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即将跨入第四个年头,全国各地分区、分步、统筹、系统推进,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已呈现出雏形。在基础教育领域,北京、上海等地的改革举措更为突出,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和样式。整体来看,持续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现代意识亟需加强。尊重常识和教育基本规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固有基础,国家教材、区域教材、校本教材中的内容怎么协调统一,形成圆融、合理、科学的逻辑链条;学科间的思维图式如何去除抵牾,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境界;怎么打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单线思维,发现不同方法、模式、机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其优秀之处为我所用;怎样去除学习的功利化、短视化,让学习回归本真,彻底走向终身学习和民族整体素养提升的康庄大道;怎样把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调动质疑反思、追求科学真理的态度与师道尊严、长幼有序、家国情怀有机统一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育人用超前的视野、包容的态度深刻洞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艰苦的革命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要现代化,意识必须现代化。守正创新,对陈旧落伍的过去宣战,无疑是痛苦而艰难的。但唯其艰难,也才更需要大无畏的气概和壮士断腕的决心,与陈规陋习诀别,与狭隘固执的自己说再见。

第二,实现教育现代化既要优化教育环节和教学方法,又要破解评价瓶颈,修正导向。教育的本质是让人类集聚的知识和思想得以传承及发展,并非为一个分数和一份工作而存在,教学也不只是知识的获取和占有。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但我们看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不均衡;因材施教,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科学理念迟迟落不了地;基础教育是选优还是“大众化”,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自主办学还是统一管理争论不休;打通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通道,各取所长,纵横勾连,矛盾重重。说到底,是我们还没有建立全民共识、集体认可的评价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现代化适应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迫切需要与殷切期望的时代必然使命。我们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才能纲举目张,层层递进。

第三,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科技加持。现代化的概念产生于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为之匹配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思维和方式方法向现代意识与方法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就未来人才素养而言,不懂科学技术,就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建设和改造。就教育管理来说,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对管理者的科技应用和管理手段、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就教育行为观察来看,教与学的原有状态正向学为中心转变,授与受必将建立新的关系和平衡。就教育角色分配来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再界限分明,日益交融渗透,深度纠缠胶合;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知识的接受源更加多元化,学习的样态与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教学相长,互学共进成为现实,班级共性下的个性突出、色彩斑斓已经形成。这使得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应用水平,以万物互联互通的思维,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国培养新时代人才。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立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工程,绝非上述的挂一漏万。但无论如何,其最终呈现的是教育的管理科学化,学校的发展特色化,教师的教学个性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最终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教育强国的梦想。我们所要做的唯有坚定信心,实干巧干,落实落细中央部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