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公学,是我党在全面抗战初期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是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关心和指示下创办、发展起来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干部教育学校。学校向北发展历经了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向南发展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再到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学等时期。从最初为革命前线培养干部、输送人才到如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其中,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题词始终是不竭的力量源泉。重温毛泽东给陕北公学的六次题词,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彰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底色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造就革命的先锋队

20230316154238993-70-6725a.jpg

陕北公学创办在中国革命的“心脏”——延安这片黄土地上,一方面,当时延安革命形势较为稳定,客观环境需要且允许这样一所新生的革命大学出现;另一方面,1935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并在这里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被称为革命圣地。这里是红色基因的发源地,是坚持持久抗战和全民抗战的策源地,对国内的有志之士、爱国青年乃至海外华侨等各路人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事实上也是如此,慕名而来的数千名学员来自不同党派、不同民族和地域,他们的人生抱负和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将他们造就成什么样的人,就成为兼容并包的陕北公学创办之初就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937年10月23日,在陕北公学开学典礼即将召开之时,毛泽东首次为该校作了长篇题词,明确了陕北公学的办学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一心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参见《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据陕北公学学员、著名党史专家胡华教授回忆:“这个题词,是用放大了的毛主席字迹,整齐地写在用白灰粉刷过的陕北公学照墙上和救亡室的墙上。”【参见刘葆观主编:《血与火的洗礼: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回忆录(1937—1949)》(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这是对陕北公学办学目的做出的重要指示,也明确要求其所要培养造就的人才需要具备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中国青年指明了方向。在2022年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引用这份题词,对新时代中国广大青年寄予厚望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如何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为陕北公学的这次题词中,就已给出了答案,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稳步前进。

20230316154239009-24-67474.jpg

20230316154238998-49-6e5c1.jpg

20230316154239009-24-67474.jpg

20230316154238998-49-6e5c1.jpg

“一切民族解放的战士团结起来”

据陕西省档案馆藏资料《陕北公学开学纪念特刊》【参见缪平均、祁兴红:《<陕北公学开学纪念特刊>简介》,载于《陕西档案》2011年第4期】记载,该资料一共有十六部分的内容,毛泽东关于“造就革命先锋队”的题词是第二部分,在这份题词的左侧是“一切民族解放的战士团结起来”的题词,资料记载的时间是1937年11月1日,也是陕北公学开学的日子。尽管无法查证这份题词的确切日期,但是出自毛泽东之手是毫无异议的。“民族解放”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和孜孜不倦追求的伟大目标,而“团结起来”则是摆脱孙中山先生所谓的“一盘散沙”状态、实现民族解放的重要途径。这突显了陕北公学具有的统一战线特点和干部教育学校的性质,也是毛泽东面向全体陕公学员及社会青年发出的呼吁和号召,震撼人心,鼓舞士气,铿锵有力。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中凝聚了巨大的抗日热情和力量,也为后续革命和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做了充分的干部准备。

“勇敢向前、稳着脚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在1938年1月24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一期第二批(第3、第4、第5学员队)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这份题词,即“勇敢向前、稳着脚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参见《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8页】毛泽东在全面抗战之初就已清醒认识到,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他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强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实践;不是少少一点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在这种科学的战争思想指导下,毛泽东同志在各个场合都强调中国广大民众要认清抗战形势并且为这场持久战做充分准备。因此“勇敢向前、稳着脚步”是十分必要的,从策略方面也指明了陕公青年在这场民族战争中的行动方针,以达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最终目的。

“为战胜日本解放中国而奋斗到底”

这是1938年2月22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第6、7、8、9、10学员的毕业题词【参见《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也是给陕北公学的第四次题词。它包含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所承担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双重任务,“战胜日本”和“解放中国”明确了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走向,坚定了以陕北公学毕业学员为代表的广大抗战青年必胜的信心。同时,在毛泽东“持久战”思想成形、成熟的这个过程中,“奋斗到底”已经成为“持久”的题中应有之义。

“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陕北公学是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创办的,是在民族危难之时应运而生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边区的军用、民生物资严重匮乏,百姓尚难安身立命,创办一所容纳来自五湖四海学员的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中共中央的关怀与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奔走下,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物力维艰仍全力支持下,终于突破了办学条件的多方限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白手起家的陕北公学推进教育事业是异于寻常的艰辛。1938年3月10日,陕北公学为争取各界对学校的援助编了一本小册子《援助陕北公学》,毛泽东为此书题词,“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维持这个学校的责任我认为也应是全国乃至海外华侨一切爱国人士的,因为这个学校并无任何公私财政基础,教员学生们都只吃小米饭,而且不能经常吃。”【参见刘葆观主编:《血与火的洗礼: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回忆录(1937—1949)》(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抗日救亡事业是全民族的,身先士卒的陕北公学自然也是全民族的,它培养出的革命火种撒播到中华大地,燃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燎原之火。将陕北公学提高到“全民族”的地位,无疑是对这所新生大学的极大肯定,同时也是对抗战以来,这所大学以及由它培养出的革命先锋为民族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高度赞誉。

以陕北公学为前身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在国内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依然赓续着从陕北公学源起的红色血脉,担负着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时代重任。这也启示当代高校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理解和把握“全民族”的定位。要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把自身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着力培养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

这是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毕业证书的题词。他再次提到了“实际精神”。那么何为“实际精神”,体现在办学上,就是“陕北公学的教学的三条原则:一是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三是教与学一致”;体现在对学员的要求上,就是将所学付诸实践,关心时局,孜孜不倦探索真理。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成仿吾回忆:“毛主席第一次来讲哲学课时,一开头就说‘今天跟你们讲一个翻天覆地的大问题’。”这个讲稿整理出来后,就是《矛盾论》和《实践论》两篇文章。【参见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在这个意义上,陕北公学也是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践行的重要场域之一。当时毕业证书上的这份题词,跟随陕北公学毕业学子走向各革命前线和各大根据地,走入中国的革命实践中。不仅如此,作为统一战线的缩影,陕北公学所培养的干部人才,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抗战指示以及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优秀的干部队伍和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与抗战时期兴办的另一所大学“抗大”不同的是,陕北公学坚持的是“三分抗战,七分政治”的原则。也就是说,陕北公学培养的是武装组织群众,承担动员和宣传工作的民众干部,因此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的六次题词为这所新生大学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到人才培养目标都作出了规定。

新时代的高校要立足时代、明确定位,根据时代变化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把握阶段性发展要求。当下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并为完成这个中心任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目前,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召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长征路上,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瞄准和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培养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