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期,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校本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成为被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与培训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人们逐步意识到“校本培训”对教师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忽视,更多情况下培训会流于形式。因此,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从主体性教育的相关理论出发,建构一种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方式,即“校本学训”,对发挥教师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体性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校本培训”强调以学校为本,教师接受校内外组织的培训来促进自身发展。其中,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技术倾向,忽视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在“校本培训”基础上提出的“校本学训”理念,更关注教师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可弥补“校本培训”中机械式灌输的讲授模式带来的不足。具体而言,“校本学训”指的是以学校实际需要为根本,教师合作学习并反思教学过程,自主发掘相关问题并进行记录收集,学校可根据收集的问题聘请大学教授或师资培训的专家学者进行解答指导。“校本学训”强调教师自主反思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以大学教授或师资培训的专家学者进行问题解答指导为支撑,教师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学校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发展专业能力。

一、“校本学训”的特征

学习主体性。“校本学训”强调教师自主探究、自主研习,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地位。以往的培训总有机械化倾向,忽视教师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专业培训发展过程中的接受者,因此,在“校本学训”中,教师的学习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教师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研习,逐步发掘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逐步加强问题探索欲,对于今后教师在专家指导学习过程中的效果提升有明显的作用。故“校本学训”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教师的学习主体性。

合作互动性。在教师自主研习的过程中,免不了和其他教师、学生等进行交流合作,在互动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针对自己研究发现的问题,开展互动交流,这也是“校本学训”的一大特色,即在合作互动中交流学习、逐步成长。同时,通过合作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自主探究,逐步汇总问题,经过专家的指导后,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指导能动性。在“校本学训”中,教师在专家指导过程中,是有目的和有问题指导的。因此,专家指导培训的过程也具有能动性,专家根据教师的问题,适时调整指导培训的主题与方案。在“校本培训”中,专家学者们通常会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适时制订培训主题,并按培训时间依次对各类学校进行讲座指导。这类做法过于机械生硬,没有考虑不同学校教师的实际专业发展现状,因此,如果教师带有明确的问题与学习的目的,专家指导会适时适地进行能动调整,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发展有效性。教师在学校情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与反思,寻找研究问题,并逐步明确问题重点,通过专家学者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能动性的指导,对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十分有效。“校本学训”使得教师逐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效果明显,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教师学习主体性和发展能动性逐步在“校本学训”中得到体现,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校本学训”具有发展有效性。

二、“校本学训”的专业实践路径

结合“校本学训”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可以简单梳理出“校本学训”的专业实践路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教师自主合作学习→反思产生问题→寻求发展途径→请专家研讨→整体能力提升。

教师自主合作学习。在“校本学训”中,教师的学习是首要的,只有先进行自主性合作学习,积累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并从中梳理出自己研究发展的兴趣方向。这一环节是基础,教师只有先通过自身学习,才可以为后续的专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发挥“校本学训”的有效性。

反思产生问题。教师在自主合作学习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总结,产生研究问题。反思产生问题的环节即教师通过大量的自主学习后,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发掘出总结的研究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给予教师研究方向的指导。

寻求发展途径。在反思产生问题之后,教师会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寻求发展途径,试图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寻求发展途径直接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并且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研究综合能力。

请专家研讨。教师在解决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专家研讨,帮助自己解答问题。教师在自身问题的指引下,和专家深入研讨,避免机械式的说教活动,一定程度上减少形式化的培训活动,最大限度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实现培训目的。

整体能力提升。教师在“校本学训”中充分发挥研究主体性,不仅提升了教学技能、发展专业能力,还充分提高了教师合作交流、自主研修的综合能力。这种基于学校的学训过程,在最后一个环节对于教师而言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因此,学训的专业发展效果显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要实现“校本学训”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及教师必须有主体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视角,并把握“校本学训”的基本特征,为“校本学训”的进一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从“校本培训”到“校本学训”并不是否定原来的培训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术语变化,而是在原先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促进教师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教师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终身性。

面对当今教育、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新时代要求,教师需转变学习意识与学习方法,关注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弥补传统培训中机械式灌输的讲授模式所带来的不足。因此,“校本学训”这一理念对于筑牢教育根基、加快科技创新、激活人才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