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153657727-80-ac38d.jpg_scale.jpg

西安文理学院的大礼堂中,关于小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报告正在进行,看着年轻教师们专注且兴奋的神情,作为“过来人”的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周宏,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西安市学科带头人 ,国培专家,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先后被评为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陕西省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工作先进个人等,先后作为省、市级专家参与过多项教师培训,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西北大学附中教科研主任。多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心理辅导等多个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荣获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多篇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先后主持及参与多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其中一项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人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西安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等。

一、相遇

依稀记得那是在2001年春天一个不算晴朗的下午,“小课题”这个名词硬生生地刺入了我的世界。“课题就课题吗,为什么偏偏要叫个小呢?是个头小么?课题再小操作程序也一个都不能少,既然全套都得做,干嘛非要叫个小课题呢?”带着一肚子的狐疑,也带着对当时所谓课题研究范式的一肚子不悦,我勉强地接纳了“小课题”这个不速之客。

要报课题了。报什么好呢?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情,我没有理会上级给出的建议课题,而是将当时萦绕在我脑际的现实问题写成了课题名称的样式: “关于历史教学影响力的调查研究”,一个帽子很大却又只能在很小的落点上加以研究的现实问题。令我吃惊的是这样的题目竟然获得了立项!看来小课题研究与以往的课题研究还真有些不同。后来我才知道,全市与我一同获得立项的小课题竟有2400多项,一个惊人的数字!

二、相知

本来想着肯定要大动一番干戈的立项报告仅被要求填一张简单的制式表格,用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这样短的篇幅!无需劳神,只要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明白就足够了。带着一种窃喜且有几分懈怠地完成了开题报告的写作,同时也手忙脚乱地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说实话,此前也曾开过好几个博客,可是他们都没能逃出被我忘掉用户名和密码的命运。这次开的博客能逃出这个命运吗?

说来也怪,没有了以前做课题时繁复、刻板的要求,小课题反倒成了时时挂心的事。带着从容获得立项及立项报告轻松通过专家审核的畅快,我以从未有过的自在在小课题所构筑的问题空间中纵横穿梭。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从未有过的亲切被我翻了无数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产生式这些原本生僻、刻板的理论术语,在我的不断查考下逐渐显露出了凝练之美。原本平淡无奇的调查问卷设计,由于加入了效度的思考,竟然也让我为了一个措辞、一句表述,反复经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快感……

因为要写博客,于是平日里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积攒材料。开始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博客当论文写,因为要考虑到写出来以后的效果,所以好长时间才能动一次笔,而且每次都要花不少时间。说实话,那时写博客还真是一项苦差事。

后来,市上规定博客要一律在新浪网上开,不想这一改变竟彻底解放了我。从那时起126网站的博客成了我练笔的平台,文字写出来以后,好了就往新浪博客上发,不好的则留着自己玩赏。内心的轻松带来了热情的增长,慢慢地随着一点一点的积累,我对博客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地加深。从一开始强制自己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到后来每日写两句变成了自己的习惯,再到后来两天不写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夜深之时,独自面对电脑,将一天的所思所想静静地写上屏幕,就像与一位老友在倾心面对……写博客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享受。

生活在不经意中变化着。从前由于不常动笔,遇到写文章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为难,每每总是等到最后时刻才硬着头皮写一些官样文字来应付差事。现在因为每天都自然地要看点别人的文字或者把自己的观察与感悟化为文字,慢慢的写文章变为了一件轻松的事情,同时,我的文风也在悄悄地改变,直抒胸臆代替了虚伪刻板。

记得在一次与朋友聊天时,他很认真地告诉我,他每天都要写1000字的博文,他要与朱永新的新教育同行,用十年的博客积累成就自己的教育家之梦。他的豪言深深地触动了我,虽然我尚无教育家之梦,但是既然做教师,我当然梦想着成为一位真正有益于孩子们一生的良师。可能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前期的积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有意无意地加大了对教育理论的关注与反思。

变化不紧不慢地按着自己的步子前行,原先我的博客几天都没有一个读者,到后来实现了每天零的突破。这在其他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在熬过长期无读者、无评论的孕育期后,网友们每一次的光顾与留言都能带给我不小的鼓舞。

三、相守

幸福的日子或许总与平淡相连,与日日相聚的热烈相比,那份不离不弃、默默牵挂的相守更显得情深意浓。经过了夏的热烈,在一个朔风呼啸的深夜,我看着自己刚刚写完、上传的结题报告,“关于历史教学影响力的实证研究——《关于历史教学影响力的调查研究(2011XKT-ZXLS009)》课题结题报告”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不离不弃,小课题研究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生活,它改变了我原先对科研的偏见,将我的视线从对丛生的新教育理论的追逐上拉回到了每日的课堂。在我眼中教室中的现实不再是任理论肆意切割的砧板之肉,而成为了待开采的金矿。在对一个个案例的观察与记录中,原本灰色的理论逐渐氤氲出醉人的生气。观察、阅读、反思、记录,这一系列的行动因小课题研究的存在而自然地结合。特别小课题研究是对研究方法的宽容与对博客写作的严格,让我这个整日忙碌在教室中的一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与思考、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带着问题开始一天的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自己的行为,以书为伴,与大师探讨人生与教育,不在乎自己的深刻或浅薄,每日将自己的点滴想法向朋友们笔诉……仿佛春天的小草,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当我陶醉在教育、历史与现实的溪流中时,我的专业素养也在不经意中提升……

不知当时的专家们在看到我最初的研究结果时做何感想?当我作为小课题指导专家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时,有些开题报告确实令我感到惊讶。在认真地细读了我当年的开题报告后,我欣喜地发现,我当年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而这恰恰反证了自从进入小课题研究这个领域之后我自己的进步。看着自己五百多篇博文的上传量与五万七千多的点击量,我猛然想起,两年多来改变其实时时都在发生。2011年10月荣获中国知网全国征文一等奖,2012年3月荣获西安市历史学科带头人称号,8月以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历史学科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4月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稿件奖。与这些荣誉相伴的是自己对教育与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当我有幸与原先须仰视才见的大专家们交流时,那来自于对一线教育现实的思考,竟多次获得专家们的认可……当然比这些更令人兴奋的则是,在不经意间,上课成为我的享受。每日沉浸在学生专注的眼神中,沉浸在与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教学的专业之美成为了我生活的常态……

一缕阳光挤开了报告厅紧闭的窗户,如舞台追光般地洒在一群年轻教师的身上。报告还在继续,看着他们记笔记时的专注与兴奋,我仿佛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

20230912112603672-70-e1c1d.jpg_scale.jpg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