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目标,同时也是新时代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工作的根基,新闻传播类学科与政治、社会舆论、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使其课程思政工作表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新时代高校对于新闻传播工作从业者的课程思政教育事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长远发展,也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正确认识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的内涵,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义重大,研究如何有效实践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则对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与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同时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了详细剖析。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科  课程思政  内涵阐释  建设路径

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陕西影视文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JK0052,2022HZ1136。

引  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闻传播类学科是一门传授与训练新闻从业人员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学科,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属性,同时也具有向社会传播价值观的属性。教育部、中宣部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它的发展与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高等教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在引导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能够承担足够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其在系统性全方位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使得课程思政对新闻学科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推动课程思政已然成为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认为,新闻传播类学科与政治、社会舆论、意识形态和传播技术的关系密切,其课程思政也表现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同时新闻传播本身可以对外反映国家意志,打破国家层面的界线实现泛区域传播,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对内则是引导受众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推动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四个自信”、直面各种社会舆论阴谋与误导等方面,肩负着积极、主动且有效的作用与地位。由此可见,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的内涵阐释

1.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对于大多数刚进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生来讲,其意识形态的建立还处于初始阶段,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意扩散,西方反华势力长期以来攻击中国,使用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故意扭曲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扬资本主义的畸形思想,严重威胁年轻学生群体思想意识的养成。在2014年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初级阶段的教育工作,课程思政自然而然地成为针对此类特殊群体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群体进入社会从事新闻传播类专业工作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级联效应,若不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课程思政对意识形态加以纠正与巩固,将会对民族凝聚力以及各民族大团结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大局。因此,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是新闻传播学科学习工作者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前沿阵地,其足以带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在面对西方反华势力狂风暴雨般的攻击时可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坚实阵地。

2.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与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展示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指标,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是国家长治久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在这两方面毋庸置疑可以发挥“1+1>2”的效果,学科专业的发展可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推手,解决如何高效且科学地从复杂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矛盾冲突中将事实与观点传递给受众,真实性、科学性与公共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课程思政则是以学科专业作为载体,以隐性形式存在于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全过程,聚焦于解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凝聚民众心声,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关键是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提高公众认可度。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对我国政治与社会各层面的扭曲解读,使得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备受限制,国家形象被肆意抹黑,这种局面也在影响民众的判断与意识形态,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内部主动击破不利因素,改变外部势力刻意拼凑的主观印象,坚决维护国家形象,引领国内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在国际舆论场中抢占高地,彰显民族精神。

3.推动建立与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

相对于众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科属于一门新的学科,它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所引发的公众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而诞生的。在上个世纪,著名学者拉斯韦尔、霍夫兰、拉斯菲尔德等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在方法论、逻辑学和价值规范等层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非常注重技巧与方法,基于彼时国内复杂的情况,毛泽东对传播目标、传播效果等传播要素提出了符合当时国情的要求。从后期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可知,当时的传播策略是正确的。当今和平年代虽已远离战争,但西方的舆论战并没有消停,新闻舆论场成为西方反华势力与我国斗争的新战场。基于此,党中央对新闻传播学科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必须要承载与担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解东西方价值冲突的历史使命。新闻传播教学体系更需要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情,一方面依托我国特色的优势学科,相互借鉴,共通共融,补齐短板,凸显优势;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复杂性问题,需要从多方角度分析与查找问题,深刻意识到新闻传播教学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因此,建立与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是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事业适应当前时代发展所需的有效路径,也是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有力保障。

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道路

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建立之初,以美国实验学派为代表的理论体系主导着传播学科的发展,西方自由主义等糟粕意识形态充斥其中。新闻传播学科本该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专业技能与立德树人协同发展,但学科发展初期的指导理论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导作用。新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这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基础,也是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的核心。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方针阐明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从新闻传播学科所需坚持的党性原则,到舆论导向团结群众,再到坚持反映事实的真实性等做出了深刻的提炼。在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坚持新闻传播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处理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坚持与加强学生课程思政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助于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专业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确保建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时代新闻舆论思想的理解,更是塑造未来新闻从业者基本政治素养与精神引领的有力保障。

2.“理论+案例”实践模式凸显课程思政亮点

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5W”理论被认为是传播学科中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传播主体、客体、内容分析、媒介方式和效果是传播过程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单独从学术角度阐述“5W”理论难免抽象、晦涩难懂。案例研究对剖析晦涩概念与复杂问题非常有效,选择合适的案例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李媛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全媒体项目为例,认为传播主体的开放合作模式可有效解决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与复杂化问题,清晰的分众化传播策略对某些特定问题的传播有着良好的效果,采用本土化传播方式对扩大传播的效果作用明显,该项目在传播媒介、内容、环境与传播方式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开创性尝试,深层次挖掘了拉斯韦尔“5W”理论中的关键因素,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科学地讲好了中国故事,增加了土耳其社会各界对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认同感。再如,汨罗龙舟文化的传播策略对于理解“5W”传播理论更为直观。汨罗龙舟文化传播策略的优势体现在以汨罗龙舟赛事作为显性传播方式,将汨罗龙舟文化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内核精神作为隐性传播方式,实现将汨罗龙舟文化向国内与国际社会有效扩散的传播效果。毫无疑问,传播形式是汨罗龙舟文化传播策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新媒体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载体,新媒体的出现使二次传播通过裂变方式扩散成为可能,比如《战狼2》《红海行动》《长津湖》等电影和相关短视频在线下与网络的风靡扩散对其引爆国民的爱国主义热潮意义非凡,科技水平的发展带来传播形式的革新,也成为了弘扬爱国主义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障。

3.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全方位育人新局面

新闻传播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固本优先的发展模式,随着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与国家政策导向,多元学科融合成为发展趋势,打造融合型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体系也势在必行。国内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通识教育已经在夯实学生基础技能与开展新闻传播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相应的课程思政也渗透其中,初见成效。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结果,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也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媒介技术是构建跨学科融合型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载体,学生往往对新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不存在较多障碍,但数字媒介平台带来不可避免的伦理失范、价值导向偏离的问题,也是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特殊对待与解决的问题之一。信息技术带来的颠覆性效应扑面而来,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也亟须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来重构。首先,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探索建立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的模式,将全过程思政育人合理地融入其中,在固守核心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始终保持课程思政体系的先进性;其次,要广泛采纳课程受众的建议与意见,通过多渠道收集评价反馈,适时调整策略,注重多学科课程思政的关联性与逻辑性,保证学生对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的认同感;最后,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还应考虑效果反馈,融合模式可以将多学科课程思政彼此增益,也有可能适得其反,在突破专业与知识边界的同时存在彼此牵制的可能,有效的反馈是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更是打造全方位育人新局面的坚实后盾。

4.构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新闻传播教育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在质量评价体系中可依据当前时代要求与行业发展现状增加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标准,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48字方针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围绕“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成效制订评价指标,使课程思政与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面形成协同效应。构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的难点是评价客体与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客体包括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思政素养。授课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是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基础,作为评价客体之一,它是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学生的思政素养是评价客体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针对评价客体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评价指标的确立一方面要摒弃“唯成果论”“唯成绩论”等陈旧的定量评价方式,一方面要始终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侧重将学生的价值精神作为定性考量指标,比如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社会责任担当的状况等。科学与完备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是将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检验标准,正确认识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对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结  论

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工作可有效巩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四个自信”,对各种社会舆论阴谋与误导可以发挥“1+1>2”的效果。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与引领积极向上社会风气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道路,通过“理论+案例”的实践模式凸显课程思政的亮点,打造全方位育人的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将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检验标准,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少华,范嘉琪.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阐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3).

[2]丁柏铨.新闻学科课程思政:特殊性、有效性及实施路径[J].当代传播,2020(6).

[3]徐华飞,王鹏.新闻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行政,2021,22(4).

[4]傅楠.新闻传播专业“全过程课程思政”的内涵、体系与路径[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1).

[5]谢琪,崔路飞,孙云宽.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新闻传播,2021(19).

[6]赵金红.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路径[J].青年与社会,2019(18).

[7]杨琳,李唐波.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资源挖掘与路径创新[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1).

[8]李媛.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影响因素及策略初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全媒体项目案例分析[J].新闻传播,2018(12).

[9]刘国民.汨罗龙舟文化传播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10]曾卫.大数据时代下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

[11]王鑫蕾.“5W”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契合研究[J].传媒论坛,2021,4(11).

[12]李彪,高琳轩.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J].中国编辑,2022(1).

[13]胡百精.大学现代化、生态型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2).

[14]陈燕侠,刘艺璇.融合创新: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探析[J].声屏世界,2022(4).

[15]潘青,张健.基于人才培养效果的课程思政多维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5).

[16]王建洲,李宁.新时代我国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新课程评论,2022(2).

[17]胡洪彬.迈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体系架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22(4).

[18]侯微.新闻传播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出版广角,2019(7).

[19]王芹.新闻传播类课程文化思政逻辑与实践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1(6).

[20]张琦.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2).

(张轩铭: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