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培训文化是指培训机构或学校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共同营造与形成的共知共识,是培训思想与理念、培训愿景与规范、培训行为与方式、培训环境与资源等诸多因素的融合,其核心体现在培训理念上,其价值反映在培训目标上。建设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必须重视时代性、前沿性、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包容性,更应着力于培训思想与理念、培训精神与价值、培训课程与形式、培训环境与设施、培训管理与服务、培训师资与学员等六个层面。

[关键词]教师培训文化  培训文化体系  理论建构  实践探索

伴随新时代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供给的需求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伴随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尤其“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地,“五项管理”抓落实、家庭教育立法等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途径的教师培训工作,也备受关注和重视。在实现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中,教师培训文化是教师培训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建设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的基础性建设,确保着教师培训向着优质、高质量发展。

“教师培训文化”的概念界定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何君辉老师认为,教师培训不仅能涵养参训学员的教育情怀,强化参训学员师德修养,提升参训学员专业技能,提高参训学员学科素养,而且能帮助参训者进行人文自觉与心灵家园的回归。教师培训的价值在于促成教师从灵魂到文化、从个性到精神、从理念到行为的全面提升,培训的过程也是培训文化浸润、建构的过程。优秀的教师培训文化可以增强培训团队的凝聚力,可以促使培训团队成员自觉自愿地参与培训工作,可以培养培训团队成员对培训机构价值观的持久认同感,从而使培训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之中。

关于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其核心问题是人,其可以称之为社会团体共同的思维特征。一般情况下,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培训文化是在培训概念和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融合性概念,既要体现培训的要素特征,也要反映文化的内涵。在借鉴其他专家概念描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培训文化是指培训机构或学校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共同营造与形成的共知共识,是培训思想与理念、培训愿景与规范、培训行为与方式、培训环境与资源等诸多因素的融合,其核心体现在培训思想理念上,其价值反映在培训愿景目标上,并蕴含在培训机构的各个方面,贯穿培训过程。

高质量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建设的价值意蕴

卓越的培训文化可以有效启发调动培训参与者的内在动力,使其自动自发地深度参与,增强其培训价值观的持久认同,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浸润其中。系统而成体系的高质量教师培训文化能更加深刻全面持久地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

1.响应时代呼唤

新时代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文明多元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研发……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新时代的呼唤,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教育的发展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高质量培训文化成为推动教师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回应社会关切

进入新时代,教育进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阶段。为实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就需要打造一支情怀深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情怀、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为有效培养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保障。

3.顺应教师渴盼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一种生命自觉和内在追求。培训机构如何更好地满足教师对专业成长、教学理念、精神境界提升的期盼,如何打造高质量培训文化体系,更加有效地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高质量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特征

培训文化是一个培训机构培训理念、培训作风和培训制度特有的总体呈现。其建设应考虑到培训者、参训者、培训环境、培训设计、实施、总结、评估等各个方面,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积淀、发展与创新。因此,在进行其培训文化体系的建设时需要注重六个特征。

1.时代性

智能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带来了深刻的人类学变化,也为我们创造了全新的空间,一个需要人类去重新审视和制定规则的空间。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教师教育和培训应积极响应新时代的呼唤,回应社会关切。

2.前沿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持续变革,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以及新的教育设施设备和平台等层出不穷。面对这些现象,教师的思想理念、教育情怀、精神境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培训文化体系建设要站在社会、时代、教育的前沿,培养适应未来、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教师团队,培训重点为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及世界教育新发展、新动向,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3.针对性

培训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是团队文化信息的传递和健康心理导向的培养,培训为培训者和参训者搭建了双赢的文化平台。培训只有突出针对性,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其价值性。良好的培训针对性是培训高质量的保证,教师培训是对参训教师的思想理念、知识、技能和素养全面提升的培训。参训教师教育思想的拓展、理念的更新、知识的增加、技能的提升和素养的提高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培训文化的针对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4.实效性

教师培训是授课专家、管理团队和参训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从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启迪到理念的升华、行为的改变,甚至引发对生命、对社会、对自然、对教育的深度思考。这个过程中,培训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甚至缓解或减少了教师思想倦怠、理念陈旧、情怀不深和精神境界不高的问题。

5.开放性

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互鉴交流,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教育的生动实践,更为我们不断开启着广阔的空间。优秀的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应该是既传承又创新、既接纳又批判,更要向其他行业学习,借鉴其他领域先进的经验,吸纳新的成果,不断拓展、推陈出新,建设成开放的系统。

6.包容性

高质量的培训文化体系应是系统的、多维的、丰富的、包容的。不同学科相映生辉,不同观点相互借鉴,不同风格可以同台竞技,包容参训学员之间素质的参差不齐、教学模式的多样多元、每位授课教师的风格迥异等。

高质量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建设的构建路径

由于培训文化是社会现象与行业现象的融合,其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受培训主体、参训主体、培训环境、培训内容、设计理念、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培训实施的各个环节通常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融合,因此,很难将其进行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分类。故而,笔者从教师培训的几个核心要素的角度认为,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建设应着力于培训思想与理念、培训精神与价值、培训课程与形式、培训环境与设施、培训管理与服务、培训师资与学员等六个层面。

1.培训思想与理念

培训思想与理念制约和影响着培训的层次与境界,是培训文化建设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方向性,在培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思想与理念所承载的文化,也可以固化为具体的制度,以各种制度、规范、要求等表达出来。如,培训的组织运行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培训保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培训科研制度等,涉及培训的教学、管理、服务和评估等各个环节。

2.培训精神与价值

培训精神与价值是教师培训文化的灵魂。这种精神既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等,也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训文化体系建设要在培训精神与价值体系上下足功夫,做实内容。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培训类型、培训对象,挖掘出相适合的培训精神与价值,提升培训文化内涵、丰富教师培训的文化载体,使参训教师真正从内到外受到积极影响,提升素养、涵养精神。多年来,宝鸡教育学院在组织“国培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积累,筛选和结晶,逐渐提出“尚德、好学、勤思、力行”的培训理念,对参训教师的启迪、点化、感染,由表及里,由虚到实,触动极大。

3.培训课程与形式

培训课程是培训文化的重要载体,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培训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培训课程的本质在于实现一系列规定的明确目的,去发现一种有效学习手段,以此传授知识,推动学习,促进成长。教师培训机构要形成教师培训文化,一定基于教师学习理念,建构完善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内容的选择本质上就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课程文化主要指在专题的模块设置、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方式、课程评价等凸显出文化内涵。在培训课程内容上,宝鸡教育学院将传统文化、党史学习教育等纳入,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党史中的红色基因、伟大的革命精神的学习、继承与传播的先进培训理念。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将互动、参与、体验、合作、交流、研究等渗透各个培训环节。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培训文化的引导,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使评价方法从对立转向统一,更加看重学员的内在成长、潜在发展,甚至未来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从而更真实、客观地反映课程情况。事实证明,聚焦学员、关注内心、看到未来、着眼成长、助力发展的课程,才是更有为、更有效的课程。

4.培训环境与设施

环境育人是优化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培训环境与设施上进行文化植入和文化装饰,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名人轶事、科学家事迹、红色故事、行为规范、专业标准、礼仪礼节等方面进行文化布置,对授课专家、管理团队和参训教师进行思想浸润,行为引导,让教师时刻感受到培训文化的存在,让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获得最佳的成长和发展。

5.培训管理与服务

管理与服务文化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进行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在培训管理中,重点管理的是人的思想和观念,强调培训教学团队、管理团队、服务保障团队和参训教师团队的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发挥其团队的积极影响,引领教师培训向高质量的方向和谐、健康、稳定发展。在培训实践中,要注重研判学员的心理、需求,采用做人温暖与做事走心结合、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个人带头与人人参与结合、发扬民主与集中统一结合原则,让学员享受人本、人性、人文的管理氛围、学习氛围。

6.培训师资与学员

培训团队文化是培训文化的基石,团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是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不竭动力。所谓团队精神,实质上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和共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个人乃至团队立足的核心竞争力。团队文化的建设着重从教学团队、管理团队、服务团队、学员团队四个方面进行,从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阶段,采用培训、活动、体验等形式,凝聚团队精神打造团队文化,让其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呈现最稳定、最富有生命力的卓越状态。

高质量教师培训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许多院校和培训机构都认识到,良好的教师培训文化对教师培训效果的扩大和提升、对培训成果的巩固和转化以及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与探索。宝鸡教育学院是一所独立办学的成人大专院校,从1997年开始对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培训;2011年开始承担“国培计划”培训;连续十多年承担“阳光师训”“名师大篷车”等省级培训项目;2018年至2021年共承担国培项目31个、培训人数2166人次,省培项目13个、培训人数8989人次。2020年承办域外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甘南回族自治州2个“国培”项目及安康市定向培训1个项目,培训均取得良好效果。在连续五年的“国培计划”网络匿名评估中,学院承担的多个项目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示范基地”。2021年5月,被宝鸡市委宣传部和宝鸡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宝鸡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基地”称号。在长期的教师培训中,宝鸡教育学院高度重视高质量培训文化体系建设,并且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将“思想理念、人文精神”视为培训文化之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有形之物,系统而和谐地呈现,使主旋律和核心价值潜移默化地融入所有培训之中。宝鸡教育学院三栋主要建筑外形分别以书简、书摞、书架为外形,分别以“齐燕楼”(取“见贤思齐”之意与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燕伋尊师重教典故) “传薪楼”(取“薪火相传”之意和马融设帐授徒典故)“甘棠居”(源自典故“甘棠遗爱”)命名;又以“首善”“达人”“立心”“理仁”“维新”等命名校园道路;并以“三乐”“明德”等为亭、廊命名。博大精深的文化与精美典雅的设施环境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使学员受到感染与熏陶,得到涵养与提升。

——将“师德师风、教育情怀”视为培训文化之灵魂。培训文化的价值在于向善、激励、启迪、引领。宝鸡教育学院在多年来的教师培训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和影响,把教育情怀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内驱力。学员在宝鸡市教育中心专门设有一个“清风馆”,有党纪国法教育准则的宣传教育,也有教育英模的感人事迹,融抽象的理念于鲜活生动的本土故事。

——将“追高逐新、展示未来”视为培训文化之魅力。求新、求变、求发展是教师培训的主题,追高逐新、探寻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培训的共性。在培训文化建设中,学院不断创新,将无形的理念与趋势落实为有形的设施。2020年建成的教育科技馆,将教育现代化思想、教育信息化理念、人工智能等,通过器物展示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2021年开设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培训学员亲身的参与、生动的体验,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清晰明了。这些培训文化环境的创设,作为公共培训文化场所,为教师专业发展拓展了研修平台。

——将“用情用心、用智用力”视为培训文化之基石。“用情”即培训组织管理者要有深厚的教育情怀,要将满满的爱投入到培训工作中。“用心”就是工作态度上心,笔下工作细心,计划筹备精心,对待学员热情。“用智”就是先“想”后“做”,用思想指导行动,用智慧指引服务。“用力”即要倾力奉献平生所学,全力完成工作任务,用力履行自身职责。

高质量培训文化体系建设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工程,实践探索与教师培训要相伴而行。要将优秀的培训文化凝练为理念,升华为思想,沉淀为制度,落实为行动。虽然培训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春风化雨,滋养、影响着个人、团队、集体,甚至整个培训行业。因此,应从培训思想与理念、培训精神与价值、培训课程与形式、培训环境与设施、培训管理与服务、培训师资与学员着力建设,不断激活培训参与者的积极情感,形成健康、和谐、积极的培训文化和开放、包容的培训文化体系,促进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芳,张一春.教师培训文化的现状及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3):70-73.

[2]何君辉.试论教师培训文化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142-144.

[3]孟祥瑞.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3):56-58.

[4]李春杰.教育与梦想同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程明喜.教师学习:新时期教师培训文化建构的理念、内涵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8):9-13.

(李春杰: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