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林辉|2023年陕西省最美教师
发布时间:2023-09-04 09:09:07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一、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林辉同志思想素质良好,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26年来,他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勤奋敬业,潜心治学,对学生他始终坚持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把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作为自觉追求,注重用情施教,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开展贫困学生精准帮扶、团队协作精准施教等创新育人活动,德技并修培育新时代红色铁路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王启凡、王雅芸等一批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同时能够制定团队教师师德师风提升计划,筑牢高尚师德师风根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团队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营造“强师德、铸师魂”的师德氛围,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团队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和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建设团队称号。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他26年如一日,始终履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奋斗在教育一线,承担了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等十几门课程,年均工作量超过450学时,让敬业执着、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成为团队成员自觉的价值追求。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铁道机车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铜奖2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省三等奖2项。还圆满完成国家骨干专业、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示范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等申报和建设工作。
他为人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带领机车专业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铁道机车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两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使铁道机车教学团队更加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教研室老师取得全国铁道机车专业教师讲课、说课大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取得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3项,本人参加2020年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二等奖。
弘扬巴山精神、宝成精神,开展人人有思政、门门有思政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大练兵和“访铁路人足迹、听铁路人故事、学铁路人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出3门院级课程思政课程和示范课程,1人获陕西省思政课教学标兵,教研室也多次获得学院先进集体。他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先后主编及参编多10余部教材,完成6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取得专利3项。
积极参加培训和援外教育,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肯尼亚内罗毕蒙内铁路运培训过程中能够克服老人生病住院、小孩升学等家庭困难,牢记使命,精心准备,变压力为动力,确保培训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包容、以诚相待,用中国文化特有的亲和力,同学员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友谊,在外国学员面前,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受到肯尼亚学员和肯尼亚蒙内铁路运营公司高度赞赏,西安日报和学院门户网站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接待了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等国内领导及尼泊尔共产党书记处总书记妣湿奴·鲍德尔、南非共产党总书记马派拉等50多个国家领导和国际友人前来铁道机车专业建设调研指导,接待了国内数百个团体、院校和企业前来访问交流铁道机车专业建设经验。
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作为专业带头人,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工匠精神,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情景式等教法改革,尤其是疫情期间,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实施“个性定制、分类推进”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创新出“引、导、析、练、探、固、拓”教学模式和“双环互嵌、立体训练”培训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主持的铁道机车省级教学资源库获得通过,作为主讲教师参与的《机车总体与走行部》课程认定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参与建设在线开放课程5门。同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团队结合铁路线长、点多、面广特点,实施了“千站百段工程”,在企业设立了培训点,为一线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让“四新”技术进车间、进班组,辐射带动铁路企业职工提升知识技能,每年带领团队完成各类培训6000余人次。
林辉同志积极参与铁道机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针对轨道交通行业先进技术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装备运用技术人才要求,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共同设计铁道机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他能够根据铁道机车行业发展需求,对照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作业标准对机车驾驶、机车检修、安全行车与事故处理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须的工作能力要求,对接铁路机务企业培训标准,围绕能力养成过程及难度要求,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将能力训练项目及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机整合,形成铁道机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对接。
作为一名一线工作26年的教师,积极研究职教规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础,以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为突破,试点“1+X”证书制度,探索轨道交通装备运用领域职业资历框架结构,创新专业群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2(途径)+3(层次)+X(若干证书)”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面向铁道机车、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载运装备驾驶、检修等岗位群,构建“两主线、两融合、三层次”德技兼修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双元、育训结合、工学一体、弹性学习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线急需的会操纵能检修的技能人才,又培养关键岗位紧缺的精调试擅排故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培养满足产业高端需要的跨岗位国际化创新型复合技术技能人才,共计10000余人。
四、爱心感染学生,真心激励学生成才
林辉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治学严谨、教风端正,讲授的课程生动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多样化的特点,做到“有教无类”、“教亦多术”、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条件,悉心指导他们,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他的务实精神及教学成果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
作为铁道机车专业神朔检修班班主任时,班里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而步入工作岗位后,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立刻让刚进神朔公司的检修班学生陷入了迷途。在此现状下,他鼓励学生要用工作成绩来证明自己,知识的欠缺并不可怕,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要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才能赢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尊敬。在他的努力和激励下,学生们渐渐转变了心态,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对于梦想的看法,在神朔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青春的价值。在进行专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过程中,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公司机务段段长王飞宽动情地说:“西铁院铁道机车专业订单毕业生来到我们单位后能够遵章守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在本职工作岗位中和岗位练兵、技术改造中的先进人物都有西铁院毕业生的身影。西铁院毕业生伴随着神朔铁路运量从4000万吨到1亿吨、2亿吨、3亿吨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创造了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史上的奇迹。为此2014年4月神朔铁路公司神朔机务段专门制作了微电影《山川回声》对西铁职院铁道机车专业订单毕业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事迹进行宣传,号召广大职工学习。”还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帮助当地返乡青年进行自主创业,帮扶了“绥德二后生”白玉亮等一批新农人。
每当看到或听到铁道机车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获得社会和同行的好评时,他由衷的高兴,因为正是有了他这种对职业的坚守与执着,才会让他更加关爱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与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回声。
林辉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他能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心激励学生成才,他先后多次获得最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