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终身学习是人们追求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每个人生下来都要主动或被动地阅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意识世界之书,最终用一生来书写自己的生命之书。但是很多人对学习往往不甚了了,以为读书才是学习,求教才是学习,学到实用的知识才是学习……面对日常随处可见可行的事,反而会因陷入随意而形成不自知的惯性——不易改的习惯和认知。

形成认知又打破认知

关于学习,英国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这样描述:“学习的过程和主观知识的发展过程总是基本相同的。它是富有想象力的批判过程。我们超越我们的空间、时间和环境的方法是:试图考虑超出我们经验的环境,即对那些我们看来似乎(或者哲学家可能描述)是被‘约定的’或作为‘习惯’的、具有普遍性或结构必然性的东西进行批判;试图发现、构造、发明新的环境,即检验环境、批判环境,并且试图找出、检查我们的偏见和习惯假设并向它们提出挑战。”

他又进一步认为:“‘学习’这个动词有这三种意义未被知识理论家们充分加以区分:‘发现’,‘模仿’,‘使惯于’。所有这三者都可看作是发现的形式,并且所有三者都通过含有(不太重要但通常被过高估计的)偶然因素的试错法而起作用。‘使惯于’包含的发现意义最少,但是它为进一步的发现扫清道路;而它显而易见的重复性又使人误解。”

他的见解对我们很有启发。

学习由你的人生困境、需求、态度、问题、思考所推动,在大脑中借助虚拟情境进行模拟训练,进而理解情境,掌握知识、思路与方法,形成思维模式、经验、习惯和方法。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运用,实践运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运用、迁移情境的使用和有所变化的运用。随着学习与实践的双循环互动发展,个人会形成认知又打破认知,形成习惯又打破习惯。

学习由个人兴趣、爱好、习惯、价值观倾向、人生的问题来牵引。简单总结就是问题牵引。但是这些主观的需求都是动态的,随着主体认知、身体的成长及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今天没兴趣、没需求,不表示未来没兴趣、没需求。目前主观上认为这件事不值得做不值得学,不表示它未来没价值,这些都具有不确定性。

培养兴趣爱好易,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难。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发现好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找到“什么是重要的问题或定理”,通常要比解决那些已知的问题或证明已知的定理更加困难。

兴趣爱好习惯只是解决了学习的态度问题——积极主动,而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牵引来探索求知,才是有助于学习提升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解决了态度问题,有了探索求知精神和问题的牵引,模拟训练和灵活运用就是接下来重要的一环。没有问题、情境的重构,模拟训练和灵活运用就失去了灵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不确定的未来,也就是提前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到了可以灵活运用时需要拿出来用。灵活运用也是打破模拟训练态、有创造性的运用。

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探究是为了把貌似简单的现象、问题理解得更深入复杂,而实践则是在确保保留必要因素的情况下把复杂的事物处理得简洁、易操作。

人类文明得以诞生和传承,离不开劳动、语言文字和思维逻辑。所有学习的内容,除了主体个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构建,都是人类意识的历史成果,有思维的、语言的、物化的等各种形态。

读书是学习,生活工作游戏休闲也是在学习成长。后者是主体直接经验的体验和实践过程,前者是主体通过间接经验,通过理解思考猜测重构乃至模拟训练来体验的过程。读书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区别是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与不同时代的作者进行交流。

归根到底,学习读书是一个形成认知又打破认知,形成习惯又打破习惯的过程,简单总结就是克服惰性,改变认知,打破习惯,灵活运用。

此外,要正确认识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思维认识成长中总会遇到挫折与失败。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提出了无数的猜想,但在现实面前,能够被暂时确认为科学真理的少之又少。挫折与失败是人生常态,关键是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那可能的成功。这也提醒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培养孩子抵御挫折与失败的能力。

教育孩子,不是简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而是要培养他们应对人生挫折、困难的意志品质,应对社会丑恶、黑暗的定力毅力,希望他们在挫折面前,在人生的逆境中,在遇到社会丑恶与黑暗面的时候,能够继续坚持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在人生的逆境、社会的逆境、时代的逆境中,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心中的光,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毅力与魄力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前行的路。

无时不在学习,无处不在教育

探讨教育,离不开其历史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离不开其主体性与社会性,也始终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考察教育,除了要探寻并遵从其中的自然科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还要遵从思维逻辑规律、认识规律、学习规律、心理规律、成长规律、实践规律、价值规律等。

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涉及双方完整人格的人际关系问题。

教育的不同阶段,认识主体在某些领域还未形成问题、思维模式、方法、习惯等时,外部的引导就具有了主导意义。这时,生存困境、外部环境、教育环境(家庭、学校、同学)及教师的教育方式就具有一定的主导性,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当认识主体在某些领域已形成固有认知与思维时,外部的教育因素往往很难起到显著作用。如果有显著作用,也是认识主体愿意主动改变自己的认知与习惯的结果。

显然,作为外部环境的教育只能起辅助引导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体认知的自我努力。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育,都不可能在各种完美的环境与完美的认知中形成。认知(学习)在形成发展变化中,外部环境(教育)也在形成发展变化中,这是一个形成认知又打破认知,形成习惯又打破习惯的过程。自以为是、师心自用、浅尝辄止的心态,都是学习和教育的障碍。解决学习态度问题、思维方法问题、行为方式问题,最终运用于实践,这是从认识规律来审视学习和教育的过程。

从主体认知角度来看,上课读书是学习,待人接物、思考行动也是学习。上课是教育,校园活动是教育,有人和有人化自然的地方都存在教育和被教育。每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始终在求学,始终在受教育,区别在于是主动探求还是被动接受与应对。

教育的关键在克服其惰性,唤醒被教育者的兴趣与求知欲,在于改变认知与推动实践的能力,在于培养其克服困难挫折的意志品质。

教育面临三个变革

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必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我国的教育必然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无论教育如何发展,都始终面临着三个变革:一是遵循认识规律、成长规律、心理规律、实践规律的育人方式的变革。二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文化意识形态规律的评价方式的变革。三是在信息、科技与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在数字化、大数据分析、虚拟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5G技术等的加持下,教育形态的变革。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自动化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初级体力劳动,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初级脑力劳动,人类有可能从社会化劳动中,被逐步甚至大面积释放。正是信息、科技与能源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这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重大变化。原有的以人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供需关系来确定商品价格的经济体系必然会被打破。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使专业知识的专业供给、学情分析变得更加动态且有针对性。基于实践的学习将成为可能。

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使情景再现、问题重构、空间距离、时间的限制不再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要障碍。教育、学习的方式与途径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2019年11月,笔者曾在《关于教育的展望与思考》一文中设想:知识和思维的训练可以交给以大数据分折、人工智能为依托的,基于虚拟技术的人机互动系统来完成。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结合人类行为学、心理学与思维方式研究的这套教育系统(远程、虚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学习超算平台系统),在与学生人机对话中,能够始终动态评价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动态调整难度进度,根据系统监测到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为学生提供个人发展方向的建议。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教师或系统维护员来参与修正或补充。

教育与学习始终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人工智能之类的系统,并不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也不可能客观地超越系统开发者、所有者的价值观。学生还需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构建引领,还需要人格和心理的完善,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还需要健康的审美,还需要有克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品质,还需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认知与能力。这是学校教育与校园生活的意义所在。

我们要主动掌握人工智能、数字化先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教育学习模式。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