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就广义而言,是采用一套具有共同处理规则来进行表达的沟通指令,指令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用母语和别人交流时,即使表述不够规范,也能让对方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认知文化作为必要的支撑,如果走出了自己的文化圈子,要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变得比较困难了。这些体现了语言上的差异性特征。然而,语言之间又有着相通性,特别是在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上,这种相通性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意象”概念,下面,笔者将站在“意象”这个角度,着重分析英语和汉语在词义构成上的相通性。

关于“意象”的说法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得较早,《周易·系辞》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观物取象”中的“象”是卦象、符号的意思,从属于哲学范畴;“立象以尽意”中的“象”是有了具体实在的物象特征,已经具备了今天所阐释的“意象”的基本元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兴起了意象主义浪潮,其传至中国后,唤起了一轮新的讨论“意象”的潮流,改革开放后,“意象”问题的探讨再次风靡整个文学界。

洛特曼认为,把某类现实转换为某种文化语言,把它变为一个文本,即变为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的信息,并把这一信息纳入群体的记忆中,这就是日复一日的文化活动。这段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对人而言,首先想到的是赋予事物以名称,进而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投射到客观事物,客观事物也就具有了蕴含主观情感的独特含义。所以说,站在“意象”的角度来认识词义的衍生过程具有科学价值。而站在理解词汇含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意象”,“意”就是意念,是在外在物象特征的基础上所引申出来的含义,所谓的“象”就是物象,是词汇原本就具有的含义。《辞海》中对“意象”的定义是,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联系到词汇含义,我们常常会根据一个意念,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调集所有的技法,把所有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一、将物象含义进行衍生的方式

(一)依据物象形态,形成词汇意蕴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段话概括了汉字从象似到象征,从表意到表音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也符合英语词义演变的特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事物都会在这个世界上呈现出独有的个性化特征,对人而言,在认识这些事物的过程中,除了赋予该事物一个独有的名称,用以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别外,还会依据其外在特征而赋予其源于内心感受的含义。在汉语中,“本”原本是个指事字,依据字形来看,在“木”的下部加“一”这个指示符号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原本指树根,也用来指草木的茎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外在形态的心理化引申,衍生出了“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这层含义。在英语词汇中,同样存在这种依据事物外形特征衍生出新的含义的方式。如“beanpole”这个单词原本含义是“支承豆藤的杆子”,依据其外形上的细长特征,衍生出了“能吃又不长肉的细高个”的含义;“crane”这个单词原本是“鹤”的意思,在“颈长”这个特征下,又产生了“吊车、起重机”的含义,原因在于无论是起重机还是鹤,都具有“脖子长”这个基本的特征。这种通过外形特征丰富词汇含义的方式在中西方词汇中都存在,由此可见,尽管地域有差异,语言的发音有差异,但人类在认知事物的方式上具有一定相通之处,正是这种相通之处丰富了词汇的含义和人类文明,促使人们用简约的语言词汇来表达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二)转换物象词性,形成新的含义

丰富词汇含义的另一种方式便是通过改变词性来达到的。在汉语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古代汉语中表现更为突出。如“牢”这个词原本是养牲口的圈,成语“亡羊补牢”中的“牢”用的就是原本含义,这个词后来引申为“监狱”“坐牢”,再之后又引申为了“坚固”的意思,比如成语“牢不可破”中的“牢”就是“牢固”的意思。“牢”当作“圈”“监狱”的意思讲时是名词,当“坐牢”讲时就变成了动词,当“坚固”讲时则变成了形容词。通过词性的不断转换,丰富了“牢”的含义。其实不仅是汉语,其他语言也存在同样的现象,英语构词法里的转化法就是这种语言现象的体现了。比如“pencil”原本是铅笔的意思,“pen”是钢笔的意思,而在“I was arranging to meet someone for dinner last week, and I said ‘I'll pencil it in my diary’, and my friend said ‘You can ink it in’, meaning that it was a firm arrangement not a tentative one. ”这个句子中“pencil”和“pen”两个词很显然处于动词的位置,所以这两个词都有了“写”的意思。“pencil”写的文字可以擦掉,所以“pencil”在此句中的确切意思是“先暂时记下来”,“pen”表示白纸黑字,写下来就不能改了。 再如“fox”原本是个名词,意为“狐狸”,而在“Don't try to fox me.”这个句子中却表示“欺骗”的意思,同样采用了改变词性而丰富词语含义的办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古汉语中所具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构词法中的转化法。

(三)通过增添语素,改变词汇含义

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通过语素的不断组合成为了词语,因此通过不断增添或更换语素,能让词语衍生出新的含义。这种通过音符的线性组合,由音及义,从而代表语言中的语素或词,这是音符文字共同的特征,也是语言“二重性”的体现,即人类语言总是存在“能指”和“所指”两个元素,也即结构上的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特别指代。以汉语为例,“人”作为单纯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用以指示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如果给人加上“民”“口”“男”“女”等语素,将会让“人”这个词变得更加丰富。英语则是采用构词法中的词缀法或派生法实现这一目标的。比如“Before your message is sent to your friend, it will be encoded in your mobile phone, when it reaches your friend’s, it will be decoded, then your friend will know what you want to say to him/her.”句中的encode 和 decode 都由 code 生成。code 是密码的意思。加上前后缀,便能得到code(密码)、coder(编程员)、encode(编码)、decode(解码)、encoder(编码器)、decoder(解码器)等词。由此可见,通过增添语素的方式构成新词是汉英共同采用的方式,说明了人类在创造新词的过程中在思维上存在相通性。

(四)借助文化典故,丰富词语含义

文化意象是长久以来的民族文化结晶,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汉语中崇尚梅、兰、竹、菊,英语中却崇尚橡树、橄榄树、白桦树、玫瑰花、郁金香等。从动物的角度来看,汉语言关注喜鹊等动物,英语中却关注猫头鹰等动物。这种差异只是地域文化不同所形成的表象差异,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比如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英语中则表述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汉语中的“牛饮”在英语中则翻译成“drink like a fish”,“班门弄斧”翻译成“teach a fish to swim.”在本质上看,只是仅仅将“诸葛亮”“牛”“鲁班”等换成了“头”“鱼”而已。原因在于“诸葛亮”是中国文化中智慧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就没有“诸葛亮”这个用以表达聪明智慧的意象。但不能就因此说西方没有文化典故,比如英语中就用“诺亚方舟”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用“滑铁卢”比喻惨痛的失败,用“第二十二条军规”比喻圈套、枷锁,用“缪斯”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用“斯芬克斯之谜”比喻复杂神秘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所用的物象不同,但表情达意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物象丰富了文学世界,让人类语言变得更加多彩。

二、将物象含义进行衍生时遵循的原则

基于这些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汉语的表达方式,在汉语和英语之间搭建学习语言的桥梁。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一)提高认知水准,拥有开阔思维

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的语言体系,影响着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和表情达意。因此,我们不应因两种语言的区别性,就将两种语言过度割裂,而是应该站在学习语言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去关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同一性。只有关注了两种语言的同一性,才能有效发掘人类从懵懂状态发展到科技文明的今天所产生的认识问题的方式,进而探索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

(二)学会相互借鉴,融合文化认知

英语学科发展到今天固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依然停留在为了应对考试的初级阶段,很少有学生把英语学习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更很少有学生把英语真正当作一门语言去对待。很多的时候,学生大学毕业后就很少再接触英语了,更别说将英语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了。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现今国内的英语教学及学习没有真正地和本土文化有效融合,没有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用英语来表述和宣传中国文化,更没有将英语学习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把英语学习和中国文化有效结合是英语教学及学习的重要任务,也是发挥英语作为语言作用的有效途径。而要做到这些,就得发掘英汉语言之间的同一性,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只有这样,英语才会在中国教育中发挥出更大价值。

(三)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词在不同的语言里会表达同一个意思,这就叫“同源”。认识到这种不同语言中同源词的规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增加自己的词汇量。比如大多数拉丁语里以“ion”结尾的词在英语里也有。如“information” “información”“donation”“donación”,同样的道理,跨语言的单词一般会有相同的词根,所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学习语言会变得容易很多,如奶酪在法语里是“fromage”,而在意大利语里是“fromaggio”。但在实际的学习中,许多学生缺少这种学习意识,他们多认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就是记忆单词,而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选择了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方式不仅使识记变得困难,而且后期也容易忘记。如果能够站在语言中词汇构成的高度认识问题,明确汉语和英语在构词思维上的同一性,找到词语之间的相互关联,就能更好地建立起词汇间的意义关联。采用这种类型化的思维识记单词将会事半功倍,有效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关注意象现象,提升思维品质

熟词生义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问题,可以从意象角度入手,通过构词法中的转化法,发掘意象所蕴藏的深层含义。一般而言,由转化法衍生出来的词义往往是由语言中的意象现象引起的,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意象现象,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我们以“duck(鸭子)”这个词为例来说明一下。

学生很容易理解“She took to dancing like a duck to water.”她学跳舞简直是易如反掌(字面翻译:她学跳舞就像鸭子入水一样)。 但学生要正确理解下面4个句子就得动动脑子了:1.If he hadn't ducked, the ball would have hit him.2.Jamie saw his father coming and ducked quickly behind the wall. 3.The ruling body wanted to duck the issue of whether players had been cheating.4.Tom grabbed him from behind to duck him under the surface.这4个句子中都用了duck , 并用作动词,由这个动物的习性衍生而来,意思是:1.to lower your head or body very quickly, especially to avoid being seen or hit.(尤指为了避免被看见,或者是打中而迅速地)低下头,或者是弯下腰。2.to move somewhere very quickly, especially to avoid being seen or to get away from someone. 逃避、躲避。3.to avoid something, especially a difficult or unpleasant duty. 逃避、躲避、困难或者责任等。4.to push someone under water for a short time as a joke.(开玩笑地)把(某人)按入水中。学生从意象入手,通过“duck(鸭子)”这个最基本的词义,衍生出与其相关联的较为陌生的4个词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库。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积累,语言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打破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壁垒,努力发掘二者之间的相通性,从根本上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发掘语言间的相通性是提升英语学习思维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为本土化,有助于学生从研究层面认识英语学习,同时也能有效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英语,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学科认真学习。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