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飞驰,窗外的景色不停地在变化着,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令人生出无限遐想。五月的陕北,乍暖还寒,经过五个半小时的车程,我和同事杨乐来到此次为时一周的采编人员走基层活动的第一站——榆林市横山区第七小学。

img1

刚到校门口,我们就受到了榆林市横山区第七小学李峰校长和校领导班子的热情迎接。在李峰校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学校创建于2016年8月,是一所区直属完全小学,现有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42人;教职工146人,专任教师125人。学校坚持现代教育理念,狠抓“五项管理”,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创新教学模式,以“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内涵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打造文学特色学校。

img2

校园文化墙 

5月23日上午,在李校长的安排下,我们深入课堂听课,感受新课改、“双减”政策下的课堂变化。我们先聆听了四年级庞小霞老师的数学课——《优化》,庞老师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把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经历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踊跃发言、积极分享中感悟优化思想,进而培养优化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img3

庞小霞老师执教《优化》

接着我们听了五年级高英英老师的语文课——《金字塔》,高老师通过默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在具体内容、介绍方式和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等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金字塔的神奇与魅力,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同一种事物。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阅读理解能力。 

img4

高英英老师执教《金字塔》 

课程结束后,我们与负责“第一课堂”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询问了他们在备课、教研、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作业设计方面的具体做法。交流中,高军副校长介绍道,我校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家庭贫困和留守儿童的比例相当高,造成了家庭教育的断裂和缺失。此外,青年教师居多、教师的配备差距大,优秀的教师、有能力的教师都进城了。面对困难和挑战,学校通过加强常规管理、青蓝结对、督导检查+反馈指导、轮训课等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和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双减”政策下,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语文主题活动”“思政课大练兵”等活动,改变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政课教师素养。

通过“进课堂活动”,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课改的新模式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学生们热火朝天互动探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成为学习的引导者,把更多时间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建构知识的阵地。

IMG_20230523_113820

教师们在食堂用餐

微信图片_20230529170647

老师们在体育馆打排球

下午,我们参观了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观看社团活动展演,充满朝气的啦啦操、激情澎湃的篮球操、饱含深情的舞蹈、韵味十足的秦腔表演、慷慨激昂的朗诵、热闹喜庆的横山老腰鼓……孩子们秀出了他们满级的才艺技能。他们身上展现出的自信、阳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MG_20230523_141731IMG_20230523_142035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据了解,学校根据自身优势,有效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利用学校功能部室、体育馆、操场、门庭等场所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开设曙光篮球社、动漫绘画、足球社团、汉字听写、诗词大会、舞动奇迹、书法社等28个校级社团;同时开设绘画、泡泡泥、舞蹈、桌舞、剪纸、葫芦丝、英语角等29个年级社团,并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秦腔、陕北民歌、剪纸、泥塑、老腰鼓等非遗项目引入作为特色。为全力打造文学特色学校,每个年级组建文学社团,并且创办以主要发表师生文学作品的《七彩虹》校报,每月定期发行,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创作热情。

微信图片_20230529170425IMG_20230523_151016

精彩的社团活动展演

刘欣主任告诉我们,我们希望通过社团和课后服务,让学生每年都能学到一项新的美术技能。我们在一、二年级开设简笔画、儿童画;三、四年级开设线描画和动漫;五、六年级开设剪纸和装饰课程。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树立了自信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IMG_20230523_141128_edit_7442942280634

IMG_20230523_141417

动漫社团孩子创作的作品

“诗词社团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不仅学会了课内的知识,还增加了对课外古诗的理解,通过参加古诗词方面的比赛,改变了我的认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六年级三班张文欣同学说。

学生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其发展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舞台和窗口,直观地反映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三个课堂”背景下,横山七小的社团建设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微信图片_20230518093150

最后,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果树,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王小东副校长说,每年的5至7月份我们会组织四、五年级各班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各种蔬菜,从施肥、翻地、耙地、播种、浇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从实践中获取经验。10月份继续组织四、五年级同学“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采摘、收获,使孩子们得到成长和锻炼,培养孩子们的基本劳动技能和不怕脏累、不怕吃苦的劳动精神。从而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品格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赵发有副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充分利用市、区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教育基地等,定时定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三课堂”活动。3月份组织三年级全体师生走进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关爱老人等活动;4月份组织四年级到市科技馆、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9月份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去康巴什感受现代产业发展,让学生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着力打造行走在路上的课堂。

QQ图片20230525144520

为了扎实推进”第三课堂“建设,5月5日,学校德育处组织五年级学生去鄂尔多斯海洋馆和动物园进行为期一天的研学旅行,此次研学活动,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加了阅历,激发了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五年级一班的胡雯奕同学说:“这次研学让我恋恋不舍,在回程的路上我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那些动物的样子,不禁想到:我们一定要保护大自然和动物,更不要去伤害它们。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冷冰的标本。让我们共同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吧!”

QQ图片20230525144559

李校长说,“第三课堂”是对“第一、二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有效开展好“第三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和学校,参加社会生活、劳动实践和研学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格局、品质、人格等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建校七年来,横山七小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从2017年起连续六年被横山区教体局授予“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连续六年被横山区委区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荣获“教学质量检测成绩优异学校”,2022年荣获横山区规范汉字书写大会小学组团体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横山七小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优质名校,校长李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面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后衡量学校的标准仍然是升学考试成绩。在“三个课堂”背景下,学校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再加上“第二、第三课堂”的助力,尽最大可能为孩子们提供挖掘兴趣、培养特长、展示才艺的舞台,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留得住、上好学、学得好,努力把百姓对教育的期待变成现实。

在横山七小,我们看到“三个课堂”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让学生找到了张扬个性的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