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教 落实立德树人        黄  闯

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过程中,中小学校班级评价改革不可或缺。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组织形式。建立科学有效的班级评价体系,引导班级师生遵规守纪,通过班级环境建设和班级活动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生生、家校关系,实现班级目标,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是联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以班级评价为切入口和发力点,不断改革班级评价的内容、途径、方式和手段,优化评价过程,恰当运用评价结果,才能把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落到实处。

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树立标杆,设定具体路径,指引优秀班集体建设、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改革中小学校班级评价,要在正确的班级价值观指导下,从班级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出发,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评价体系。

班级价值观是班级的核心,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指导班级建设。对此,班级师生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用正确的班级价值观指导班级建设,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素质教育、全员发展、知行统一、发展个性特长等是正确的班级价值观。在班级评价中,应把班级师生是否形成正确的班级价值观放在第一位。

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要坚持班级师生自评、学校有关部门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采取进班观察、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访谈、民主测评、网络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班级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对班级进行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模范班主任的重要依据,引导班级师生坚持理想、崇尚荣誉、提升品质、追求卓越。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把握语言实践的切入点 深耕课文教学       张晓华

——对《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教材的研读思考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童话单元,围绕“童心”这一主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虽然课文体裁各异,但都充满童真童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其中《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我”站在渡口边的枫树下,观察想象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为主要内容,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

“我喜欢”。故事中的“我”由始至终都带着深深的情感在叙述和表达,对这份情感的感悟、体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唤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这些散落在文中的语句,让情感和认识不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是以这些语句为“桥梁”,走进文本,走入画面,走入情境,以读悟情,以声传情,在读中激发自己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联系文本的内容,以“我喜欢……”的句式,表达文中“我”的喜爱,体会到喜鹊一家就像是“我” 的朋友,甚至是亲人,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教学中,以“我喜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蕴含着的情感,并进行朗读、表达的实践,以简驭繁,教学的指向非常明确。

“我想象”。通过对本单元编排内容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而想象也是《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在文中“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这里显然正是“我”的想象,其中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是一个很典型的句式。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认识文中句子末尾的省略号,想象补充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哪些生活本领,再用以上句式表达出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我创编”。找准语言实践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激活想象,发展思维。在教学本课时,以语言实践点切入和展开,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联系语言环境进行合理的想象表达,为学生更进一步的语言实践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课文时,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语言实践,促进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合理化评价机制助推“双减”走实走心        雒会龙

做好减负来提质增效,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合理化的评价机制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是牵动教育走向的“牛鼻子”,也是事关“双减”工作推进力度和发展进程的“指挥棒”。

持续做好教师减负,需要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和精神成长的评价机制。学生要轻松乐学,就要教师减负先行。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保证让国家规定的“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落到实处,形成体现教师德、能、勤、绩的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师减负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既有来自教育本身的一些关系,也有来自社会层面对教育高期待的压力,教育部门要做好教师减负的“主心骨”,成为维护教师正当权益、促进教师幸福成长的“娘家人”。区域教育要以“双减”为契机,引导做好教师减负的同时,让教师腾出更多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增强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专业成长带来的“蝶变”,打造有利于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注重师生过程性评价,形成“一地一策”区域教育评价机制。“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要贯穿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过程的始终,把实现课程育人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减负提质”的主要抓手。为此,区域教育评价机制的形成要基于区域实际情况,从家长、教育专家和学者等社会多层次意见综合施策,同时也要注重采纳广大师生的合理化建议,尤其要聚焦不同学科“该减什么,该如何减,怎样提质”等核心问题。师生过程性评价要从纵向和横向不同角度,师生、生生和家校多元化主体来完善评价机制。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既要尊重教育法规,也要尊重教育规律,承认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化差异,坚决避免“一刀切”。

合理化评价机制是教育改革制度顶层设计的“深水区”,既要重视调查研究,也要问计于民,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这样才能形成推动“双减”工作的滔滔洪流,让“双减”工作走实走心。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立足“1+5+2”劳动教育模式 建设“三个课堂”      段延锋

劳动教育作为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神木市第十三小学以“1+5+2”(强化一种思想认知,开展五类动手活动,延伸两项社会实践)的劳动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劳动教育“三个课堂”。

规范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深耕“第一课堂”。劳动教育课程要重点围绕学生“认知日常生活常识”“培养生产生活能力”“树立正确劳动观点”等内容,有效强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同和自觉意识,使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主动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进一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务实推进“劳动实践活动”,丰盈“第二课堂”。从“一日一岗位”“一周一责任”“一月一主题”“一期一收获”“一年一成长”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保障劳动教育的良好效果。

合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延伸“第三课堂”。一是注重启蒙低年级学生注重劳动意识,要求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感知劳动乐趣。二是让高年级学生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通过多种劳动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十三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