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既定主题,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德育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主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加强班级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质主题班会应具备“五个特质”。

主题鲜明。主题是主题班会的旗帜和灵魂。鲜明的主题不仅是班会实现育人目标的内在要求,而且对班会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决定着班会的预期目的,还会放大班会的育人效果,使班会效应延伸到班会之外。

主题要有鲜明的教育性。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选定班会主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在思想教育中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发挥班会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性。班会主题的选定要着眼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时代精神等,引导学生开放格局。除此之外,还要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孝道、忠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经典主题焕发出时代活力。

主题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主题班会要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靶向施教,因此,主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找准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思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对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研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特点,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在细小的生活题材中,去粗取精,抓大放小,提炼并确定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同时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与群体特征,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

主题要有鲜明的计划性。班会是重要的德育课程,具有综合性、活动性、生成性等特点,但班会没有固定的教材可用,而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精神发育是有规律的,所以班会主题要有计划性。主题计划周密,便于明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保证主题班会有序进行。

主体突出。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班主任不是班会的主角,学生才是班会真正的主人。

在班会实施过程中,班会主题要由学生选定,班会方案要由学生制定,班会活动要由学生组织,班会决定要由学生监督并执行。因此,在班会的前期准备、组织召开、小结提升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提高综合素质。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班主任可通过指导班委会,让班委会组织全体学生开展活动。班主任要善于总结和提炼。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做到“灌中有启”“启中有灌”“启灌结合”,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使学生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感悟到召开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等参与班会的校外人员是班会的重要资源,要让他们也深度参与到班会活动之中,或给学生讲解,或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交流,提高认识,涵养品格。

内容适切。内容是主题班会的血肉。班会内容要服务服从于班会主题。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班会主题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班主任在组织主题班会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中,精心选取恰当的内容来充实班会,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

恰当的班会内容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和成长需要。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需加强的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班会内容要与中小学德育大纲相结合,使主题班会成为德育体系的一个必要环节。二是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偶发性事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如如何珍惜时间、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教师应利用班会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消除疑虑困惑,从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给予学生有效关爱和正确的思想引领。三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青少年对生活充满好奇与遐想,渴望了解世界,对很多问题充满好奇,如怎样看待早恋、如何与父母和谐相处等。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将这些话题作为班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化解烦恼,打开心结。

形式多样。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思想活跃、喜欢参加知识性强的活动。因此,主题班会必须适应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主题报告会和演讲竞赛、读书交流和辩论、社会调查成果汇报和文艺表演、经验介绍和故事会等多彩多样的形式,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调动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

班会要打破空间限制,拓展活动空间。走出教室等固定场所,以校园、社区、工厂和各类教育基地等为主题班会场景,打破固定的时间安排,与中国传统节日、学校主题日、校园节(会)活动等做好衔接,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以独具特色的形式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新奇有趣的班会活动体验,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此外,移动终端也为班会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提供了便利,主题班会也可以采用连线的方式,开展网上异地同步交流和实时同步互动,引入更多资源进入班会,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班会,丰富班会内容,增强班会教育效果。

效果明显。效果是判定一节优质班会课最重要的标准。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是否解答了学生的思想疑惑,是否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见识,是否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是否建立了民主和谐的班级秩序,是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等应该成为评价班会效果的主要指标。

班会课的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班会课上学生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学生课后的变化和行动。由于“剧场效应”的影响,学生在班会现场的某些言行不一定具备完全的自主性和真实性,情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而且班会主题的设计遵循一体化原则,需要学生持续不断地强化认识,所以在班会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班会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言行进行持续性的追踪,关注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巩固班会成果。同时,班会主题的内容还要落实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好地落实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做到知信行合一,发挥主题班会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