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构建“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以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为例,从优化资源载体、强化师资匹配、深化育人实效着力,通过企业-高校“一个共同体”联动机制、产学研“点智两翼载体”互促机制、本硕贯通“双驱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作用,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模式

引  言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实践又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对新时代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必须不断加快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步伐,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资源,第一时间捕捉市场中最新的创新创业需求,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现实困境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通过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行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帮扶机制、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高,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科技发展和新的生产工具不断推出,高校教学内容的结构也需要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更需要跟随市场更新。目前,多数高校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培训,组建了相应的管理部门或团队,但普遍存在一些盲区。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和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高,专业的针对性不强。多数高校仅通过设置必修课、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大学四年的专业教育有效结合,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特别是对实践环节的建设具有不完善性,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模糊等。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且涉及多学科知识,专业教师往往不具有实践经历,缺少创业管理经验;就业指导中心、学工处教师不具有学科专业理论,往往是从创新创业竞赛的技巧角度讲授,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有的高校虽聘请企业家、创业者担任创新创业导师,通过讲座、授课等方式强化教育效果,但缺乏常态化的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现阶段存在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经验相对匮乏、队伍结构单一的问题,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生学习后往往只是了解创新创业的理念,不能得到全面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育。

2.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比例不高,学生全面发展不充分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的主阵地。一方面要加强本科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高层次、领军型的研究生教育。只围绕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会造成学生普遍创业热情高、参与意愿强,但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成功率较低、可持续性较弱等问题。而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中,占比最多的两个是求职和升学,近年来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意愿和比例逐年递增。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教育注重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注重商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升学深造的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精尖科研创新人才,挺进国际学术前沿和技术前沿,可持续地开展有深度的科技创新。二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以实践为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创业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由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二者往往相互割裂、各自成独立体系,出现价值目标不统一、制度分工不同步、人员力量不合作、活动管理不一致等双创教育德育性不高的问题,学生容易缺乏大局意识,难以形成集体创新的浓厚氛围,未形成实践育人的有效合力,制约了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效果。

3.校企合作有待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推进产教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而言,产教融合需要依据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以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近几年,高校与企业在项目合作、赛事合办、基地共建等产学研合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行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还不能同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有效整合,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运行模式还不够完善,多数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教育基地落地较难;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发展、产业发展融合程度不够,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度不高,大学生的未来职业教育还未充分融合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高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与产业需求仍不能完全匹配。人才培养要实现由学科驱动转为产业需求驱动,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才能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间的矛盾。

“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建设目标与思路

1.“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建设目标

一是以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以下简称“电智学院”)为试点,“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从组织主体、平台载体、运行机制的三维视域出发,构建一个“校企联合育人共同体”,建设“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和“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作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双翼载体”,搭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驱动、学术型创新人才培育和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互促驱动的“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二是探索“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通过“校企双导师”全程指导机制,“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整合行业企业等创新创业资源,让第二课堂围绕第一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课程设计、平台载体建设、实践活动组织、保障机制设立等四个方面融合促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德育性,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实到实践育人根本,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三是强化“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和“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水平项目培育的“双翼”孵化作用,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技术含量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从双创意识唤起到双创素质培养再到双创项目孵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术型创新人才培育比例和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全面提升就业质量,优化教学型地方高校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

2.“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建设思路

“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依托电智学院与行业内领军企业联合创办的产业学院,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进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理念,依据产业发展需求,从强化师资匹配、优化资源载体、深化育人实效着力,通过企业-高校“一个共同体”联动机制、产学研“点智两翼载体”互促机制、本硕贯通“双驱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作用,构建“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本模式由校企双方组建企业实践导师和高校专业导师,形成“校企双导师团”,从师资配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联动“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和“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实践育人“双翼载体”,协同实施课程教学设计、平台载体建设、实践活动组织、保障机制设立等环节,形成以校企双导师带动研究生,研究生带动本科生,分层分类贯通培养。同时,“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注重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使学生在个人创新的基础上带领团队集体创新,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驱动、学术型科研人才培育和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互促驱动的“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构建“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主要由育人主体、育人平台、育人活动和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协调互促,构成整体。

1.构建校企联合育人“一个共同体”

结合地方高校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特点,积极发挥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科专业方面的优势,围绕国家战略要求、学校重点工作和学院中心工作,深入挖掘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有效资源,依据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企业最贴近市场需求的技术支持,达成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通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展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共同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将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从学科专业角度开展专业性创新创业课程和个性化的实践教育活动,从研究生至本科生贯通培养。形成企业实践导师和高校专业导师“校企双导师团”,由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导师,侧重从市场的痛点和技术的应用层面给予指导;由学院相关领域专业教师担任学术导师,侧重从国家的战略和学术的延伸层面给予指导。“双导师”从科研和科创层面同时给予“双平台”贴身的技术支持,并不断聘请其他优质企业导师形成“智库团队”。

2.建设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双翼载体”

以电智学院为试点,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两个维度出发,建设“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和“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点智”意为点亮智能科技,以科技启智育人,更是学院名称缩写“电智”的谐音。“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注重用创新教育强化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科研的意识,培养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注重用创业教育突出实现高质量就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持续地孵化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1)“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以研究生为研究主力,带动高年级本科生。由企业实践导师和高校专业导师贴身指导学生明确研究方向,带领学生形成科学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学术课题、攻克技术难关,形成论文、项目、专利等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热情,带动升学深造的科学研究氛围,培育高精尖学术型创新人才。

(2)“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以研究生为驱动,以高年级本科生为主力,带动低年级本科生,依据“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的研究课题,由企业实践导师和高校专业导师点拨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打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落地、实习创业模拟演练、科技类社团指导;同时,学生工作队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锻炼一支创新意识强、能力高、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生团队,孵化一批围绕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高质量实践育人项目,提升创业就业“软实力”,培育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3.形成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驱动”动力循环

(1)构建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形成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互促驱动。淡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历边界,树立低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分层分类、三级贯通培养理念,突出高年级本科生高可塑性的过渡状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成长环境、学业学习、素质能力等情况在理论教学、创新实践、创业孵化的各个环节分层分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专业探索中双向匹配,实现低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纵向分层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横向分类培育,提升高精尖学术型创新人才培育比例,提高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互促驱动成长。

(2)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黏合作用,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驱动。“点智”双翼载体定位明确、业务明晰、分工明确,落实“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作为纵向分层培养的火车头和本硕贯通培养的驱动力,以创新教育为主,强化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科研的意识,培养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和各类科技竞赛项目的孵化器,以创业教育为主,突出实现高质量就业,着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可持续地孵化高科技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有效活动中成长成才。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组织做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服务和后勤保障,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黏合剂”作用,合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一体两翼双驱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

1.“校企共同体”联动机制

联合创办产业学院以培养区域重点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为主要目标,企业提供资金和市场化的技术支持,共同开展包括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专业教育、专业性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非课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双导师”可采用“二对一导师辅导”的方式,一个研究生、一个科创项目配备“双导师”,二者联合互动给予全程化、持续性、有效的帮扶和指导,使学生在科学知识储备、创新意识培育、科技资源整合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武装。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成果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导师的考核评价方式,鼓励专业教师投身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导师库。

2.“双翼载体”互促机制

从技术实践和人员布置统筹规划,从知识成果转化的角度,由“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向“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输送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科技创新等实践育人的“原动力”。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角度,由“点智”科技创新工作室向“点智”科学研究实验室输送有科研潜力的创新人才,科研平台与实践平台相互依托,互促育人。发挥“点智”双翼载体的互促机制,由低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分层分类三级贯通培养,针对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基础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三大四年级学生,通过专业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和个性化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格;对于创新创业意识强、创新能力高的学生,通过升学深造、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等形式,培养成为高精尖的学术性创新人才,孵化高技术高科技的创新创业项目。

3.“双驱动”协同机制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驱动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平台载体建设、实践活动组织、保障机制设立等环节,由学生工作队伍协同组织实施,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实践、实习实训等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活动中,准确定位育人目标,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提升其德育性,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2)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互促驱动机制。学院制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实施办法》《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推进本科生升学工作积分制实施办法》,突出高年级本科生高可塑性的过渡状态,为平均学分绩点在专业前15%或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二学生配备“校企双导师”,提前进入“点智”双翼载体,实现低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纵向分层培养,学术型和创新型的横向分类培育。在三个学生发展阶段,依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将学生分层分类到“点智”双翼载体,给予重点清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实践教育,提升学术型创新人才培育比例,提高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洪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76-81.

[2]丁玉斌,刘宏达.大数据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72-76.

[3]周曼,李红春,华磊,等.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基于江西五所高校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5(9):89-95.

[4]徐新洲.以“两融合”驱动“双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70-72.

[5]陈妮娜.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1):114-117.

[6]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以黄淮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2):48-52.

(杨婧: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