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的显性特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导向作用更加显著。本文在明确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应然性的基础上,总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分类,分析地方高校在选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保障路径,以期为相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为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引下,学校层面构建和实施的,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导向要求,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为基础,利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评估实现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对于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选择,不仅对人才培养实效具有直接影响,还会对地方学前教育未来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构建教育体系时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学前教育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应然性

1.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多数地区在学前教育方面取得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整体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学前教育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情况。推动学前教育创新发展,消除实际运行中的不平衡、不均衡现象,是学前教育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学前教师队伍培养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实现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提升学前教师的综合能力。

2.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导向要求

当前,学前教师队伍需求数量持续增加、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地方高校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投入力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在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关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新人才培养理念,能够紧随国内外新型教育理念变革,更好地适应地方学前教师队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要适应人才培养理念转变的导向要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提升学前教师队伍培养质量。

3.教学模式应用基础逐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以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为核心的,对模式转变成效具有直接性影响。当前,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为基础,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及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必须要抓住教学模式转变的有利契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以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4.地方高校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数量大幅增加,部分地方高校在招生和教育管理工作方面都出现了多种新问题,要实现地方高校的创新发展,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就必须以科学、合理、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支撑。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得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工作单位进行二次培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促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能够有效消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分类

1.以政策体系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在整体上依然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为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发展,部分地方高校依托国家教育政策变革,对本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整优化,这些政策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1+X”证书制度政策、师范类专业认证政策、“三全”育人政策等。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至生产生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1+X”证书制度是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是以“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书”为基本框架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实施“1+X”证书制度政策,有利于学生“一专多能”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

2.以教学理念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学理念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OBE教学理念、核心素养理念、现代学徒制理念、“定制式”人才培养理念等。这些教学理念针对的重点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基本要求不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以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理念为例,需要在注重学生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更加强调其自主学习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些培养目标,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训练平台;教师要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多元实践机会,并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而学生自身则需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以教学理念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侧重于教师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衔接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先改变培养理念并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胜任力,

3.以需求导向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需求导向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地方高校与学前教育机构做好协调的基础上,以各个方面深化协调为实现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相关高校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提出“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全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具有特色需求的培养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培养目标也更明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提前做好对接,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段分配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调整,并结合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开设专门的特色课程和实践训练项目。对于学生而言,在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时,就要转变思想,以服务于特定学前教育机构为导向,对自身学习习惯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实现成长目标。

4.以教学载体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学载体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学前教育中应用较为成熟、研究相对较为深入的模式体系,实际运行中主要有产教融合模式、校园合作模式、赛教融合模式、智慧教育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都在于通过学校与第三方合作或者以技术变革为依托,实现人才培养载体层面的变革。教学载体的变革,不仅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也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师生为双主体,都要求学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学载体变革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学载体建设质量具有较高要求,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便于模式运行的平台建设。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因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影响。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优化的影响因素

1.地方学前教育需求现状

受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满足地方人才需求服务的,因此在选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要考虑地方人才需求现状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学前教育水平高的区域,学前教育通常注重幼儿体、音、美等素质的培养,对教师的特色素养有较高要求,产教融合平台、校园合作平台建设得更完善,对此,学校可与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进行深化合作,构建“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部分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较滞后的地区,则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科教育人才培养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满足地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灵活就业和发展的要求。在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地方高校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开展深入调研,并做好共性问题分析,以确保需求方向的准确性。

2.地方学前教育的水平

在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优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方学前教育整体运行水平的影响。当前,在多数地区学前教育教师招聘片面追求高学历的背景下,使得专科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临一定困境,对于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要采用灵活的人才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养的学前教育人才。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宣传,推动学前教育机构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促使地方学前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与学前机构进行有效对接,以确保新型教育模式对地方学前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地方学前教育转变的方向

在社会经济全方位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学前教育整体上也处于动态化转变状态,对此,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能够适应转变方向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变革。在变革过程中,不仅要准确分析和把握转变方向,还要能通过自身培养模式变革,对转变方向产生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理念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新教育理念切实应用于学前教育活动中。同时,高校要强化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对接,从整体上把握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提前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以确保人才培养的先导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4.地方学前教育的创新水平

创新是实现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地方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和优化的重要因素。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创新理念为根本导向,以推动创新、实现创新、提升创新水平为目标,结合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但是就当前多数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而言,创新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培养模式与创新实际要求相互脱离的现象,使得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明显不足。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保障路径

1.深刻认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紧迫性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是推动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要深刻认识培养模式变革的紧迫性,认识到新型人才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强化顶层设计和底层落实,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为保障地方学前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中,要对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动向加强研究,将理论研究与调查分析相结合,准确把握地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特征和发展动向,明确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过程的差异性、运行成效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对应性,加大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坚持以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发展为基本导向

在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中,必须要全面树立以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发展为导向的基本理念。学前教育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专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征,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应将地方传统文化纳入培养活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更好强化地方学前教育的需求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服务观念,将推动地方学前教育发展作为学习成长的动力。学生只有更加了解本地学前教育的特征和需求,具备广阔的视野,才能够更好地扎根于地方学前教育活动中,不断推动地方学前教育创新发展。

3.增加培养模式变革中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学前教育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运行过程中,软硬件设施建设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支撑。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训练和信息交互所需要的场所、设备、教具等;软件设施建设则包括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这些建设内容对学生正常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较为明显的支撑作用,是提升学习实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地方高校管理体系中,应当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软硬件设施进行优化投入。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强化各项设施的利用,确保软硬件设施的支撑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学成效能够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4.全面提升教师团队胜任力的水平

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的保障,是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主体,教师团队的教学胜任力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影响。在教师队伍管理工作开展中,应从知识素养、教学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格等角度入手,对各个专业课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教师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通识知识、学科前沿知识的培养;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创新能力、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职业信念、合作精神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全面提升教师团队胜任力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前教育培养出高综合素养的人才。

5.创设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良好环境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应用,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生事物,在模式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多方面的新问题。因此,创设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良好环境,也是学前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各个方面应当做好舆论环境建设,借助校内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提升师生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积极性,针对性地解决培养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其次,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尤其要构建学前教育机构反馈机制,并及时收集学生就业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再对这些问题优化改进,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最后,要强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建设,动态化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深入把握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对细节进行调整,以确保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成效充分体现出来。

结  语

新时期背景下,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已经成为培养体系高水平运行的必然要求,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必须要适应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的整体要求,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地方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齐新.基于产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08-109.

[2]许晶.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1(23):72-73.

[3]陈妤.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0):138-140.

[4]王文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145-146.

[5]王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职业,2021(18):65-66.

[6]曾碧,郭雄伟,马骊.OBE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6):113-116.

[7]刁兰兰.校企合作下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21(25):142-143.

[8]余蓉,刘小园.“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21,12(11):16-19.

(侯艳、王朝晖、王君芝:榆林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