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亦谓“七弦琴”,俗称“古琴”。据古籍记载,相传古琴的创制者是远古时期的神农、伏羲、尧、舜等。甲骨文中,音乐的“乐”字就是以丝弦张附在木器上的象形。这说明早在甲骨文产生以前,人们就使用了琴、瑟之类的乐器。我国现有最古老的文集《尚书》中,介绍当时的演奏方式是“搏拊琴瑟以咏”(《尚书·益稷》),即击器打着节拍,以琴瑟伴奏歌咏。

如今,当我们流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会发现:古琴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瑰丽多姿的中国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与之相映生辉、融为一体。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琴”的诗句。“琴瑟友之”(《关睢》),刻画出“君子”对“淑女”的钦慕之情和友善之心;“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渲染出对“嘉宾”至诚欢迎的热烈氛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鹿鸣》),精心勾勒出人们欣赏古琴妙曲时凝神静听的神情;“妻子好合,为鼓瑟琴”(《常棣》),呈现出夫妻间和谐融洽的真挚感情。由此可见,古琴的演奏技巧和琴曲的优雅宜人在当时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诗经》以其精妙的诗句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古琴音乐与古典诗歌的交融互补。


《史记·孔子世家》中写有“孔子学鼓琴师襄子”,那一段如临其境、未闻其声的描绘,不仅文采飞扬,而且从侧面对古琴美学理论作了一次绝好的阐释。我国第一部古琴史专著《琴史》的《尽美》一节里,朱氏提出“良质、善斫、妙指和正心”的“四美”说,这是对前代古琴美学理论的一个总结。而怎样才能做到“四美”呢?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至诚”。孔子能辩文王之曲,钟子期能解伯牙之意,全凭至诚。

我们今天重读《史记》,如果只把它看作是一部传统通史而忽视了它闪耀着不朽光芒的文学价值的话,是失之偏颇的。

《史记·乐书第二》中描述卫灵工夜半时闻鼓琴声,以听亡国之音,发国之兴亡之叹,得出“夫乐不可忘兴也”的总结。从司马迁这段精妙的描绘中,我们深切感悟到古琴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和超越音乐之外的神力,真可谓“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书第二》)!


琴自汉代定型后,就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伴奏和歌的重要乐器之一。

据琴史记载,西汉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就是当时著名的琴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相当精彩的描述:相如之临邛,“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从司马迁这段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描绘中,我们领略到的是一种壮美无比的“爱情胜利大逃亡”。不仅如此,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由琴生情、追求爱情自由幸福的勇敢行为和崇高境界,发出了许许多多的感喟和赞美,并写下了一首首咏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诗词。这些诗词中,首推诗圣杜甫的《琴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爱情是文学作品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古琴艺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已与这个永恒的主题融为一体了。

东汉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和其女汉末女诗人蔡琰都是琴史中记载的著名琴人。相传解说琴曲标题的名作《琴操》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就分别由蔡氏父女创作。

《琴操》主要对五十首琴曲进行解题。作者把古琴的产生、古琴的形制以及音律均赋予了一定的实际意义,如:“大弦者,君也,宽而温和。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另在《水仙操》一曲的解题中,讲了伯牙向老师成连学琴的故事。说伯牙一曲练了三年仍弹不好,成连把他带到蓬莱山上,面对汹涌波涛,伯牙恍然醒悟,创作了琴曲《水仙操》。从此,奠定了古琴美学中的移情说。如今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移情说与伯牙创作《水仙操》的过程何其相似。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文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先后涌现出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七子”和蔡琰以及继建安文学之后的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

嵇康在中国文学史和古琴史上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人品和琴品都已臻他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他在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明心志:“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正是由于他在此文中表示了自己不愿跻身仕途的坚决心志,并流露出不满司马昭阴谋篡魏的情绪,因此招致司马氏厌恶,成为以后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由于司马昭要杀他,他才在临刑前大义凛然、慷慨激昂、视死如归地弹奏古琴曲中的千古绝响——《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现有琴曲中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全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连开指共四十五段。如今,我们重读稽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嬉笑怒骂、犀利洒脱、狷介刚烈的文字,再假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稽中散直面司马昭的屠刀,镇定自若、雅态万方地危坐于一张清新秀丽的古琴之前,沉思良久后,俯身操琴。霎时,铮铮作响的七弦上迸射出的尽是声讨司马氏集团的支支利箭。可以想象,行刑的刽子手听此慷慨悲壮、气势逼人之音后,便已六神无主、魂飞云外了。


唐代的音乐十分发达兴旺。因此,唐诗中涌现出了许多描写音乐的诗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就是众所周知的名作。此外,还有诸多描写笙、笛、觱篥、瑟、筝等诗作。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手法描绘了音乐形象,使我们充分领略唐代音乐的美妙境界。在众多描绘各种器乐曲的诗中,特别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描写琴乐的诗,在这些诗中首推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是唐诗中描绘琴乐的扛鼎之作。

颖师是天竺(今印度)僧人,当时游居长安,以抚琴闻名。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就是描写颖师弹拨古琴之妙,抒听后所感之佳作。

诗人在诗的前十句紧扣诗题写“听”,以一系列形象比喻,描绘听到的琴曲。诗人根据琴声起伏与琴韵变化的不同,以五组不同的比喻,描绘出五种不同的琴乐旋律一高一低、一缓一激,强烈跌宕,转换缤纷,传达出人生坷坎的深切感喟。

后八句是诗的第二部分,写听颖师弹琴后的感受,并以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反衬出颖师琴艺的高超和琴曲的感人至深。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后来苏东坡曾檃栝此诗写成《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词,也可见这首诗对后世影响之大。

唐人听琴诗很多。窥一斑而见全豹,纵观《听颖师弹琴》,韩愈以含情之笔描写音乐形象的精深功夫令人眼前一亮,有力明证了唐代诗歌与古琴艺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


明、清时代,中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前代无法比拟的优秀小说作家和作品。这一时期,古琴艺术和小说创作的交融又达到一种相映生辉、妙趣横生的境界。在珍品荟萃的明、清小说宝库中,当我们通览群书后,不得不首先叹服《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的作者罗贯中和蒲松龄的神来之笔。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对琴“功”有引人入胜、令人惊叹不已的描写,让后世的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着力于对古琴曲所产生的巨大威慑力的描绘的话,《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则一丝不苟、精练纯熟地刻画出了古琴曲贯穿于整个作品中的神奇的魅力和独到的作用。

我们先欣赏《宦娘》:温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

读过此段短文,我们脑海中刻下了如下的深刻印象——

首先,布衲道人的琴就与众不同、颇具特色,它是装在花布囊中的一张“纹理佳妙”的优质琴。何谓“纹理佳妙”?琴中被视为珍品的是琴体的木质有断纹的琴,古人把琴上的断纹分为“牛毛断”“云水断”“蛇腹断”等,其中以“蛇腹断”者为极品,诗云:“古琴蛇腹当无价,秘谱神奇应有声。”据制琴专家介绍,只有琴体有断纹的琴才能弹奏出清新雅丽的琴曲。因此,布衲道人的琴经温如春“略一勾拨”便“清越异常”,说明这琴的音色非同凡响。这段文字中最生动的还要数对布衲道人精妙绝伦的演奏效果的描绘:“裁拨动,觉和风自来;又顷之,百鸟群集,庭树为满。”

随着《宦娘》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者还精心刻画了温如春和葛良工因琴而生发出的缠绵悱恻、曲折感人的爱情以及温、葛与死后百年又复活的宦娘的不解的“琴缘”,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如果将《宦娘》这篇精美的短篇小说比作一条龙,那么,琴和琴曲就是蒲氏给这条龙点上的一双使之腾空而起的“睛”。

这段文字从一个侧面证实,蒲松龄对古琴有精深的研究,可惜后世的琴史中没有记载过蒲是一个“琴人”。

《粉蝶》中蒲松龄又以他那支生花的妙笔给我们铺陈了一个阳曰旦与十姑心旌飞扬的故事。

阳曰旦与温如春不同,他不好琴,起初也不会抚琴。但当他远远听到琴声后,就身不由己地放慢了脚步。这充分说明,清新淡雅的琴曲对阳曰旦有极大的吸引力。诚然,这也是蒲松龄为后来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所作的精心铺垫。有了琴曲对阳曰旦的吸引,就有了粉蝶的出场,就有了晏氏和十姑夫妻二人认阳曰旦为侄,就有了晏氏和十姑教阳曰旦习“飓风操”“天女谪降”之曲,就有了小说结尾处阳曰旦与遣逐人间的粉蝶完婚。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琴和琴曲这条暗线的紧紧牵引下发生发展、跌宕起伏。

《粉蝶》中对十姑精妙的弹奏技巧作了颇具专业色彩的精准描绘。如“推琴欲逝”一句,大凡操琴者,奏毕必推琴后方起身离去;又如“晏乃抚弦捻柱”,准确地写出晏氏请十姑操琴前先调准了音(弦);再往下,十姑“按弦挑动”一句,精练地概括出左右手配合的弹奏指法。至此,我们是该赞叹十姑指迹利索的操缦神功呢,还是应该惊叹蒲松龄这位熟谙音律、通晓古琴音乐的文学大师的神来之笔呢?

如果从《诗经》时代算起,古琴艺术和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至今已三千多年。三千多年中,琴和文学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从繁荣昌盛到萧条衰败,再从萧条衰败到繁荣昌盛的既辉煌灿烂又慷慨悲壮的涤荡和洗礼。然而,无论如何,盛赞的光环和唾弃的桎梏都不会割舍琴与古典文学千丝万缕的缘分。天地的钟灵之气和岁月的风雨沧桑,总孕育着琴与古典文学交融的清新高雅的氛围。

这,正是笔者写这篇拙文的初衷。

作者单位:甘肃教育社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