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秦岭北麓一派欣欣向荣:田野里的麦苗开始返青,道路旁的柳枝吐出新绿,校园里的樱花随风摇曳。

3月17日上午,西安高新区第四十五小学(以下简称“四十五小学”)一年级的劳动选修课正在农耕文化博物馆中进行。“这个展柜里面有两个玻璃制作的物品,像鸟一样,大家猜猜这是用来干什么的?”“装水的!”“我觉得是装酒的。”“喝奶的瓶子吧!”……

img1

img2

这节课是四十五小学“朴·源”劳动课程下“博物馆课程”的一个缩影。为了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拓展学校劳动教育阵地,该校从五年前起挖掘周边农村乡土民俗,广泛收集农耕用品及生活器具,逐步建起了校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建立后如何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劳动教育怎么开展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校本化劳动课程如何体系化构建才能上出特色?带着这些问题,四十五小学开始了校本化劳动教育的“摸爬滚打”之路。

在校园中开辟菜地分配给老师们种植,成了四十五小学尝试的一个方向。为了发挥带头作用,副校长闫颖自己尝试了种麦子,但因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种的麦子很难存活。闫颖没有气馁,而是向有种地经验的学生家长“取经”,这才知道撒籽播种时要保持一定的间隙。她也借这件事顺势教育学生要正视自己的短板,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将劳动课上成了思政课。种麦子的经历让闫颖意识到,学校的劳动教育要适当借助家长力量,依靠“家校共育”上好劳动课。

一次次的尝试让四十五小学逐渐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内涵并不是简单的种菜、种庄稼,建构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用劳动课程支撑劳动教育。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独立成为中小学一门国家必修课程,劳动课程的开展有了更为明确的实施方向和具体路径,这也为四十五小学校本课程的建构指明了方向。学校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力量,选派10名青年教师全程参与研发,花费7个月的时间研制出了《“朴·源”劳动校本课程纲要》,建构出了四十五小学“朴·源”劳动课程体系,确定了“3456”的课程结构以及“人人会劳动、人人爱劳动、人人享劳动”的课程理念。

img3

img4

有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作指导,农耕文化博物馆也得以“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四十五小学把博物馆的资源开发、作用发挥等纳入“朴·源”劳动课程体系建设中,把博物馆陈列的主要农耕工具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作为各年级劳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带学生到展馆内进行现场教学,也可以把部分工具拿到教室进行教学。“我带学生到博物馆上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农耕用品的名称、材质和功能,让他们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担任一年级劳动选修课程教学的田颖说,“下节课我将会带学生走进劳动实践基地,让他们亲自体会劳动生产。”

“劳动的背后是有文化的,是祖先智慧的体现,我们希望能让学生在劳动中传承劳动智慧,发扬文化自信。”提及劳动课程体系的命名,闫颖说,所谓“朴”是指“朴素教育”,“源”是指“中华农耕文化之源头”——农耕劳动与生活,“这也代表了我们学校以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载体的劳动课程的特色。”

据了解,“3456”课程结构中的“3”即内容上3大类(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全面覆盖)、路径上3合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时空上3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兼顾统整);“4”即实施上4类型,包括国家基础课程——以“每周小技能”课程为主,让学生在国家规定的劳动课时内系统性学习劳动小技能、年级选修课程——以“每日小当家”课程为主,让学生每天完成“家务劳动任务清单”,通过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兴趣社团课程——以“舌尖上的‘朴·源’”劳动社团为主,在4—6年级中开设,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传统节日和家乡地域美食文化、学校活动课程——包括以“‘朴·源’劳动文化节”和“‘朴·源’劳动嘉年华”为主的全校活动,以及以“‘朴·源’劳动技能大比拼”“‘朴·源’博物馆”为主的年级活动和以“校园美容师”“一周‘小管家’”为主的弹性化主题活动;“5”即5育融合,以劳动教育为龙头,以劳促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五育融合,全面育人;“6”即以实践、体验、创意物化、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项目式探究为主的6种学习方式。

img5

img6

在“朴·源”劳动课程体系下,四十五小学各类劳动课程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也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我在‘美味小厨’社团中学会了做春饼、水果沙拉等食物,平时爸妈出差的时候我都自己做饭吃。我很喜欢学校的劳动课,我还被老师选中在农耕文化博物馆做讲解员呢。”四年级(3)班学生郝宣萌说。四年级(1)班的崔化玺则表示自己在劳动课上认识了很多农具,锄草能力也越来越强了,在三年级的时候还学会了种茄子,上劳动课让他特别有收获感。

如今,四十五小学在劳动课程研发方面的脚步并未因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形成而停歇。“平时我们也会在课后沟通交流,希望能够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在不断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打造最适合学生的教材、教法,让学生在体验中爱上劳动课。”参与“朴·源”课程研发并担任“24节气与农业生产”课程教学的该校教师刘建昌说。为了让劳动课程“常思常新”,四十五小学要求教师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必须要研发出来一个系列的案例设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覆盖,并由学校负责审核,结集成册。“这既是为了彰显老师们的教学成果,提升老师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也是让我们的劳动课更加有特色,在不断积累中进步。”闫颖说。

临近春分节气,四十五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知行园”里,小麦、蒜苗、生菜等农作物向阳而生。过不了多久,经过各年级劳动实践课的作业,园子里剩余已被翻过的地将被师生们播种下春天的希望……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