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此时,《意见》的出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处理小学语文教学的减负与提质增效关系,无疑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小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阶段的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实践性的,它通过实践教授知识,也通过实践提升和改变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难把握切入点,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想练,课上面面俱到,课下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布置大量的作业像推磨一样“精磨细研”,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减负,要真正从“作业革命”开始

在长期的校内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存在“重字词书写轻应用、重预习轻方法指导、重写作轻观察实践、重阅读教学轻阅读体验”等问题。

(一)重字词书写轻应用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阶段的识字量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就决定了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急功近利,重字词书写轻应用。因此,学生的语文作业总是机械地抄抄写写,课上写课下练,三遍、五遍、十遍;今天抄明天抄,直到牢牢记住才算达标。当然,知识的掌握需要强化记忆,但一味机械地抄写和训练,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见,单纯地通过抄写掌握生字词的方法并不可取,这只是重作业的“量”,忽视了作业的“质”,没有在作业的设计上下功夫。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引导和实践教学,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教学生活学活用。汉字的构成有很多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字形特点、借助儿歌等方式强化学生记忆。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不断强化学生的字词应用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字词。

(二)重预习轻方法指导

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学生从小应养成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但这些预习作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方式比较单一,每篇课文学习前,教师都要求学生读三遍或五遍,让学生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并要求学生背写;其次,预习要求不明确,只是单一地让学生大量查找资料,整理信息,没有充分考虑预习的目的,随机性较强。这样一来,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影响了学生语文预习兴趣。因此,教师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预习任务,精心设计预习问题,为学生预留足够的预习时间,以使学生能有所偏重地进行预习,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探讨、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重写作轻观察实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是令很多教师头疼的一项工作,主要是学生的文章题材单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平时缺乏练笔,因而喜欢给学生布置习作类的作业,有的教师让学生天天写日记,有的教师每周让学生自主完成一篇习作,有的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练笔。学生面对习作时经常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很多时候习作成了家长的任务,学生难,家长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思想、观点、情感体验等都来自日常生活。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作为习作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探索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语言能力共同提升。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重阅读教学轻阅读体验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文章,总担心文章哪个部分学生没有理解,总是想方设法地详细分析作品,把课文内容肢解得零零碎碎。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少对文本的真实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文本范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学生对一件事情的持续关注时间较短,教师要时常提醒学生集中精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入情入境,体会语言的魅力,把作者的感悟变为自己的内心体验。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还是学习的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思索和探索,进而走进作者内心世界,通过文本范例让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要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对有些好的篇目,如短小的散文、诗歌、古诗词等要引导学生熟到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样才能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学生只有多读,多训练,才能驾驭文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边读边想、朗读、默读,每读一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就是学生文本体验能力的形成过程。

2021年4月,宝鸡市“作业革命”教学改革正式启动,目的就是用“作业革命”的小杠杆撬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变革,促进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增效”。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什么那么沉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作业量大、难度大,教师就想通过刷题练习的老方法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但忽视了学生真正的课堂体验,不管学生课堂知识掌握得怎么样,都以为可以借助“作业训练”这一“法宝”弥补学生学习的不足。久而久之,学生就出现了怠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作业要有“梯度”,即鼓励潜能生夯实基础;促进中等学生逐步发展,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促进学优生积极思考,探究新知。另外,教师设计作业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要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可以用“画一画”“演一演”的方式进行;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多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激发学生对自然及知识的探究欲;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了,他们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实践,强化应用,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总之,“作业革命”虽是个小命题,但是个“大文章”,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发展,做到优化、适量、适当、适宜,让学生喜欢学并且学得快乐。

二、提质、增效要立足课堂教学

(一)研究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要想上好一堂课,研究教材是关键。调研中笔者发现,无论是老教师,还是中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存在唯经验、唯模式的现象。当然,经验也好,模式也罢,这些都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摸索出来的,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但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教学相长,忽略了新时代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没有做到心中有纲。纲举则目张,如果不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是无法整体把握教材的。教材的编排是成体系的,教师要将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的知识架构,才能确定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多分析教材的单元设置,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掌握本单元的重难点,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教材,掌控课堂,取舍得当,重点训练,突破难点,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才能分配合理,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学习方法指导,提升教学质量

知识或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科学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可能事半功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就能独立探索,获取新知,而后再去创造。

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预习,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针对课型给学生上一堂预习指导课。“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步骤和重点内容,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讲评,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后,能力才会逐渐提高,他们每堂课上才能有备而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课业负担较重,阅读时间及阅读量较少,知识欠缺。其实,读懂课文的方法有很种,学生可以从识字、理解词语出发,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了解课文结构,概括每一段的意思,最后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还可以采用摘句法,找中心句;取舍法,找重点句;抓关键词,理解段落含义;抓重点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等。这些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及时教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适时点拨、归纳总结、朗读品味等方法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转变教学理念,建设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突出自己“导”的地位,“导”即点拨、引导。首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成为学生的伙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从内心真正接纳教师。最后要倡导“先学后导”,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对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究知识、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四)夯实课堂练习,落实当堂训练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设计课堂练习呢?笔者认为,首先课堂练习目标要“准”: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对重难点和练习的目的心中有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其次课堂练习形式要“新”: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形式新颖,有趣味性,还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重视发展性的练习设计。最后课堂练习要适量,内容要“精”: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师要把控好课堂练习的难易度,既要注重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依托“课后服务”,促进质量提升

课后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如何让这项工程得民心、顺民意是义务教育段学校要积极探索的课题。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后,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了,学校要充分挖掘资源,不仅要提供看管等基本服务,还要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要通过课后服务为学生减轻校内课业负担,还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提质与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服务上要主动思谋,既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笔者所在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学生由农民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成,很多家长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的功课,这部分孩子每天的作业完成就成了问题。于是,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确保学生作业不出校门,教师利用课后服务督促、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质疑,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作业在校清零,切实实现了校内减负,既突出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又彰显了学校的服务功能。

此外,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结合办学特色,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以五育并举为抓手,广泛征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需求,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面向社会聘请有特长的教师及家长共同组建了优秀的师资团队,以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除学生的课业辅导外,学校还开设了舞蹈、篮球、足球、机器人、航模、国画、书法、电脑绘画等多门拓展型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提质、增效”,“提质、增效”的关键在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还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使课上与课下紧密配合,真正在教学中落实“减负”。“作业革命”就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作业成为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宝桥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