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受外部因素影响较为显著,不断拓展学生的跨文化接触路径,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素养,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组织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高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学生主要的跨文化接触路径及其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学生跨文化能力提升的现实路径,以此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提升高等人才培养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英语  跨文化接触路径  跨文化能力

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1JK0171)。


引  言

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对应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依赖于不同形式的跨文化接触路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误差,甚至是不必要的文化冲突现象。

高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概述

1.跨文化能力的概念

在语言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翻译和应用能力,还需要充分把握不同语言背后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充分了解不同语言交际的文化背景常识,掌握不同文化习俗细节层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判断目的语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从而形成良好的跨文化能力。虽然不同学者在研究中对跨文化能力概念的具体界定有所偏差,但是就整体而言,其主要包括跨文化理解能力、鉴别能力及应用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也是高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应当关注的重点。

2.跨文化接触路径的概念

跨文化接触路径是指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能够接触到的、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相关的路径形式。由于不同高校英语课程开设的形式、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英语文化环境的氛围以及学生个体对跨文化能力的认知都有所差异,使得不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跨文化路径存在显性差异。就整体而言,高校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路径可以分为社交媒体、文化交流活动、文化产品、多媒体与课程、其他跨文化场景等几种形式,每种途径的实际运行场景都有所不同,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影响也有明显不同。

3.跨文化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

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而言,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其基本素质应当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技能、跨文化应用能力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应当认识到英语母语国家文化背景的现实差异,包括文化习俗、历史传统、语言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这些现实差异对语言组织的实际影响,并通过跨文化技能提升来适应这些差异。跨文化技能是指学生要能准确分析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联系,具备良好的文化敏感性,应用适当的策略与其他文化主体进行交流,能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定势,并提升不同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跨文化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要具备不同交际场景下语言词汇的选择和应用能力,能够及时根据现场交际环境对语言应用进行调整,避免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出现矛盾及误解现象,充分提升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4.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当前我国国际交往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交际场景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英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词汇、语句及语法能力培养,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由此造成除英语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的英语技能应用仅涵盖读写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明显缺失。这不仅造成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较为滞后,甚至产生“英语无用论”等论调,使得英语人才的培养资源严重浪费,产生对应方面的社会性问题。强化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新时代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国际交往不断深入,提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水平的现实要求。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必须强化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深层次分析跨文化接触路径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影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英语人才培养水平提升起到更加高效的促进作用。

高校学生主要的跨文化接触路径及其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

1.社交媒体路径

社交媒体路径主要包括国内社交媒体和国外社交媒体两种形式,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以国内社交媒体为主,例如QQ、微信、微博及其他网络社交媒体。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CUworld、ICQ、Skype等社交软件与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社交媒体路径主要是以网络交流为主,包括文字、语言、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时,应当具备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交流双方要能够围绕特定主题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升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交互体验水平。利用社交媒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给予学生真实语言的信息刺激,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交流过程中,应当注意不同学生的个体基础和应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提升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注意交流频率的合理性,以更好地实现语言理解的输入,逐步提升跨文化内涵吸收的有效性。

2.跨文化交流活动

跨文化交流活动同样包括国内和国外两种途径。受客观条件限制,当前国外的带薪实习、交换生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多是以线上为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所能起到的应用效果较为有限。国内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不同单位组织的国外节日庆祝活动、文化交流日活动、文化讲座、校内外机构设置的外教课程等。在这些交流活动的形式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较为显著的主要是不同形式的外教课程。外教课程能够通过地道的语言能力和所携带的持续性文化要素,为学生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及使用规则提供更加直接便利的环境。在持续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积累大量的语言信息,潜移默化地形成语言能力。受我国学生学英语客观环境的限制,学生更多是接受语言知识而非语言能力,只有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直接与外教进行交流互动才能逐渐改变这一现状,在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过程中逐步了解英语文化,并与母语形成对比,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也是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线网络课程的语言学习,英语书籍、报刊、杂志、电子产品等,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文化产品。在相关理论研究中,将第二语言习得认为是一种输入的内化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输入都能够达到习得效果,只有在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才能够尽量规避输入的过滤作用,获得更为有效的输入效果。在当前电子网络信息不断复杂的背景下,文化产品类型更加复杂,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场景,利用电子平台具有的交互性强、类型多样等特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逐步形成英语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4.多媒体与课程

多媒体与课程主要是通过英语电影、电视剧、歌曲及英语MOOC课程等,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英语文化。英语原版多媒体节目能够较为直接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情境,提升语言刺激水平,将语言应用与肢体动作、表情变化等相互衔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多媒体学习场景下,单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难以达到应有的成效,教师应当通过对应的指引,对影视内容进行赏析评价,才能够让学生更为直接地将语言学习与输出应用相互关联,更好地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部分专业的学生而言,还可以充分利用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平台,直接学习国外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语言知识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良好的输入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其他跨文化场景

在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也具有多种形式的跨文化场景,充分利用这些场景进行英语学习和训练,也是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某些高校的后勤管理中,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对学生来说就是较好的跨文化场景,通过生活中多元形式的交流,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文化的差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集体性的研学旅行活动,通过与英语母语者组队的形式,参加特定主题的活动,以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定场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有效提升训练活动实效。

跨文化接触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因素

1.对跨文化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应当注重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成效的现实要求。但是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多数高校英语教师还是以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传授为主,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内容组织主要是以教材为主,关于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占比较低。在涉及跨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时,也是以教师讲解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感知较为浅显,没有能够形成系统性的跨文化能力学习理念。由此使得学生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在日常学习中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训练,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成效。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英语课程的学习成效受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影响较为明显,无论社交媒体、跨文化交流活动等直接接触路径,还是文化产品等间接接触路径,虽然在相关度上有所差异,但是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较为显性的影响。在高校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中,这些学习形式都属于被动接受模式,受学生个体学习积极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行为转变为主动学习习惯,是实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受我国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影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不同接触路径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后,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转变,使得教学模式改革无法顺利推进,对教学成效造成负面影响。

3.跨文化接触环境缺失

虽然在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中,跨文化接触具有多种类型,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途径,但是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这些路径的具体实现还面临多方面问题。首先就客观层面而言,教学部门和学校社团等虽然能够组织一些对应的活动,但是多数学生所能接触的社交媒体和文化交流活动都较为有限,交流内容较为狭窄、交流频率较低,难以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际要求。其次是学生主观层面对跨文化接触途径的开发重视不足,在日常学习中,仅依赖于教师推荐或固有的途径进行自主训练,不仅无法有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还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难以满足新时期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4.跨文化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体系中,跨文化能力考核是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准确评定学生学习动态、优化教学流程的基本依据。但是在考核体系中,相应的考核内容占比较低,难以对学生产生驱动作用。在考核方式上,也是以书面考核为主,无法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无法显示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评价体系的滞后,使教师和学生都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忽视跨文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对英语文化背后蕴含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了解不够深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无法准确、快速把握交流重点,甚至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无法正常交流。

高校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实现路径

1.提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意识

在当前国际交往活动类型越来越复杂、跨文化交流与冲突现象更加显著的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必须要强化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跨文化接触路径,更为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认知,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与语法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强化学生的听力训练,借助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听力训练,并通过测试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细节,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其次要强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以教师指定或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辩论,合理应用知识点回答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次是应当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接触路径和多场景训练,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写作,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表达方式,清晰地论述写作主题,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表达,不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2.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水平,对能力培养实效具有直接影响。在部分高校的英语课程教学组织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跨文化接触路径,但是受学生个体认知差异的影响,培养成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首先要从思想层面更新学生的学习意识,构建对应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场景,为小组学习、小群体教学模式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与自我修正的良好习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还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网络媒体平台,创设沟通交流和学习机会,逐渐形成主动性的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和应用能力。

3.创设良好的跨文化接触环境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跨文化接触环境,是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对于学校层面而言,可以发挥硬件设备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优势,建设智能听力实训室、校园广播站、多媒体平台等,满足学生不同形式的跨文化能力培养需求。在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英语社团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面能够起到的促进作用,通过社团组织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强化与社会层面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短期实习、参加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活动,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教师还需要依托教材体系强化与国际社会热点问题的对接,通过设定主题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查找相关方面资料,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系统学习能力,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4.优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还需要全面优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目标指引。在考核内容的组织中,应当将跨文化能力的考核要求融入不同题型中,实现多方位的考核。在具体考核形式上,也需要进行对应改革,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人机互动对话交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采用智能化技术设计考核程序,由学生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考核主题并完成对话交流,以此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进行更为精准、全面的评价。在考核流程上,应当将过程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结合在一起,更为深入地分析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跨文化能力培养不足的成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进,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高水平培养。

结  语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应用型英语专业细分水平不断提升,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要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方向转变的要求,提升对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视程度,创设良好的跨文化接触路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提升跨文化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智华.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海外英语,2021(20):244-245.

[2]刘义珍.新时代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5):185-186,191.

[3]李丛.“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20(36):51,54.

[4]丁晓杉,凌志华,张友梅,等.跨文化接触路径对高职医护生跨文化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19(34):145-147.

[5]王娟.跨文化接触路径对跨文化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D].中北大学,2018.

[6]李晓英.大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5):39-41,50.

[7]彭仁忠,吴卫平.跨文化能力视域下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研究[J].外语界,2016(1):70-78.

(李丛:西安翻译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