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极为重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根植于学生内心,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做出了明确的指示。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明确了各学科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被提到了全新的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是语言的教育,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落实课程标准,发挥学科育人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语文教师的时代担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在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融合,通过课内渗透、课外实践,使学生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熏陶,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而民族的语言是民族的生命,是民族文化的根,伴随人的终身成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其在青少年中的认同感,学校是主要阵地,教师是引路人。结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功能,通过校内日常活动、单元综合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是丰富校内日常活动。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每日经典诵读”“小梧小桐·少年说”“国学小讲堂”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如每节课前3分钟,在第一学段开展古诗诵读活动;在第二学段开展小小古文赏析活动;在第三学段开展古诗文诵读、飞花令等活动。也可以结合“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体会汉语的魅力,树立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丰富的兴趣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兴趣小组,通过“诗歌接龙、对对联”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搞好综合学习。三年级下册《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这三首古诗都抒发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因此可借助类似的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自豪感。课后,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通过小组协作,收集、整理和展示中华传统节日习俗,使学生在这一过程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凝聚文化认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拓展校外实践活动。虽然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但是仅仅靠课堂是不够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延伸到课外。比如结合二十四节气,围绕“寻找二十四节气中的诗”组织诗歌诵读、诗配画等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我心中的传统节日”活动,引导学生和小伙伴一起“找对联、猜灯谜”“赏中秋”等,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结合西安地域特点,开展探寻文化足迹研学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热情。

(二)善于挖掘教材资源

如从语文教科书入手,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田发芽。语文统编教材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通过统筹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注入精神营养。

一是挖掘汉字资源,感受文化魅力。统编教材从过去的小学生先学拼音,改为先认识少量汉字,对汉字文化有些感性印象。比如一年级开篇从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取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到《对韵歌》,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因此,应结合识字教学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以一年级统编教材识字课《日月水火》为例,教材通过“图片—古体字—现代字”,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八个字。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图画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以“禾”字为例,让学生认真观察甲骨文的“禾”像什么。学生会说像一棵低下头的秧苗或水稻,听到这些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抓住了水稻外形的特点,创造出了“禾”字。你们看,甲骨文的“禾”像不像成熟的水稻,上面是稻穗,中间是叶子,下面是根。这样的教学重在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使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充分体会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定期组织开展“汉字节”活动,使学生在组汉字、拼汉字、赏汉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文化的魅力。

二是利用课文资源,传承文化精神。2019年的统编教材小学阶段精读课文中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篇目。这些篇目文意深邃,融入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能从教材的编写特点中能感受到文化自觉,教育振兴。那么,怎么用好课文资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重视诵读、会意与感悟,让学生感受汉语和古诗文之美;另一方面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渗透。比如教授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时,可以用练囊装萤火虫引导学生理解“囊萤”的语境意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其象征意义,可以再进行教学延伸。在南北朝《颜氏家训》中有:“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宋朝《三字经》中有:“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明朝《龙文鞭影》中有:“张绰剪蝶,车胤囊萤。”引导学生理解囊萤的象征意义为什么是勤学。这样的延伸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优化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教师多数只是在教学课件中进行简单展示,学生的体验感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作为教师,应该在深刻认识统编教材编排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对韵歌》是在传统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淡淡的传统中国水墨画为背景插图,由山、云、绿柳、桃花等元素组成,文对画,画对文,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体会“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诗情画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有节奏停顿,直观地体会课文的韵律与韵味。通过拍手读、师生对读、填字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及对韵歌呈现的意境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