠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士之所为,非莽夫之勇,更不是一时之能,他们舍生取义,成就“仁”字。若“士”是枝干,那么“仁”为根,“义”为果。舍生取义,以小我换取大我,是无数“士”为天下苍生、为正义光大而发出的声音。

以上三点是唐雎身上“士”的精神的外显,是正面描写,作者还从侧面烘托了唐雎“士”之精神。

二、侧面烘托“士”之精神

一是秦王对唐雎态度的转变。唐雎的对手是秦王,秦王是一个奸诈狡猾、色厉内荏的霸主,他对唐雎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三个回合的交锋上。第一回合:秦王傲慢无礼,奸诈狡猾,先是当着唐雎的面数落安陵君“不听寡人”,接着通过“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羞辱安陵国之小,最后用“请广于君”假惺惺地表明自己的“善意”。第二回合:秦王恼羞成怒,恐吓藐视。“怫然怒”表现出秦王的不淡定,继而用“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恐吓唐雎,表明自己的帝王身份,还用“以免冠徒跣,亦头抢地尔”表明自己对布衣平民的不在乎。第三回合:色厉内荏,主动示好。“色挠”一词精准刻画出秦王在唐雎舍命相搏、玉石俱焚之下内心的胆怯,“徒以有先生也”主动示好,表示秦王对唐雎的敬佩。在这三个回合中,由“秦王不说”到“秦王怫然怒”,再到“秦王色挠”,从侧面表现出唐雎准确抓住了对手的软肋,最后让秦王彻底败退,这种知微见著的笔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具体可感的“士”。

二是安陵君与秦王的对话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将安陵君与秦王的对话进行对比,“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由此可以看出安陵君何等谦卑,唯恐得罪秦王。安陵君对秦王的毕恭毕敬甚至是惧怕、畏缩,这也烘托了唐雎临危受命的重要性,是为唐雎表现出的“士”之精神做铺垫。

今天,“士”之精神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和民族需要有担当、有能力的“士”肩负起民族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士”之精神呢?

三、如何培养学生“士”之精神

一是利用好阅读课。教师要以课文为抓手,从大单元、大情境的角度探讨“士”之精神,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士”是多面、立体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重要性,他是文士;《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从小志向远大,排除艰难险阻求师读书,是学士;范仲淹一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守卫边疆、忧国忧民的志士。

二是延伸课外阅读。学生从课外读物中也能感受到“士”的精神,如《晏子使楚》中,晏子在楚王的三次羞辱中,用智慧、勇猛及顽强保住了自己和民族的尊严;《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秦晋联手进攻郑国时,以一人之力挽救了郑国的覆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士”,从“士”与“义士”的精神中产生共鸣,从灵魂最深层体会“士”的精神之美。

三是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文史不分家,教师可以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借助历史探讨“士”之精神,将“士”这个群体放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将历史、文学等内容进行融合,以加深学生对“士”之精神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