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席慕蓉心中,“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


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校本读本的编写对弘扬中华文明、传承乡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读本能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知识及见识,让学生争当家乡代言人。校本读本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看得见的、多数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编写,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也可以选取师生需了解的、易阅读的内容进行编写,这样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京畿重地,名人辈出、英贤咸聚。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武帝修建陵墓,陵墓因地处槐里县(今兴平市)茂乡得名茂陵。茂陵北依九嵕,南屏终南,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陵区遗址包括陵园、茂陵邑、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四大部分,分布范围东西约9.5千米、南北约7千米,面积约66.5平方千米。整个南位镇几乎皆在茂陵遗址保护区内。卫青、霍去病、金日磾、霍光等人的陪葬墓更是散落南位各村。文豪司马相如、史学家司马迁、儒学家董仲舒等都曾长居于此。史村、策村据传就是司马迁、董仲舒当时的居住地。如今,南位镇地处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西安咸阳都市圈核心位置,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区位优越。

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爱家乡文化,弘扬传承乡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我们依托茂陵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南位镇丰厚的文化底蕴,着手开展了《茂乡汉风》校本读本的编写。读本通过“搜集整理—编写成册—统一排版—校正印发—师生试用”的流程,以“文化”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将落脚点放在希望和传承上。

读本分为《走进南位》《茂陵风云》《乡风乡韵》《人杰地灵》四个篇章,全面介绍了南位镇的山川地理、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展示了南位镇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优美画卷,展现了南位人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行为作风,重德尚孝、开放包容的文化传承。

其中,《走进南位》以资料模块形式呈现了南位旅游、交通、自然、经济、隶属及历史沿革、行政村、学校简介等内容,突出表现精神、品质和文化的传承。《茂陵风云》以茂陵历史文化为主题,以考古记、文物介绍、文物保护、茂陵历史等为内容,以历史为主线,贯穿始终。《乡风乡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三村老王会、民间传说等为内容编写,以文化为主线,贯穿始终。《人杰地灵》以南位镇现当代名人为内容,如被誉为“陕西慈善第一人”的张子宜、楹联大师张过等,以身边名人为榜样,让学生从名人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从名人的言行中启迪思想。

弘扬传承乡土文化。校本读本的尝试与研究,让广大学生全面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强了学生生在家乡、长在家乡的自豪感以及未来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进文化课题研究。校本读本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查漏补缺,使读本内容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编写读本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做到科学、周密。参与编写的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去收集资料、精心选材,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

创建文化特色教学。校本读本突显了地域文化及教育特色,可以承载特色文化教育,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校本读本以身边人、身边事为载体,以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近乎母语般的熟悉感为特色,将当地文化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