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助力学校,学校培育教师。近年来,延安市安塞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塞发〔2020〕8号),积极探索教师管理体制新模式,有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记者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就如何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培育高质量教师队伍专访了延安市安塞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录元。

记者:“县管校聘”是一项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那么安塞区是如何落实“县管校聘”的?

高录元:“县管校聘”是激发教育发展内在活力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加强县域教师统筹管理、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县管校聘”改革,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教体、人社、编办和财政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确保改革有序推进。2022年11月,在充分参考其他省市“县管校聘”改革的做法、经验,广泛听取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联合安塞区编办、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印发了《安塞区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塞教体发〔2022〕120)号),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思路予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厘清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权限。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由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会同教体局核定教师编制、职称岗位等“总盘子”,教体局在核定的总量内,拥有教师管理、使用“全区一盘棋”的自主权,每学年根据学校生源变化、教师结构和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等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县域内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推进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二是完善岗位聘用管理制度。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平等竞争、重新聘任岗位,既能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和敬业精神,又能打破用人单位“能进不能出”的局面,逐步建立符合教育特点的选人用人新秩序、新常态。三是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通过核编定岗、竞聘上岗,促使超岗学校教师向缺岗学校合理流动,解决校际人员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城区优秀教师到乡镇薄弱学校支教或任教,推动区域内优秀教师“大循环”。

记者:深化“双减”关键在教师。安塞区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在这一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高录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双减”政策的巩固和深化,关键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师德。全面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格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通过开展国旗下宣誓、师德承诺、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活动,着力培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弘扬高尚师德,每年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一批师德模范,多渠道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引领广大教师向先进看齐,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二是优师资。强化教师补充,通过“特岗计划”“双选会”等方式,每年补充60名左右教师,有效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教师交流,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实行城区学校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乡镇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制度,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提升了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三是提师能。建立“教科研训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开展“国家、省级、市级、区级、校本”五级培训,每年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全区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实施“3421”名师工程,累计评选认定区级名师120名,培养省市级骨干109名。制定出台了《安塞区名优教师管理办法》,区财政每年设立骨干教师激励资金100万元,实行名优教师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对评选出的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一次性给予1000元、2000元、5000元奖励。对市级教学能手及以上骨干教师,按照市级教学能手0.5万元、省级教学能手0.5万元、市级学科带头人2万元、省级学科带头人3万元、市级名师3万元、省级名师5万元的标准设立奖励基金,每学年考核一次,评定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严格考核奖惩,有效激发骨干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虽然我区在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县域教育存在的普遍困难和问题:一是教师队伍结构、学科分布不合理,骨干教师分布不够均衡。二是名优教师外流严重。随着先进发达地区学校集团化办学步伐加快,加之这些学校优厚的待遇,每年都有安塞本地培养起来的学科骨干流向发达地区学校,影响了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三是受疫情影响,近年来教师“线下”培训少,“线上”培训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逐步解决。一是用制度留人。制定出台了《安塞区教师调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服务年限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教师外流。二是用待遇留人。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在财政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按照平均每班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核定班主任津贴,教师人均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核定教师培训费,人均不低于400元标准列支乡镇教师生活补贴,有效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用培训引领。针对“线上”培训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2023年春季,我们重新启动了“鼓乡教育大讲堂”,邀请省内10多名知名专家教授,对全区校(园)长、骨干教师和局机关干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菜单式”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在教师职称评聘方面,安塞区出台了怎样的政策?

高录元:根据省、市最新职称评审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制定出台了《安塞区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名优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局直属单位职称评审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区教体局在充分摸底基础上,按照“全区统筹、横向均衡”的原则,将评审名额分配到学校,各校根据量化积分确定评审人选,经过个人申报、学校公示、教育人社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延安市人社局和延安市教育局评审。

记者: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安塞区的教学评估手段较“双减”之前有哪些变化?

高录元:“双减”政策实施前,我区中小学主要以课堂教学质量(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校完善了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主的教学评估,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积分,并将评估结果与评优树模、职称评聘挂钩,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师德师风考核,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师德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专业知识考核,包括学历情况、职称情况、继续教育、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的综合评定。三是专业能力考核,包括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评估。四是工作绩效考核,包括教学成效、教研成果和民主测评。同时,各校对教师个人获奖情况给予考核一定的加分。

记者:教师专业化成长任重而道远,在试点改革基础上,安塞区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高录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化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两项创建”需求,采取以下措施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树立“教师第一”理念。全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用尊严留人、用情感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同时,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全面清理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让校园回归平静,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二是深入实施教师全员培训。按照“国培计划为引领、省市培训为助推、区级培训为核心、校本研修为主体”的思路,通过“线上”“线下”和“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每位教师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区域外,紧紧抓住合作机遇,每学期选派一定数量的校(园)长、优秀乡村教师和高中骨干教师到海亮教育参加名校访学、高端研修和跟岗实践。区域内,办好每年两期“鼓乡教育大讲堂”,并通过送教下乡、联片教研和校本研修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三是强化“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实施“鼓乡名师”工程,每年评选表彰区级教学能手60名、学科带头人30名、教学名师10名,培养省级骨干教师1—2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继续实行名师考核激励机制,真正让名优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记者:感谢高局长的精彩分享,相信安塞教育未来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