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疫情时代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课程发展带来了挑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德法”课要在遵循思政育人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共情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和结终点,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平台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和拓宽“德法”课教师的理论高度和知识宽度,有效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度,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共情意识  互联网视域

课题:陕西省教育工委2021年首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后疫情时代“战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课题编号:2021SPWSKT-C-44)。

前  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中国青年大学生是接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政必修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简称“德法”)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具有基础育人作用。

后疫情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指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过去的时期。近些年,在“互联网+”视域下,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虽然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但在全国范围内,网络化在线教学的全面实施还从未有过。而新冠疫情的肆虐使得网络化教学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这一变化让高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课程特征,“德法”课教师积极利用虚拟线上环境,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要着重解决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难题。因此,探讨“德法”课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结合时代特征和课程特征,使授课模式不断创新。

“德法”课的建设历程及性质

1.“德法”课的建设历程

“德法”课是大学本科五门思政必修课程中最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门课程,不仅具有思政课共同具有的立德树人属性,还具有“德法”课独有的特殊性,其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尝试期(1980—1986年)。改革开放前,我国思政课以“马列课”为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没有列入学校正规思政课堂教学渠道,只是以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相关教育。改革开放初期,从1980年至1984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开展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相关通知,并尝试在一些高校试点。在中共中央多部门的提议和倡导下,经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1986年,思想品德实践课和法律基础课逐渐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为正规课程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确立期(1987—2005年)。1987年,“大学生思想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统一被称为思想教育课程。1993年,思想教育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统称为“两课”。2005年的“05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确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

建设期(2005—2020年)。“05方案”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分等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9月,第1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统一在全国大学生中使用。从2007年至2021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础”课编写组召集专家,先后7次对教材进行修订。当下,高校大学生使用的2021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是课程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经过多轮打磨和修改形成的,成为思政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2.“德法”课的性质

从1980年至今,“德法”课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课程探索,到本世纪初的课程确立,再到2021年的课程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也获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化的推动,更离不开课程本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针对性强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中,大学生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思考,关于理想、信念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思考与困惑催生了“人生哲理”课程的设置;在研究和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程中,“德法”课的结构越来越合理,内容越来越完善。可以说,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与反馈对“德法”课程的确立以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与其他思政课程相比,“德法”课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切身感受距离更近,具有明显“双主体结构”特征,既有政治性,又有知识性;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

3.“德法”课教师的困惑

近年来,中共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地位,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德法”课教师应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立场,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价值引领,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质结构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和素养,完善授课内容,提高授课质量。为提升授课质量,“德法”课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双向互动,用学理的高度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度,用知识的厚度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用独特的角度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度。

但是,当“德法”课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和充沛的激情将自己全副武装,满怀信心地走入课堂,为大学生开启本科阶段第一门思政课程时,可能会碰到如下情况:热心遇冷眼、热切遭冷嘲、热情受冷遇。产生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成见,而是对这门课程无兴趣,导致学生对课程无兴趣的原因是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太熟悉。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等词是大学生早已在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的内容。心理学关于认知层面的一个观点是“越是熟悉的事,越容易掉以轻心”。大学生因为对“德法”课程的内容太熟悉,导致他们对此课程很无感,甚至是教师还未开始正式讲课,就已对这门课程失去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也许是“德法”课不能深入学生之心的痛点之一。而随着高校线上教学的频次明显增多,“德法”课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能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疗愈这一痛点,“德法”课教师不妨以共情理论为切入点和终结点,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共情意识培养为切入点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度

共情理论最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共情最核心的内容是使自己产生与对方相似的情绪,随后则是关心和安慰,最后才是设身处地帮助他人,即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并进入另一个人的感觉和情绪。想让学生对“德法”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感兴趣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情意识培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共情包含认知层面的共情和情感层面的共情;共情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共情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共情。这些共情是交织产生作用的:有了对知识的认同,情感自然会贴近;有了情感上的认同,知识和价值观的传递会更加轻松。在共情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1.认知层面的共情——用逻辑性增强课程清晰度

思政课是一门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有人说,要如盐入水、润物无声;有人说,要有味、有趣;有人说要有理、有据。因此,思政课除了要有温度、有情怀之外,还要像数理学科一样有逻辑性,只有让学生知道了“来龙”,他们才可以明白“去脉”。因此,后疫情时代,在厘清课程的大结构和章节的小结构上下功夫依然是“德法”课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要厘清课程结构,则需“德法”课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教材结构。

“德法”课教材由绪论和三大板块(思想+道德+法治)构成。绪论针对青年大学生所处的新时代历史方位,提出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使命担当。

“思想”板块是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内容,从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学习,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厚植家国情怀,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定器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展现民族精神的磅礴伟力和时代精神的青春能量。

“道德”板块是第五章的内容,着重抓住大学阶段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大学生在认识道德本质及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提升道德素质,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学懂弄通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并将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落实落细落小。

“法治”板块是第六章内容,集中阐述法治在现代文明中的制度基石作用,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特征,引领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道德”和“法治”又可划分为一个大类,属“行为规范”范畴。“德法”课教师以“成为怎样的人—怎样做人”为价值主线,让学生明晰方向目标,确立价值参照,继而从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两个方面引导大学生领悟“成为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是民族的呼唤、时间的需要。

2.“互联网+”视域下的共情——适应时代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度

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突破,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边界,打破了教师只能在课堂讲课的固有思维。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在创新线上教学的路径和策略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虽然线上教学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特殊时期的教学提供支援,为学生拓宽学习路径,但它毕竟是建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虚拟场景,缺少师生面对面的眼神交流和情感交流。对于思政课程而言,有温度的课堂讲授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如何随着客观事实的需要,科学调整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是思政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虚拟课堂中,网络连接着全国各地上百个学生的电脑或手机终端,虽然可听可见,但互动性远不如线下教学,麦克风和摄像头传递给彼此的声音和影像效果较之真人的物理见面显得十分有限,导致出现了学生反馈不及时、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教师难以长时间保持激情的问题。

对此,“德法”课教师应静心深入研究线上教学的方法,主动学习各种线上教学新技能,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共情,在虚拟教学环境中一起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同频共振。

3.情感层面的共情——用特色增加课程亲和度

亲和度的本意是不同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属性,属化学范畴的概念,引申到人文社科领域,亲和度是指人们在心灵上的交流与融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德法”课教师而言,后疫情时代如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何通过共情意识培养感知学生的感觉和情绪,以增强课程的亲和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德法”课教师可以通过眼神交流、言语互动、肢体展示,或者是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将精彩的课程内容呈现于学生面前。但是,在后疫情时代,当物理的线下授课不能进行时,教师就需要找到一个准确的、能增进亲和度的通道,顺利进入学生的感觉和情绪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进行碰撞,以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

这个准确的通道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其进行深度思考的路径。“德法”课教师不妨从学生专业入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对话桥梁。作法一: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可以在“思政+专业”的大框架下,遵循思政课指导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高校的专业资源,解决引导学生学习思政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例如,西安美术学院的“一画一课”、中国戏曲学院的“国韵留声”、广州美术学院的“画中有话”等都是利用网络平台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呈现了精彩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作法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和教师、同学讨论与合作,在交流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共情意识。同时,学生还应多参加特色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教学成果体现自我价值,将思政课内容入脑入心。例如,河北大学以“微电影”为载体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其最大的成功点就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策划、主动思考,用学生的作品影响学生,用学生的努力影响学生,这样的“特色激励”起到的育人效果更明显。

以共情意识培养为终结点,提高“德法”课教师的真功夫

后疫情时代,“德法”课教师应以共情意识培养为切入点,从认知层面、互联网视域和情感层面,在清晰的逻辑性、创新的教学手段、特色的亲和度等方面不断探索,将“德法”课打造为有温度、有特色的思政课。另外,“德法”课还要有质量,否则就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无法达到教育部对本课程的育人要求。教师可以共情意识培养为终结点,在夯实自我理论上下真功夫,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高度,为提高“德法”课的授课质量练好基本功。

1.学习文献资料,提升理论高度

后疫情时代,“德法”课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播途径和方式的基础上,千万不可忘记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一定要不断提高理论高度。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文献研究和学习是掌握基本理论的重要方式,也是把握最新研究动态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帮助师生科学地认识过去,还能帮助师生辩证地理解当下,更能帮他们有效地面向未来。重视文献资料学习是提升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也是打造“内容为王”思政“金课”的有效手段。一堂高质量的思政“金课”,离不开系统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手段的创新性和思政的学理性。“德法”课教师的讲授要完成得非常流畅,就需要教师有效利用文献资料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解决教师本身的知识盲点。文献资料不仅能充实教师自有的理论库,还能解决理论学习碎片化、表面化的问题。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前辈研究的终点,又有助于教师确立自己理论研究的起点。第二,解决学生的困惑点。文献资料在真理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方面具有其他资料不可比拟的优秀性,“德法”课教师在充分耕读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点,使高校思政课有“理”、有“情”、有“趣”,用扎实的学理性征服学生。

2.汲取广博知识,拓展理论宽度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教师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智者”,智者的标志就是要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学识。后疫情时代,“德法”课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知识结构的精进,不仅要当好“人师”还要有“经师”风范,要从国家教育事业的大局出发,通过多读书和多实践积累广博知识。中国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曾以钢琴教育为例指出,钢琴表演艺术所体现出的,应该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作为钢琴家,不但要有演奏钢琴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很难想象,假若你对欧洲文化、历史一无所知,却能演奏好贝多芬、莫扎特。由此可见,“德法”课教师若想提升授课质量,不能仅仅满足于钻研本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德法”课教师不仅会说思政语言,还能在其他学科,以及处世、生活等方面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德法”课教师的成就感多来源于学生的认可,源于成功的课堂讲授,源于“一棵树影响一片森林,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的育人效果。后疫情时代给“德法”课教师提供了时代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共情意识培养可在“德法”课教师与青年学生之间搭建起“有效地教”与“入心地学”的桥梁,帮助大学生构建思政课理论之基、奠定“三观”形成之梯。所以,“德法”课教师可以共情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自己的理论高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希.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N].人民日报,2021-12-01(06).

[2]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12.

[3]艾四林.领航理想信念 落实立德树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5-16(06).

[4]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教学与研究,2006(8):27-31.

[5]王擎,康秀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29(5):62-65.

[6]张帆.专业音乐教育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韩晶磊: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晓剑:西安美术学院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