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找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通过“剪除”小麦中的“叛徒”,使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从而开辟了小麦抗病育种培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迅速震动了学界和业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是一支由康振生院士领衔,国家杰青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杰出人才组成,具有国际化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教师团队,他们传承创新,砥砺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0516102948045-89-6ab33.jpg_scale.jpg


师传——立志做“大先生”

“1982年,先生将我带进了小麦锈病研究的学术殿堂,那一年我25岁,先生60岁。此后的25年光景,我师从并追随先生,共同奋斗在我们国家保护粮食安全的主战场。”康振生院士在纪念李振岐院士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们的成就是在李振岐院士与康振生院士两代科学家奋斗基础上取得的。是追求真理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让李振岐院士和康振生院士两代人及其团队创造了奇迹。”康振生院士的学生、团队成员王晓杰教授说。

“晓杰老师、康老师和康老师的老师李先生就像一座座温暖有力的大山。”在团队青年教师汤春蕾眼中,他们的团队就是后浪与前浪交替,新人和前辈接力,激励着后浪在传承中奋进,在奋进中创新。

团队成员扎根西部、无私奉献、潜心研究,他们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凝练形成“师承相续、相互协作、艰苦奋斗、潜心钻研”富有鲜明特色的“东南窑文化”,激励大家努力成为矢志不渝的“爱国者”、攻坚克难的“实干家”、意志高远的“大先生”。

多年来,团队累计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陕西省教学名师、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杰出成就奖等荣誉称号10余人次。

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挖掘周尧、李振岐等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打造23个思政典型案例,开展“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竞赛练兵,探索形成“溯农源、彰农本、兴农学、践农行”的优秀学科文化,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和陕西省教学团队。

由康振生院士带头,教学名师与骨干教师协同为本科生授课,联合讲授新生研讨课,参加“教授接待日”,筑牢学生知农爱农的思想根基,实现全方位育人。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100%。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承担陕西省及学校的教改项目50余项,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组队建课授课,打造普通昆虫学等精品课程。同时,还将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之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实践教学,寓教于研,实现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的无缝对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术骨干和技术精英。

创新——努力出“大成果”

走进团队实验室,实验台上摆满了各种仪器和试剂,每个人都在认真干着自己的工作,他们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多年来,他们就在这样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实验过程中,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进步,最终在小麦条锈病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

“我们的科学研究要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而我们所做的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在康振生院士带领下,团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重点围绕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控制技术开展了长达40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等重大病虫害的致灾机理与防控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

团队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小麦条锈菌在转主寄主小檗上完成有性生殖是病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揭开了“越夏易变区”新菌系产生之谜,揭示了毒性变异规律与调控寄主免疫机理,成为国际条锈病研究的又一里程碑。

20230516103051662-45-9530f.jpg

团队发现赤霉菌特有的受体,揭示了其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为真菌遗传学开辟了新方向;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为我国现代生物育种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提出了防控新策略、构建了防控技术新体系,示范推广成效显著。他们研发植物源农药新品种12个,集成作物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新体系20个,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

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600余篇,其中有45篇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顶级刊物及其子刊,以及《美国科学院院报》等期刊发表。

全球锈病协作组织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植物病理专家罗涅·科夫曼(Ronie Coffman)教授赞誉说:“中国的防治技术可以成为国际小麦条锈防治的模板。”康振生先后被邀请到肯尼亚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生产防治指导,将小麦锈病防治的“中国模式”推广到世界。

近年来,团队不断推进科研工作与旱区农业实际相结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等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累计应用3.5亿亩,挽回粮食损失150亿公斤。

团队围绕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警、绿色植保技术等向国家级及省部级部门建言献策38次,撰写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等建议被农业农村部、陕西省委采纳,主持制定小麦、苹果、蔬菜等重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标准14项。

团队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将昆虫知识与科学家精神相结合,面向大中小学生和公众开展科普教育150余万人次;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系列活动500余次。

情怀——做“有粮心”的人

康振生院士的导师李振岐院士出生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青年时期就把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立志消灭庄稼病虫害,造福人民,并将这种信念融入一生。他常说,要到农业一线去,了解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提出关键的防控技术,实实在在地服务农业生产。

他始终心怀祖国,服务国家需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心中,位于学校北区的“东南窑”有种神奇的力量。这个由防空洞改造的窑洞实验室,先后走出过李振岐、康振生两位“师生院士”,成为一代代师生的精神家园。

杨凌是农科城,也是小城,生活条件和吸引力颇为有限。康振生团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几乎每位“牛人”都曾拒绝过沿海高校的“挖角”。他们说,科研是第一位的,杨凌接地气,搞农业的,离田地近,心里踏实!

“我也当过农民,知道种地的辛苦和不易。一斤小麦一块钱,种粮的农民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我是从麦田里走出来的院士,必将不忘初心,回归麦田,做一个有‘粮’心的人……”在“东南窑”的小麦病理实验室,康振生院士依然还在忙于和小麦条锈病“较劲”。

“要始终怀有初心——科学研究必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再在这个过程中提炼科学问题进行基础研究;要能真正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实际贡献,少一分急功近利,多一分踏踏实实。”王晓杰坦然地说。

康振生团队建立的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与有关单位联合构建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我国12省(市)大规模应用,成效显著。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40亿元,该项成果于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国家最高成果奖励。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康振生团队陆续与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让中国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国门。有外国专家把他的团队赞为“杨凌Group”(杨凌小组),将他的实验室称为“康Lab”(康实验室)。

弟子们都喜欢康振生的一句话:“农业院校教师一生要站好两个讲台,一是教书育人的讲台,一是田间地头的讲台。常常自问初心何在,人生之路就会走稳走远。”

(董琰、王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