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三期的关键词是“选择”。董卿在引言中说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

感动于“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观点,带着一睹为快的渴望,我走进了海明威著写的彰显硬汉精神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撰写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中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人物原型是作者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移居古巴后,认识的渔民好友富恩特斯。故事取自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中的遭遇。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动笔写它。直到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时间。

这部一气呵成的小说描写了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的时候,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鱼的力气非常大,拖着小船在海上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过的艰难考验,最后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受伤的马林鱼身体流出来的血染红了蓝色的海水,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但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群吃光了。回到海港时,他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疲惫的老人沉沉地睡去,他在沉睡中又梦到了梦乡里常见的狮子。平日里常常照顾老人的小男孩马诺林心疼老人的遭遇,但他坚信,鲨鱼并没有打败老人……

作品里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人的象征,他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面临连续84天捕不到鱼,以致感情深厚且一直跟随他的小男孩也因父母认为老人悖运而被吩咐跟随另一条船出海时,老人也表现出了一个硬汉在承受“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当他历经磨难与艰险捕回的马林鱼被鲨鱼吃得仅剩一副骨骸时,老人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却又绝对相信自我的力量。他纵然失败却依然英勇无比,他在精神上并没有败给鲨鱼,这是一种面对失败却依然勇敢、毫不气馁的精神。桑提亚哥体会到:“一旦给打败,事情也就容易办了。”当战斗已成往事,辉煌也已逝去,桑提亚哥是那么安详平静地将小船开往自己的港口,完成了剩余的工作,绝对体现了“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作品虽然简洁,却充满了暗喻和意蕴。如果说人生是个竞技场,自然便是人生的大背景。大海象征着社会,象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它可以是慷慨的,也可以是残忍的。马林鱼则是我们每个人想要实现的理想,它庞大的身躯,优美的姿态,美丽的色泽和巨大的威力让人联想到我们渴望创造的奇迹和想要达到的宏伟目标。大鲨鱼是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和不可摆脱的命运,而小说中的“狮子”在作品中有节律地反复出现,构成了一种寓意十分明确的象征,它象征着勇敢与无敌,象征着精神的力量。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却从不灰心,他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这是老人对力量的追求,对强者的向往。小男孩的出现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孩子是人类未来生命延续的维系物,是精神支持,是希望和欢乐,也是硬汉子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源泉。桑提亚哥正是在孩子的鼓励下坚强不屈地拼搏下去,在与命运搏斗中,孩子带给他无尽的温暖。

掩卷深思,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小说中类比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际遇。我们无法选择拥有幸运,而我们却可以选择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小说中传递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内在的意志却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无疑会成为每个人航行中的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

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这样评价《老人与海》:这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真正的好作品是在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只有精神的胜利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在平凡中选择努力,在困难中选择坚持,在经典中汲取力量,尚美前行……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城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