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只有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数学同时也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如同给学生展开一幅清楚明白的知识点展示图,这种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把数学概念和与其相联系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单明了地展现了出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因此,如何在学生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而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无疑给数学教学带来一缕春风。

一、思维导图概述

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表面看似简单,但非常有实效,是发散性思维最主要的图文工具,是变革性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把图文充分结合起来构建记忆联系,根据人体大脑的机能,发挥左右脑的优势,通过阅读、思考、记忆等方法,帮助人们充分发挥大脑的内在潜能,激发人类思维的巨大潜能,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各学科、各领域中的巨大作用。如果很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的方法,尤其是小学数学,就可以有效地把各种数学公式、定理、定义、数字、图形等许多知识都融于其中,让学生看了不但能很容易地分清概念、公式等之间的关系,还能对知识点进行更为系统的归纳,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即使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很多教师总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一板一眼地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收获才可能更大,殊不知一节课下来,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昏昏入睡,时间久了就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教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却从不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反思、质疑等,知识点混乱,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了。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思维僵化,面对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处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限制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长期下去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收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而思维导图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爱好画画、多动等特点,让学生把数学中的各个概念、公式等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来,还可以重新给这些概念和公式加上其他名字,以易于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和“三角形的分类”有关的知识时,很多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分得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各个三角形起上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好听又感到亲切的名字,如钝角三角形可以命名为“钝钝”,或者“小钝子”等,等边三角形可以起名为“边边”,或者“小边子”等,然后用水彩笔或者油画棒把各类三角形卡通化,并把几种三角形的特点用思维导图列出来。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动手做起来,很快就分清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各自不同于其他三角形的特点,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学会了画富有创意的思维导图,个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利用思维导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课本中虽然一些数学概念看起来很简单,大多是描述性的内容,但是没有把数学概念表达得更充分和形象,导致一部分学生在理解时会与概念的真正内涵产生一定的偏差,有的学生甚至感到这些数学概念晦涩难懂。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很难让学生通过定义准确理解数学概念,而思维导图的运用非常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学习“自然数”时,在讲解“自然数”概念时,教师可以用许多实例讲解自然数是“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让学生明白自然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从自然数的范围、具备的条件、具体实例、非自然数等方面制作自然数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再用水彩笔等进行适当加工、点缀,或者制作成有趣的小卡通图片。通过自然数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会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范围,对自然数的概念自然也能深入理解。再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认识”时,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迈出一步并做好标记后,再用尺子量一量看这一步有多长,然后再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有多长、多厚,量一量铅笔和课桌的长度,把所量长度填入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实践,对这些单位有了准确的理解,再学习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就会容易很多。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一目了然,就不容易把这几个单位混淆。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和复习

小学数学知识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每一章数学知识内容教授完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以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归纳和复习,不但能使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变得更为清楚,还能使散乱的数学重点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就有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例如有些学生设计成伞状,有的学生设计成花瓣状、螺旋状、智慧树等,并涂上各种颜色,有的还专门进行了解释说明,让人一看就非常明白。例如在复习“四边形”时,很多学生的思维导图设计得非常细致,首先由四边形延伸为三种情况:一是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里面有梯形,而梯形又包括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等腰梯形;二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里面有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还有两种特殊情况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三是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整理,学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利用思维导图建立错题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每一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围绕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扎实训练。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及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思考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建立错题本,以便更好地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例如一个长为26厘米,宽为15厘米的长方体玻璃水槽中灌满了水,然后将水再倒进一个正方体的玻璃器皿里,这个正方体有多高才能装下这个长方体玻璃水槽中盛的水,有些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题意,不知道该如何解这道题。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把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展示出来,然后在多媒体上演示倒水的过程,同时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理解虽然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水的深度发生了变化,但是长方体玻璃水槽中水的体积是没有变化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题意和寻找更好的解题方法了,教师教授完知识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及时把解题的方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到错题本上,便于以后的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

(五)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解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知识点,学以致用,利用课堂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时调整和引导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因材施教,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开拓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圆环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计算圆环的几种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看后也是一目了然,然后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再列出几个问题进行巩固。思维导图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能加深学生记忆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能使学生更好地归纳和整理数学知识,这对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内在潜能,使学生能够习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