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STEAM教育理念广泛运用,其学科融合性、体验性、趣味性、情境性、合作性、人文性等核心特征在本质上与学前教育是贴合的,培养创造型人才也是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作为幼儿教育者的我们,应顺应目前幼儿园课程建设发展的大方向,将目光聚焦于STEAM课程设计的实践操作层面,探寻STEAM教育在学前领域落地生根的设计路径。本文将以航空飞行器主题为例,从软硬件打造出发,探寻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分享幼儿园STEAM课程设计的策略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儿童发展的整体性,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STEAM 教育将探究及学习安排在真实情境之中,幼儿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理解、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性、原理性知识内容,并在大量的合作机会中提升相关能力。不论是理念方式还是培养目标,STEAM教育都与以问题为导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本质是一致的。笔者所在幼儿园于2019年被评为陕西省STEAM教育种子学校,我们围绕“幼儿园开展STEAM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方法探索”的核心内容开展研修探究。同时,依托幼儿园地域和家长资源优势,于2020年成功立项陕西省级STEAM教育专项课题“航空飞行器主题下幼儿园STEAM课程设计的实践研究”,且思且研,且行且探。

一、软硬件打造,奠定幼儿园STEAM课程设计的基础

(一)创设STEAM教育空间环境

首先,创设STEAM公共环境。我们积极打造蕴含“自由、发现、创造”的互动性环境,如能够感知操作的主题墙、随处可见的涂鸦墙等,满足幼儿即时创造的需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我们开发了星球探索区、户外建构区、模拟交通区等大型活动场地,丰富的游戏内容及多样的玩法,让幼儿在感知、探索中发现科学世界的秘密,为航空飞行器主题下开展STEAM教育奠定公共环境基础。

其次,创设STEAM部室空间。打造航空飞行器特色的科学发现室,投放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模型,提供乐高积木、吸管、冰棒棍、棉签、别针、泡泡泥等充足丰富的建构材料;打造发展幼儿空间设计、数学测量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美工室、木工坊,根据航空飞行器活动主题投入木片、木块、木棍、刨花等原始材料和可供钻刨锯削的操作工具、机器,培养幼儿的STEAM综合素养。

最后,创设STEAM班级学习中心。专设STEAM区域以扩大活动空间,投放航空飞行器书籍、操作材料等,陈列幼儿作品。打造班级STEAM活动主题墙,幼儿通过记录板和人手一册的记录单,随时将萌生的问题、活动过程和创意灵感留存。同时链接美工区、表演区、角色区等区域,利用班级一切可利用的环境供幼儿发现探索,在班级内营造浓浓的STEAM探究氛围。此外,幼儿园无线网络实行全覆盖,每班配备笔记本电脑和智能一体机,便于教师随时下载所需课程资源,为幼儿泛在、灵活的学习方式提供有效支持。

(二)建立STEAM课程资源库

充分挖掘并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丰富航空飞行器主题下的STEAM教育课程内容。

1.人力资源,如专家、教师、幼儿、家长的经验及专业背景。我们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定期邀请家长进课堂为幼儿、教师进行航空飞行器专业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并提供书籍、模型、参观场馆等各类资源。

2.物质资源,如购买或让家长提供STEAM教育及航空飞行器的书籍、模型玩具,添置幼儿操作材料包、录课软件等。

3.文化资源,如航空科技馆、飞机发动机博物馆等,在社区周边乃至全市范围内,提供实地参观的航空飞行器相关场所。

4.电子资源,如相关专业知识视频、电子书、网站等,建立共享资源库。

(三)培养拥有STEAM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

要想STEAM教育落地生根,首先应从源头对教师进行理念的更新。我们积极搜寻相关教育书籍、线上视频等资源进行学习,外派种子教师和实验班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训后将所学、所思与大家分享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将STEAM与本园实际相结合,进行尝试探索。持续不断的反思总结,是探索课程建设的不竭动力。我们通过专家指导、主题式教研、同行交流、成果分享等多种形式,审议监测、梳理提炼、反馈改进,不断推动教师提升STEAM教育的主动性、反思性、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

二、构建“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学习共同体

在STEAM课程设计之初,先要构建起“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

20230506105702124-58-c0ea1.jpg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充分相信幼儿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的意愿和能力,尊重并保证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顺应幼儿问题点、兴趣点和需求点持续生成STEAM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也在体验与成长中,给予教师课程设计的反馈,在与家长的共同参与中不断发展。

同时,教师要将STEAM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获取家长的信任、认可与充分的支持。在课程进行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家长积极参与的身影,如前期主题内容审议时,邀请家长共同研讨给予航空器专业的指导,过程实施中定期邀请专业的家长,面向幼儿进行航空知识微讲堂、航模展、亲子活动等,面向教师进行座谈、一对一咨询等以弥补航空器相关技术的空白,将专业的航空器知识传授给师生。家长也积极为STEAM课程提供书籍、航模、参观场地等物质文化资源,家园统一教育理念,在不断沟通中达成教育共识,实施统一的教育行为,共同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主体。

此外,在课程评价中也应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监控作用,通过观察、调查,从幼儿、教师、家长三方面监测课程设计情况,检测课程开展成效,及时反馈调整,不断改进提升。

三、形成“六步骤”的幼儿园STEAM课程设计路径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端,虽然STEAM课程中具体的设计是以生为主,但有准备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幼儿身心仍处于初步发展水平的学龄前阶段。每个主题的初始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进行预设,从预设引发幼儿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以推动后续课程深入开展。因此,我们秉承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鹰架”的理念梳理出幼儿园STEAM课程的“六步骤”设计路径,下面以中班航空飞行器主题STEAM活动“水上飞机大探秘”为例进行具体阐释。

20230506105702129-99-0d8d6.jpg

STEP 1:前期调研,经验准备——为STEAM主题来源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幼儿的问题点、兴趣点,把握活动开展的契机。在具体活动实施前,教师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以期了解幼儿对某一种航空器的已有经验,以及家长能够提供的相关资源,为后续环境的打造和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如“水上飞机大探秘”主题来源:在一天离园时,有一个孩子突然喊:“快看天上那是什么?”孩子们全部被天上白白的线吸引了,有的孩子说:“这是火箭。”“不对,应该是喷气式战斗机吧!”“好像彩虹啊!”……从孩子们的聊天中,我们发现他们对飞机很感兴趣,同时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于是我们抓住契机,把握当下的兴趣点,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关于飞机的系列活动。

STEP 2:环境支持,激发兴趣——明确STEAM主题目标和环境创设的方向。

从S、T、E、A、M方面确定活动目标,体现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水上飞机大探秘”主题目标:S—知道水上飞机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了解物体的沉浮和浮力大小;T—能利用不同的粘连工具,帮助改造水上飞机;E—绘制改造设计图,并根据设计图进行改造制作;A—自主绘制设计图,并在活动中将自己的发现、问题及活动过程用绘画的方式记录;M—通过比较测量,知道物体浮力的大小和飞机各部分的大小比例。

在环境创设上,STEAM学习中心作为课程开展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着力打造能够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和发现问题的环境。在活动区域展示航空器外形、内部构造、适用场景的绘本、图片、视频、模型等,激发幼儿主动进行提问。主题墙上呈现幼儿见过的飞行器图片、想知道的问题表征以及教师针对幼儿困惑呈现的科普小知识等,并记录幼儿的探究过程。

在材料投放上,除了基础的纸张、剪刀、胶棒、画笔等操作材料和尺子、放大镜、温度计、天平等技术工具外,任务卡和记录单的科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幼儿是利用图形和符号来表征世界的,且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任务卡和记录单上不仅要有姓名、年龄、班级、活动主题、使用材料、问题记录、解决方法、我的发现、成品记录等内容,还应添加解释说明栏,在活动后及时询问幼儿对图形的理解,帮助他们进行文字记录,便于我们分析评价。

STEP 3:初探结构,萌发思考——初拟主题网络,预设航空飞行器主题下STEAM探究活动。

活动开展前预设主题网络图,并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根据幼儿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最终形成完整的网络图。

20230506105702128-31-15550.jpg

“水上飞机大探秘”STEAM主题网络图

幼儿在充分的航空器STEAM教育环境中自主或合作调研,获得对航空器外观形状、内部构造等初步认知。在与同伴、教师、家长的交流共享中萌发思考,提出问题。在分享各自感兴趣的航空器之后,幼儿对水上飞机为什么能在水里浮起来、如何起飞、承载量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提出了诸多问题希望能深入探究下去。

STEP 4:自主设计,尝试制作——完善预设的航空飞行器STEAM主题活动。

在航空飞行器主题下STEAM活动过程的设计中,我们以幼儿的问题为导向,呈现教师支持幼儿实际探究的全过程,包括经验铺垫、组建团队、发现问题、调研实践、得出结论、收获成长等环节。

在记录单的运用上,教师应在提供记录单或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时讲解清楚作用、使用方法及具体记录方法等。记录单的设计可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从“以教师提供为主”变为“以幼儿设计为主”。

STEP 5:补充材料,深化探索——激活生成航空飞行器STEAM活动,进一步丰富STEAM主题网络。

一个主题的STEAM活动,往往由多个问题解决后才得以完成。为保证幼儿的深度学习,在一个问题解决后,教师应及时补充材料以推动幼儿产生新的问题,促进新的探索。如在“水上飞机大探秘”活动中,幼儿对浮板的材料有了结论后,发现不同重量的飞机所需的浮板材料和数量是不一样的,同时又产生了“如何将浮板材料固定在飞机上”“如何保证水上飞机的稳定性”等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补充材料,支持幼儿完成后续的制造。活动的全过程会由师幼一起展示在主题墙上,如幼儿的提问、调查、设计、操作步骤图、实践现场、惊喜发现等,以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成长。

第四步和第五步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是在反复迭代中不断完善活动主体过程的环节。我们构建了思维型教学模型,在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后,问题引领下形成认知冲突和社会建构,教师与幼儿充分对话互动,幼儿与幼儿积极协同合作,引导幼儿运用元认知进行思维的反思,自主监控调节行动,自主建构知识、习得方法、发展能力,形成“研讨—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再设计制作”的螺旋上升过程,最后实现应用的跨区域和跨领域迁移。

STEP 6:分享经验,成果展现——总结反思以便更好地开启下一个航空器STEAM主题活动。

每个主题的子问题解决后,在班级内开展分享会,幼儿就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讲解分享,丰富认知和技能的积累。每个STEAM主题探究结束后,开展成果汇报会,展示航空飞行器作品,邀请家长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鼓励幼儿积极展现自己的成果,在获得满满成就感的基础上,激活幼儿自主发展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建构认知模型,习得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研素养。

同时,教师在每次航空飞行器主题的STEAM活动结束后,运用回溯性教案和课堂实录,重新审视STEAM活动的开展情况。在课题组的交流研讨中,对课程本身价值进行审议,对幼儿及自身的成长进行评价判断,为活动的改良及后续的推进奠定基础。

一次次的研讨,一遍遍的尝试,一个个的问题,一项项的解决。整个研究过程也是教师对STEAM教育本身的探秘过程,我们要不断抽丝剥茧,寻求STEAM本质,力求走出一条适合幼儿园STEAM教育课程的建设之路。

作者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天鼎保育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