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进一步落实全国职教大会提出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新要求,本文以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职业本科层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国内外相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职教文件的要求,围绕“岗课赛证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技术技能型本科层次人才。具体从“岗课赛证训”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及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综合育人机制,为推进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本科  现代物流管理  岗课赛证训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2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以岗课赛证融通全面推进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2022SZX541)。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随后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这些政策性文件构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为职业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发展方向,掀起了各职业院校“岗课赛证”研究的热潮。

目前,对于“岗课赛证”模式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多,从层次上来看以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居多;从内容上看,有研究课程体系或师资队伍建设的,还有一部分是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研究;从专业上看,多集中在汽车类、市场营销和机械类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尽管这些研究对“岗课赛证”的育人模式有若干实践和理论的思考,但有的仅涉及部分内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课程体系的组建、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比较欠缺,且没有完全针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本科层次研究。本文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结合相关企业的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德国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办学制度,将企业相关知识融入课程,突出“岗课”融合。英国则非常重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整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实行“三明治”课程,即以校—企—校的形式进行学习,将“岗课证”进行融合。美国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以社区学院的形式培养职业教育人才,与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挂钩,通过宽进严出的政策保证生源质量,体现了“岗课证”的融合。澳大利亚同样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新加坡以“教学工厂制”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即将某一生产、经营环节引入课堂,体现“岗课”结合。因各高校学校条件、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实训实验设备和师资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为了落实“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要求,笔者在“岗课赛证”的基础上,探索“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在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实践,以期为做好物流领域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岗课赛证训”融合方式

1.“岗课赛证训”的内涵分析

从字面意思来看,“岗”即专业相关岗位群,是指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是“岗课赛证训”的先决条件;“课”即围绕相关岗位群制订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岗课赛证训”育人模式开展和实施的保证;“赛”则是“岗课赛证训”育人模式下课程及实践结果的输出,也是验证部分实践结果的一部分考核标准,主要为专业技术技能竞赛;“证”则是围绕课程和职业核心素养所输出的结果,如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X证书的培训及获取;而“训”则指科学、合理地培训本专业相关的技术能力,以取得比赛成绩或获取证书。

2.“岗课赛证训”全面融通方式

(1)“岗课”融通。将物流行业中岗位所需的资格认证考试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及实践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此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置遵循“课随岗动”的原则,即岗位要求有变动时需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得岗位和课程内容能够相互融通。同时,还要将专业的相关资格认证考试要求纳入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训中,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化。例如,目前物流企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等智慧物流方向发展,相应岗位必须具备的技术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熟悉数字化软件、数字化硬件的相关技能,高校获取信息后应随即调整课程体系设置。

(2)“课赛”融通。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大赛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将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融入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中,同时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深度和熟练度,利用实践实训课程设计校内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赛主要有智慧物流技能大赛、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全国采购大赛等。例如,将智慧物流技能大赛中的考核标准融入职业本科仓储与配送作业管理中,根据大赛的模块设置课程内容及实训模块。通过“课赛”融通,学生既获得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掌握专业技能,对课程有了更系统的学习。大赛项目也对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启示。

(3)“赛训”融通。将竞赛项目与实训项目相结合,竞赛项目不仅包含国家级、省级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竞赛项目,还包含校内相关竞赛项目。首先,在“课赛”结合的基础上,以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为依托开展校园竞赛,可以是一个实训项目,也可是某一门课程或专业的综合技能测试。设置大赛流程及规则时,还要有相应的奖项及奖励制度,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项目,同时,还可择优推荐优秀队伍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其次,将能够体现专业综合技能的实训项目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把其作为毕业设计开题前的一项技能考核项目进行竞赛,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开题。这种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例如,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的物流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作为毕业准入的专业综合技能测评,设置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线,未通过者暂时不能进行毕业设计开题。

(4)“课证”融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时,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要求与课程理论及实训教学的内容相融合,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合理。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要求、考核标准等保持一致。例如,可将本专业“1+X”证书中的仓储、配送模块融入仓储与配送作业管理的课程中,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可获得相应的“1+X”证书,这样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够获得“双证”。

(5)“赛证”融通。即将物流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和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考试内容融入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训课程中,既可以进一步促进“岗课赛证训”融通,又可以弥补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中理论性不足的短板,“以赛促教”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另外,还可以将相关比赛学分和证书的获取作为职业技能本科毕业的必备条件,将考核内容融入课程实践或者实训中。例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1+X”证书获取设置在毕业条件中,将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挂钩,提升职业证书的重要性,在巩固基础课的同时提升学生考证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的开展方式

1.校企联合开发人才培养新模式

(1)产教融合,岗位制导。在职业教育推行过程中,“岗课赛证训”就是要根据真实企业的项目和环境,从物流企业和岗位工作需要出发,获取企业最先进、最需要、最热门的知识技能,即岗位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向。学校可将岗位任务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并对标职业标准,根据行业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进行设置。该项任务需要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梳理知识体系,进而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岗课赛证训”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离不开校企的深度合作及信息共享。学校可与合作企业签订协同育人协议,定期进行课程及人才培养标准的沟通,及时获取行业最新信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个闭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学校也可通过对物流行业企业调研、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等方式,获取现阶段企业所需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质量评价机制。

2.“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

“岗课证赛训”需重视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把就业作为一个主要导向,即根据校企合作中的具体岗位进行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一起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持续深入探索企业岗位需求、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等,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中。

首先,将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标准,将相关要求分别融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中,以此建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1示)。例如,根据仓储管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再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的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优化考核标准,融入“1+X”证书中的仓储作业管理模块,设计最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20230424091200348-9-25215.jpg

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可在毕业论文开题前设置相应的综合模拟考核,不达标者不能参与毕业论文开题。考核项目的设置需要结合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方式及通过率,将难度及创新度定在百分之八十人员能通过的范围内,以免适得其反。

最后,可将创新作为发展重点,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校企协同进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研究型人才。

3.“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的评价机制

“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的评价机制应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岗位是全面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最终载体,可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程度。而企业的检验标准则是学生在岗位上创造出的价值,通过价值证明质量评价机制是否成功。因此,学校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订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元化、多方位,同时要减少行政化的干预。例如,通过企业岗位实习实训检验实践课程的效果,企业将检验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及时修正或者调整评价标准(如图2示),在一个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0230424091248218-21-7317a.jpg

“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的保障机制

1.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

首先,在进行“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之前要保证教学内容符合此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标准,即按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同时融入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考核标准设置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学校可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并设置成活页教材的形式,方便进行课程讲授及实训课程设置和参考。

其次,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可利用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的模式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职业情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反复地进行教与练。

最后,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还需开发此模式下的职业本科教材,设置模块化的教材,尽量多参照企业的真实案例和数据分析。例如,将企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给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还能根据企业不断升级的岗位需求进一步完善教材。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普通教师和实践教师的相关要求。学校应建立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制度,按照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要求其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同时承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指导工作,参与课程、项目的开发和相关课题的研究。二是鼓励教师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并积极参加相关技能大赛。学校可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及社会组织团体的资源,为教师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标准。三是建立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在开展某一项技能活动时,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评价权重可根据内容进行分配或共同完成,保证企业岗位需求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可靠及正确性。四是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校级、行业企业、各高校联盟等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尤其要重视师德,建议将师德纳入教师考评机制中,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3.加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岗课赛证训”模式下的实训实践基地建设,首先,学校可以在现有实训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校中厂”“仿真模拟基地”等企业真实场景实践基地,或与其他高校及企业、协会建立“教学、实训、实战顶岗、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实践基地群,同时要拟定合作协议,明确合作规则及开发项目,以保证项目的后期实施。学校在此方式下加强专业课程的技能实训,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不仅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专项拓展训练,还能突出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其次,学校可以依据校企实训实践基地及自身实践条件举办相应的校级职业技能大赛或者承接国家级、省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并设置相应的奖金及获奖证书,还可以将此与毕业条件挂钩,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及创新基地,增加学生接触企业实际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

总  结

随着国家职业本科层次教育学士学位授权、企业岗位要求标准及技能等级证书的进一步细化,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训”新育人模式的改革、升级,必将成为教育发展的未来。“岗课赛证训”校企合作新育人模式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及产业的不断升级,职业本科院校应制订此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评价机制,构建相适应的教师团队,编写合适的教材,开发模块式或活页式教材,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日兰.新时代形势下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

[2]赵迎冬.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20(7).

[3]饶培康.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J].电子商务,2020(5).

[4]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

[5]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

[6]石月红.基于行业标准和职业能力的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岗课证赛”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

(穆晓静: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