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自古乃要塞之地。相传隋炀帝巡游至此,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照金因此名传天下。1933年,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由此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绚丽的篇章。

而现在,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少年儿童们沐浴在红色光辉下蓬勃成长。在这个5月,我们也踏上了这片土地,亲身感受这里的红色力量。

第一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

在微微细雨中,我们来到了照金北梁红军小学。远离市区,甚至不在镇上的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位于一片青山脚下,但是这所学校却处处显示出不输市级学校的校园面貌——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化塑胶操场……

听着我们对校园面貌的赞叹,郑东东副校长向我们讲述起学校以前的样子:“我是2015年开始在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任教的,那时的照金北梁红军小学还是个只有一至三年级的教学点,教师也仅有八名,校园内只有两栋楼,一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捐建的,另一栋就是一个小两层的办公楼。”而现在,在社会各界关心与帮助下,学校的硬件设置已经能够比肩市区里的一些学校了。郑校长还带我们去看了学校的旧址,在一片荒草中,我们看到了三座旧校舍,这三座校舍有土制的,有砖制的,它们默默无言地向我们展示着校园的变化。“也许下次再经过这里时,我们的旧校址就不复存在了。”看着旧校舍郑校长忽然说道,他告诉我们,这里就要被拆掉了,会有漂亮的新房子建起来,大家都在大步地向前走着。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旧貌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旧貌

六年级的刘思琪同学就快要毕业,离开这个校园,回想在校园发生的点点滴滴,最让刘思琪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的回信。“我那时刚上一年级,我们学校给习爷爷写了封信,我们都想着习爷爷那么忙,可能明年才能给我们回信甚至可能不会给我们回信。没想到,我们的信寄出不久,习爷爷就给我们回信了!”刘思琪一脸自豪地告诉我们,“我们那时高兴极了,逢人就说习爷爷给我们回信了、习爷爷给我们回信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写道:“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看了习爷爷的回信,我下定决心,我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刘思琪目光坚定地说道。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排练节目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排练节目

我们离开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时,细雨刚停,在标有“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教学楼前,一群学生正在排练着节目,他们挥舞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一个个诉说着自己想要建设祖国的远大梦想……

第二站,照金红军小学。

一走进照金红军小学,我的目光首先被花坛中的一块石碑吸引住了,石碑前正盛开着美丽的小白花,而更引人注意的是石碑上刚劲有力地刻着八个大字“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这是学校的校训。这所学校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仅有六分钟路程,站在校园内仿佛就能感受到从纪念馆传来的红色精神。

照金红军小学校训

照金红军小学校训

“我们这儿每个学生都会讲红色故事,有些学生还是‘小红星’讲解员,他们还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给游客们进行过讲解呢。”邓存宏校长笑着告诉我们,“学校里的铃声都是用军号代替的,这也是红军小学的特色吧。”

赵媛媛老师是2015年来照金红军小学任教的,在这近八年的任教中,校园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换成了更先进的希沃白板,每个教室里也装上了饮水机。”性格开朗的赵老师如是说。在问到是什么原因让她坚持留在这个小镇上任教时,赵老师不假思索地说:“是这些学生。我们老师基本都是住在学校的,和学生同吃同住,相处的时间越长,越是舍不得他们。”学校还有来自渭南、汉中等地的教师,由于回家路途较远,他们只有小长假才能回家,一年下来也不过回家几次,这所学校与其说是他们工作的地方,更像是他们在当地的家。在最后,赵老师还有话想要说给同学们听:“我希望同学们能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在的孩子们都有着很好的物质条件,我希望他们懂得珍惜这一切,希望他们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来回报社会。”

照金红军小学旧貌

照金红军小学旧貌

是啊,这些同学们生活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中,他们知道是谁帮他们建起了新的教学楼,是谁让他们能在塑胶操场上奔跑,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们,将来也会将自己的关爱回馈给其他人。

照金红军小学足球社团训练

照金红军小学足球社团训练

201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勉励他们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第五年,我想,生于这片红色土地,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照金的孩子们一定会如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在红星照耀下茁壮成长,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