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 “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神木市第十一中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3-08-28 16:24:13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为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8月24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神木市第十一中学举行。揭牌仪式由北京教育学院和陕西教育厅主办,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承办,并得到榆林市教育局和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大力支持。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处秘书长、原教育部教师司综合处处长黄贵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教育干部学院)院长、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项目负责人、理论导师胡淑云,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理论导师李雯,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项目团队核心成员郑璐、李娜、王聪,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培训学院院长杨令平,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干部张科浦,榆林市教育局局长尹增岗,神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建生,神木市教体局局长黄瑾,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15名校长学员、陕西省6名校长学员、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15名成员以及神木市全体校(园)长及骨干教师出席了仪式。
揭牌仪式由神木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瑾主持。
神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建生在仪式上致欢迎辞,祝贺“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揭牌,希望“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打造好“国字号”品牌,牢记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发挥好“尖兵排”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更多的校长、更多的学校一起努力。努力探索构建全市校长成长的新模式,推动神木市全方位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推动神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教育干部学院)院长、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项目负责人、理论导师胡淑云在仪式上讲话。她详细阐释了教育部启动新周期“双名计划”的重大意义,即聚焦教育家型教师校长培养,按照选、育、管、用一体的思路,统筹基地培养、工作室建设、数字化支撑、教育帮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黄贵珍秘书长、胡淑云院长、王彬武处长、尹增岗局长为“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揭牌
胡淑云院长为刘雪松校长颁发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证书
杨令平院长、张科浦主任为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颁发证书
工作室主持人、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刘雪松进行了主题发言。他表示,在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下,借助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和专家们的指导,期待在三年培养期内丰富理论素养,提升实践水平,形成更加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更加成熟的治校理念。同时将以“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建设区域校长发展共同体,带动区域内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依托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立线上工作室,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汲取前沿教育理念,借鉴一流办学经验,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力争让工作室成为教学科研的前沿基地、交流提升的广阔平台、辐射引领的学习中心。
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对教育部、北京教育学院给予陕西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详细介绍了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需求,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省厅持续推进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推进中小学“两级两类”骨干校长培养计划,实施“卓越校长领航计划”打造一批陕西教育领航领军人才。同时他还希望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当好校长们发展的领路人,不断推动陕西省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于维涛主任阐述了名校长工作室的意义和价值,名校长培养体系的建构逻辑,鼓励校长们坚定基础教育自信,努力成长为未来的“大先生”。
神木市第十一中学也将以“刘雪松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为契机,努力办好家门口人民满意的学校,影响带动更多区域内学校的教育改革、教学提升,惠及更多教师、学生及家庭的成长与发展,为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