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显著特点,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基本特性而言,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转变观念与平衡思想、论证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维度。以化学教学为重要载体,借助实践性、探究性、发散性、延展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深刻领悟化学内涵,获得健全人格与自我意识的确立提供铺垫。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创新教学策略为导向,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宽泛、多元、和谐、民主的教学生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此落实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拓宽教学路径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特别宽泛,它可以延伸到学生化学学习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创新教学途径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学内容、活动、措施的践行贴近学生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认知视域下学化学、用化学。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传统观念下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定位,凸显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是切实优化教学策略。将明确的化学观念和深入的化学思想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感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得认知蜕变,以此提升学习能力。教师还要适当渗透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在化学与生活的衔接中生成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意识。例如,教师利用NaOH与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发生反应,组织学生观察现象。经过观察,学生看到: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加入NaOH后,出现了绿色沉淀,而并不是教材中所提到的蓝色沉淀。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答案:由于CuSO4溶液浓度不足,所以才会出现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现象。如上的实验操作,目的就是为了拓宽教师的教学路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构建实践生态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载体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实验,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有利于教学效能的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创新性、趣味性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构建,将抽象的化学原理、概念用更为直观的实验予以呈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以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求知欲、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实验学生会构建起更为完备的认知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转变观念和平衡思想。例如,在开展“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实验的构建落实教学创新,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气密性检查、仪器组装、固体药品添加、加热等操作要领,借助自主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以达到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三、融入媒介应用

初中化学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环保、节约、严谨的意识,能让学生在学化学的过程中获得健全人格。而这一教学定位,便是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充分关联生活,将现实生活中与学生认知比较贴近的现象、事物、道具等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在生活与化学的转换中领悟化学知识的价值。

随着生活资源、素材的引入,很多抽象的化学理论会得到更为直观、具体的呈现,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同时,为了切实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可供选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与网络媒介素材,使比较宽泛的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的图画、视频、动漫等予以呈现,既降低了教学难度,也提升了学生的认知。随着教学路径的拓展,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也会得到切实增强。例如,在“水的净化”教学时,为了创新教学策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引入“水污染”的视频,组织学生展开分析与研讨,促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在人类生活、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落实“水的净化”等相关知识。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自主构建方案中展开论证剖析,倡导他们通过亲历实验过程,获得相关学习经验,使得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四、强化资源意识

很多化学概念、术语等普遍比较抽象,若在教学中直接进行讲授与灌输,学生势必难以理解,其认知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而借助生活资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近距离观察、直接性了解中获得认知迁移,这有利于初中化学教学内涵的延伸、拓展。因此,教学中教师以创设生活情境为辅助,借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素材来落实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实践、探究中理解教学内容的外延与内涵,进而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而且,受生活情境的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觉性、投入度也得到了切实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必将得到充分展开,预期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例如,在“食品中的营养剂”教学中,教师以构建情境为引领,将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带入课堂,组织学生了解各类营养剂的含量,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分析,并组队一起研讨营养成分的作用。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不同化学元素、食品营养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研讨他们对这部分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

五、优化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材在编排体系、知识框架上,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着力于学生对核心素养的渗透。而且,很多化学理论的形成,都源自于研究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探索与总结重构。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充分关联现实生活,将现实生活中与学生认知比较贴近的现象、事物、道具、反应等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在生活与化学的转换中领悟化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随着一些辅助资源、素材的引入,很多抽象的化学理论也会得到更为直观、具体的呈现,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视域。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化学内涵、感知化学魅力中去践行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实现学生对科学态度与应用能力的强化。例如,在“燃烧与灭火”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有充分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钻木取火、制作陶瓷、铁丝燃烧”等视频,使学生在不同的视角下结合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理解,感知火的发现、使用、演变对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意义,并掌握防火、灭火、用火的科学方法,进而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社会责任的提升提供铺垫,使学生产生构建认知体系的意识,以此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各学科教学中必须践行的思想与理念,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然过程。而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学生发展三者间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深层次学习化学、近距离接触化学、多元化感知化学提供了铺垫,既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域,又促进了初中化学教学效能的提升。因此,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要践行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对核心素养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与分析,切实优化教学的方式与途径,不断变革教学的措施与手段,充分借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想、知识、问题、实验等,以全新的途径灵活地呈现在学生的认知视域,以此推动学生获得更大进步。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实践与探索、体验与感知、协作与交互中领悟化学的内涵与本真,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认知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让活动变得具体可行且简单高效,以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与初衷。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